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

更新时间:2022-01-17 浏览次数:4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物质的用途没有利用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 .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 . 二氧化碳用于鉴别澄清的石灰水和蒸馏水 D .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2. (2021九上·宝安期中)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量筒不仅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用作化学反应的容器 B .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试管可以直接受热 C . 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若指针偏向左侧,应向右盘加砝码至天平平衡为止 D .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 3. (2021九上·宝安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发光、放热、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 B . 在化学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使用后有剩余,应将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 . 燃着的木条在呼出气体中熄灭的更快,证明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吸入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D . 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
  • 4. (2021九上·博兴期中) 一元硬币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有的同学提出“可以用磁铁吸一下”。就“用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探究中的:(   )
    A . 实验 B . 假设 C . 观察 D . 结论
  • 5. 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胶头滴管使用 B . 倾倒液体 C . 量取液体读数 D . 闻气体气味
  • 6. 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其中a是打开止水夹后的时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a点处的压强约等于大气压 B . 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消耗氧气 C . a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 D . 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 7. (2021九上·南海月考)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   )
    A . 冰水混合物        液氧 B . 清新的空气        五氧化二磷 C . 澄清石灰水        加热高锰酸钾后的产物 D . 蒸馏水            稀有气体
  • 8. (2020九上·南岗月考) 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的元素在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B . ③④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C . 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D . ①②④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 9. (2021九上·庐阳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学变化中氧分子可以再分,氧原子不可再分 B . 氧气能支持燃烧,火箭发射时用作燃料 C .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体积一定比原子体积大 D . 水结成冰后,水分子停止运动
  • 10. 元素周期表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始创的,距离元素周期表诞生已有153周年,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0,中子数为60 B . 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种类比金属元素多 C . 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 D .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
  • 11. 在实验室,若不慎把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硼酸溶液处理,硼酸(化学式:H3BO3)为白色粉末状结晶,有滑腻手感,无臭味,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下列关于硼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硼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 B . 硼酸中氢元素、硼元素、氧元素的个数比为3:1:3 C . 硼酸分子由氢原子、硼原子、氧原子构成 D . 硼酸分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
  • 12. (2021九上·宝安期中) “减污”、“降碳”是 2021 年生态环保的关键词。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保的是(   )
    A . 加大燃煤发电,以应对电力不足 B .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 . 整治关闭部分生猪养殖场 D . 减少私家车的出行
二、填空题
  • 13.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2) 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
    3. (3) 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4. (4)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 14. 回答下列相应的问题:(如图)给水通入直流电,检验试管b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如果观察到的现象,则证明是气体;a与b试管中气体的质量比为。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 15. 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试计算:
    1. (1) N(NO23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
    2. (2) 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元素质量比是
    3. (3) 计算152千克N(NO2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三、综合题
  • 16. 如图A﹣E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 (1) 图中的五种物质是教材中出现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产生氧气。请你写出图中物质X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 (2) 实验室用B或C来做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装置B与C比较,B的优点是:
    3. (3)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用A,则制取氨气所用的药品可能是下列中的(填编号)。

      ①熟石灰固体混合氯化铵固体

      ②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氯化铵固体

      ③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

    4. (4) 装置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进入F中。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可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F中。
  • 17. 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探究一: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取两份等质量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图。

      查阅资料得知,发生反应的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分析如图,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更好的是。催化效果更好的原因可能是

    2. (2) 探究二:催化剂用量及催化剂种类对催化效果的影响

      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编号

      氯酸钾质量/g

      催化剂

      催化剂质量/g

      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s

      实验1

      5

      171

      实验2

      5

      二氧化锰

      0.25

      79

      实验3

      5

      二氧化锰

      0.5

      49

      实验4

      5

      二氧化锰

      2.5

      93

      实验5

      5

      氧化铁

      0.5

      58

      实验6

      5

      氯化钾

      0.5

      154

    3. (3) 实验3、5、6对比目的
    4. (4)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时,催化效果最好。
    5. (5) 氯化钾(填“有”或“无”)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验1再继续收集VmL氧气,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