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09 浏览次数:105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2017年初的一则消息引起 了世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伊拉克有超过6800名平民成为大屠杀的牺牲者,还有约1.23万人受伤。”两河流域这片人类文明的摇篮之安危再次牵动了世界的心。以下各项属于这一地区文明的是( )
    A . 象形文字、金字塔 B . 司母戊鼎、甲骨文 C . 种姓制度、佛教 D .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 2. 伯里克利时代被称为“希腊内部的极盛时期”,主要表现为( )
    A . 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 . 种姓制度正式确立 C .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D . 民主政治达到高峰
  • 3. 他作为精神领袖,创立了世界性宗教;作为政治领袖,推动了阿拉伯地区统一。“他”是(    )
    A . 亚历山大 B . 屋大维 C . 穆罕默德 D . 伯里克利
  • 4.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度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 5. 陈衡哲在《西洋史》中提到,文艺复兴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复生,一是新生,这两个意义是都不错的。该提法比较准确反映了(    )
    A . 文艺复兴的形式与实质 B . 文艺复兴的原因与结果 C . 文艺复兴的兴起与内容 D . 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 6. 1565年开始,西班牙人把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生丝等从马尼拉运往美洲换取金银,形成繁盛的“丝一银”对流,这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该材料体现了(    )
    A . 中国等国自由贸易开始兴起 B . 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的繁荣 C .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D . 世界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 7.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A . 传播了人文主义 B . 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奠定基础 C . 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 D . 发现了美洲大陆
  • 8. 它变革了中世纪理论和思想的整个体系,对地理形状和面积的争论就此永远终结。对于地球“下边”的另一边是否有人类存在的学术界的两极论画上了句号。这里的“它”是指(    )
    A . 麦哲伦船队的全球航行 B . “地圆学说"的提出 C . 万有引律定律的发现 D .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 9. 《全球通史》一书中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指的是(    )
    A .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B .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C .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克伦威尔独裁专权 D .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10. 一位史学家认为,美国独立战争原本不是一场民主运动,但它在结果上却是一场民主运动。这里的“结果”主要是指(    )
    A . 确立了资产阶级政体 B . 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C . 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 . 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 11.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和卢梭伤感的浪漫小说,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利。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 启蒙思想的宣传 B . 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财政危机的加剧 D . 三级会议的召开
  • 12. 《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森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他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 . 传统思想顽强地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 B . 西方民主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 C . 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交通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 . 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
  • 13. 《全球通史》一书中有人这样描述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展览厅一进门,迎面一块巨大的重24吨的整体煤块,象征着工业的巨大力量,庞大的气锤,运行的机车……该博览会(    )
    A . 标志着人类进人“电气时代” B . 体现了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 C . 主要科技发明集中在美国 D . 钢铁时代的到来
  • 14.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该论述(    )
    A . 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B . 赢得全世界的广泛支持和拥护 C . 肯定了十月革命的伟大创举 D . 表达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念
  • 15.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上每天都往来大量的车辆,让港珠澳大湾区的交通更便捷。以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对交通发展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
    A . 内燃机的发明 B . 发电机的发明 C . 电动机的发明 D . 蒸汽机的发明
  • 16.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学龄儿童人学率达97.5%;1900年英国初等学校在校生比1870年增加了5倍;1903年,法国已婚男子和女子的文盲数量分别降至4.4%和6.3%,这主要是由于( )
    A .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B . 人口快速增长 C .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 人口素质提高
  • 17. 张洋同学打算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计划将俄国在克里木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到美国的人侵,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
    A . 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亚洲的确立 B . 西方的殖民侵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C . 工业革命在亚洲的扩展 D .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 18.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后果。”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 )
    A .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解除其贫困 B . 改变俄国落后的专制制度 C .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巩固其统治 D . 迅速实现俄国的现代化
  • 19. 下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

    A . 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B . 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 . 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D . 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 20. 下列科学家及其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诺贝尔——人造纤维 B . 爱迪生——发明发电机 C . 牛顿——进化论 D . 达尔文——《物种起源》
二、非选择题
  • 21. “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 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理性化]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作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政治民主化]

    材料三: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1787年5月,各州代表齐聚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会议争论的问题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中央与州权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二类是中央行政、立法、司法三大部门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经过4个月的争论与妥协,制定并通过了宪法。该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次创举。

    ——摘编自张友伦等《美国的独立和初步繁荣》

    [经济工业化]

    工业时代是发明创新的时代,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整个世界。

    材料五:1851年,英国在伦敦举办了世界博览会。耗费巨资专门修建了一座大型展厅“水晶宫”。展厅之中,英国陈列几乎是清一色的工业品,其他国家陈列的绝大多数是农产品和手工业品。这次博览会英国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宣告了自己是这个世界的经济中心。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六: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七:

    [趋势全球化]

    材料八: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材料九:随着欧洲人的入侵并在美洲建立殖民地,美洲的印第安人人口减少90%-95%,与此同时,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并把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羊、鸡等家畜,小麦、燕麦、大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和可可等也流向世界各地。

    1. (1) 材料一中恩格斯所说的“变革”的核心是什么?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变革对欧洲大国崛起所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中的什么力量使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 启蒙运动的目标与文艺复兴相比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怎样变化? 对英国政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宪法为什么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的一次创举"?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该宪法的局限性。
    5. (5) 根据材料五,指出本次博览会表明英国获得了怎样的世界地位。并分析英国的展品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
    6. (6) 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出现的新能源。
    7. (7) 根据材料七,简评机器时代的“享受”。
    8. (8) 根据材料八,归纳从13,14世纪到19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欧洲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9. (9) 材料九反映了哪一事件?根据材料九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影响。
  • 2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19 世纪中期,俄国、日本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上半叶,俄国盛行落后的旧制度。近代工业企业的劳动者近40%是农奴,农奴没有人身自由,生活贫困,购买力低,严重制约着这一时期俄国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1. (1) 材料一中俄国的“旧制度”指什么? 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的浪潮,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此措施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复活》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如何理解这句话?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日本社会的转型”能实现的原因。为了实现“首要目标”,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而采取的措施。
    3. (3) 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