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1-2022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9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 1. 9岁男孩龙龙与祖母相依为命,生活在山林里7年,身边没有玩伴,唯有小花狗做伴。与世隔绝的他几近失语,多数时候,他只能点头或者摇头,偶尔简短地回答,也不能连贯地说完一句话。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走进社会是我们获得生存技能、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唯一方式

    ④只有积极融入社会,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 小杰被评为学校“最美少年”。他阳光开朗、乐学好问成绩优秀,关心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主动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评选为“最美少年”必须成绩优秀

    ③只要专心学习,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④亲社会行为有利于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 3.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服务冬奥会的行列,很多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脱离课堂,对个人成长没有意义

    ③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④关心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4. 今年的端午节“互联网+粽子”销售模式依然走红,不少粽子生产企业开通微信公众号,建立微商城。据统计,电商渠道的粽子销售额激增,同比增长40%以上。这说明(   )
    A . 互联网是提升经济发展的唯一途径 B . 互联网限制了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 C . 互联网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D . 电商平台已成为最好的经济贸易平台
  • 5. 小婷是一名八年级学生,她的父亲说她每天除了上课、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玩手机,最喜欢的是看直播和玩游戏。最近,女儿一直喊脖子痛、头晕,于是父亲带她去医院检查。令人惊讶的检查结果显示:小婷的颈椎出现了生理曲变,略呈反弓,脊椎严重变形。你给小婷的建议有(   )

    ①提高媒介素养,利用互联网完善自我

    ②学会“信息节食”,不可沉迷于网络

    ③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④合理利用网络,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6. 《有一种尊重,叫作“收到请回复”》这个帖子火了,很多网友转发并评论。文中有一句话这样说道:“‘收到’是一种尊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不会差。”这启示我们(   )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③尊重是相互的,能促进社会进步

    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立刻回复他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7. 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违法犯罪行为,下列四个少年中的做法可取的是(   )

    ①看到同学被几个手持凶器的青年殴打,立刻扑上去解救

    ②用手机将歹徒抢劫的现场拍下来作举报证据

    ③要求出租车司机在市区加大油门全速追赶肇事逃逸的车辆

    ④遭遇暴力威胁时,大喊“警察来了”,伺机逃脱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 8.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加快推广应,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遇到一些新情况,需要及时加以规范引导。由此可见,网络(   )

    ①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④有利有弊,要正确对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9. 在街道、广场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一边走路一边“刷”着微信、微博和手机新闻的人。对于这些“刷屏族”,你应该告诉他们(   )

    ①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②要争分夺秒地浏览网页,时间就是金钱

    ③走路不看手机,要保护人身安全

    ④网络信息丰富,获取新知识更优秀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0. 网上曾出现杭州某区有关犬类野蛮执法传言。经查,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相关文章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辨别网络谣言,我们需要(   )

    ①注意信息出处,判断是否权威

    ②关注官方信息,等待澄清真假

    ③转发彰显正义,提倡随手善举

    ④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慎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1. 生活中我们常常看见,街道上、居民区内乱摆乱卖,大喊大叫,相互干扰,随意倾倒废物,不但影响环境,也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秩序。这要求中学生(   )
    A . 文明生活,遵守公共生活的秩序 B . 文明交往,学会并应用交往礼仪 C . 文明执法,依法管制行政违法行为 D . 文明生活,自觉融入社会生活中
  • 12.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它通常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讼诉等三种类型。下列属于行政诉讼的是(   )
    A . 小周购买的书桌出现质量问题,遂向消费者协会投诉 B . 某市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原水利局局长徐某受贿案提起公诉 C . 张某不满本社区物业公司单方面提高物业费,决定提起诉讼 D . 车主小王收到交警的处罚决定书后,不服处罚并决定提起诉讼
  • 13. 姜某与某装饰公司之间因工作待遇问题发生了劳动争议。依据劳动法规定,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解决问题的是(    )

    ①申请调解  ②双方协商  ③申请仲裁  ④提起诉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4分)
  • 14. 以下是小明在生活中经历的或看到的几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在放学路上,小明的自行车不小心碰到路边停靠的汽车上。这时并没有人看到他。

    小明应该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情境二:小美的妈妈平目做钟点工来补贴家用。有一次开家长会,小美的妈妈来不及换下工作服,就急急忙忙去开会。有些同学在背后指指点点,小美伤心地哭了。小明站出来批评了那些同学的做法。

    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小明说了些什么。

    情境三:小明在微信上收到一条“……特别准特别狠,必须转发,否则全家遭殃的信息。

    小明应该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 15. 有一家大型化工厂地处农村,散发的气味刺鼻难闻,使周边的村民不能开窗,偷排的污水则使周围的河流与土地受到严重污染。村民多次向环保部门投诉,可收效甚微。该厂自恃为当地纳税大户,还与环保部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今年春天,传闻该厂还在厂区内打深井向地下水排污。村民们忍无可忍,数百人聚集在该厂大门口,拉起横幅标语,堵塞交通,甚至还将厂牌砸了。
    1. (1) 村民围攻化工厂的行为可取吗?说说你的理由。
    2. (2) 假如村民要向法院起诉这家化工厂,但有很多法律问题不清楚,他们可以找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来寻求帮助呢?
    3. (3)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维权?
  • 16. 小敏是学校的法治宣传志愿者,她常常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普法宣传。请你对她搜集的生活案例进行思考,探索我们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小倔在上初一时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初二后,由于长期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交往,受“读书无用观点的影响,上课打瞌睡,经常旷课,不完成作业,进营业性网吧,在QQ空间向同学发布恐吓信息等。老师多次教育,小倔仍不改,经常纠集他人结伙滋事,多次欺凌弱小,甚至携带管制具。直到初三下学期的一天,他与混混小张一起拦路抢劫学生小强的钱包,并把小强打成重伤,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人民法院考虑到小倔是未成年人,在审判过程中进行了不公开审理。经过审理,人民法院判处小倔有期徒刑4年。

    1. (1) 辨行为:小倔的哪些行为是严重不良行为?哪些行为是犯罪行为?
    2. (2) 悟警示:小倔由“三好学生”一步步变成了少年犯,这给你哪些警示?
    3. (3) 什么是一般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
  • 17. 【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20年1月10日上午,由万宁市团市委主办,市文明办、市交通运输局等单位承办的2020年市志愿服务活动“暖冬行动”启动仪式在市动车站举行。启动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以热情饱满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春运服务中,为过往旅客提供问询、指路、搬运行李、维护秩序等服务,温暖他们的回家路。

    1. (1) 说一说自己参加过哪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2. (2)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有什么意义?
    3. (3) 请你就养成亲社会行为向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
  • 18. 【法治与规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王某酒后到电影院看电影,期间控制不住烟瘾,便抽起烟来,引起周围人的不满,管理人员过来制止王某吸烟,告诉他这里是禁烟场所。王某觉得丢了面子,闯到幕旁砸了“禁止吸烟”的告示牌和灯泡,引起场内秩序大乱,影片中止放映5分钟。最后,公安机关对王某处以罚款和拘留2天的处罚。

    1. (1) 请按违反社会规则的不同程度把王某的行为划分为两个阶段
    2. (2) 王某的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
    3. (3) 若第一阶段事情发生后,不发展到被公安机关处罚,王某应该怎么做?
    4. (4) 从王某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警示?
    5. (5) 结合材料,你认为社会规则的作用是什么?
    6. (6) 你认为我们应如何来维护规则?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