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靖安学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1-11-25 浏览次数:6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 1.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古代希腊( )
    A . 是欧洲文明发祥地 B . 法学系统完整严谨  C . 神话传说影响广泛 D . 哲学成就成果斐然
  • 2. 雅典民主政治是西方古典文明的典范,在地理上它属于( )
    A . 尼罗河流域 B . 两河流域 C . 地中海区域 D . 黄河流域
  • 3. (2019·青岛) “日本朝野醉心于学习和模仿唐朝的制度与文化,前后历300年之久。”下列选项与日本学习模仿唐朝有关的是(   )
    A . 文成公主入藏 B . 大化改新 C . 纸币 D . 明治维新
  • 4.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其中,伊斯兰教诞生于(   )

    A . 中国 B . 巴勒斯坦地区 C . 阿拉伯半岛 D . 古印度
  • 5.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应是(   )
    A . 大化改新 B . 远程贸易 C . 手工工场 D . 垦殖运动
  • 6. 14世纪以后,西欧一些商人将在乡村市场收购单个农民出售的产品运到港口或更远的地方。法国南部朗格多克的粮食被运到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欧洲的呢绒、皮毛等也远销东方。这反映了西欧( )
    A . 远程贸易的发展 B . 城市的发展 C . 手工工场的发展 D . 科技的发展
  • 7.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13、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 庄园、土地私有 B . 土地国有、手工工场 C . 庄园、租地农场 D . 手工工场、租地农场
  • 8. (2018九上·宁津期中) 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该运动的背景是(    )

    A . 启蒙运动兴起 B . 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工业革命的爆发
  • 9. 《全球通史》中指出“文艺复兴时期新创办的寄宿学校全部课程强调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材料旨在说明文艺复兴( )
    A . 为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做了舆论准备 B . 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C . 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套政治构想 D .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
  • 10. 下图所示知识卡片所要摘录的“作品”是(   )

    作品:

    作者:“文艺复兴的先驱”

    思想:宣扬“人”而非“神”

    意义: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

    A . 《神曲》 B . 《蒙娜丽莎》 C . 《哈姆雷特》 D . 《最后的晚餐》
  • 11. (2018九上·海门期末) “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到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5倍”。上文中所述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 罪恶的“三角贸易” B . ‘日不落帝国”的殖民侵略 C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D . 工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 12. (2019·大连) 有学者认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来看,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对材料中“灾难”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世界从此由分散走向整体 B . 各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C . 增进了欧洲人对世界的了解 D . 近代列强的殖民掠夺由此开始
  • 13.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 . 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B . 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的黑人劳动力 C . 直接推动英国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D . 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 14. (2019九上·卢龙期中) 《新全球史》中记述:“国会废黜了詹姆士二世,并将他的女儿和荷兰女婿奥伦治亲王威廉推上王位。此后,国王同意:与国会合作,保证贵族、商人和其他支持者参与政府事务的决策。”这件事意味着(    )
    A . 斯图亚特封建王朝覆灭 B . 法兰西帝国灭亡 C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D . 法国大革命爆发
  • 15. 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了“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是指(    )
    A . 《十二铜表法》 B . 《权利法案》 C . 《拿破仑法典》 D . 《独立宣言》
  • 1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作者关于美国革命的评价,是因为它( )
    A . 脱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 . 确立共和体制,实行三权分立 C . 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 . 战胜封建王权,实行君主立宪
  • 17. 它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它是(    )
    A . 《人权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拿破仑法典》 D . 《独立宣言》
  • 18. (2020·禹州模拟) 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是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的人物,后来他自己加冕称帝,而且拿破仑称帝还得到了法国人民的默许和资产阶级的支持。这主要是因为(    )
    A . 拿破仑统治顺应历史潮流 B . 拿破仑军事实力比较强大 C . 法国的封建残余势力强大 D . 拿破仑在欧洲大陆的扩张
  • 19. 华盛顿和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其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
    A . 赢得了民族独立 B . 维护了国家统一 C . 打击了封建势力 D . 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进程
  • 20.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 改变了原来的社会性质 B .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C . 为限制王权,制定了本国宪法 D . 进行了反对外国干涉的革命战争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材料一: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决定派我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那里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尔(地名),觐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在我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陛下可以统治此间……。

    ——摘自《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三: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把欧洲列强带到了美国,他是一个恶魔。”而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西班牙国王派遣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目的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哥伦布前往印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哥伦布开辟的“新航路”是通往哪里的路?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欧洲人和印第安人对哥伦布有不同评价的原因是什么?
  • 22. 材料一: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必须依靠其制度创新,特别是像英国这种规模的国家要想争当世界第一,就必须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引领世界潮流,制度创新能力由此决定着国家的兴衰。

    ——刘金源《从历史学视角透视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大机器的应用在经济领域是一种胜利,可对生态领域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              

      ——美国生态学家奥康纳

    材料三:为满足英国国内工业的需要,英国殖民当局要求印度农民多种棉花,少种粮食。英国把印度的棉花加工成布匹再返销印度……结果是,英国的纺织工厂越来越兴旺,而印度的纺织业却被搞垮……。”

    材料四: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1) 据材料一,17世纪英国以制度创新来引领世界潮流的表现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大机器的运用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3. (3) 据材料三概括对印度的殖民侵略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哪些条件?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英国成为“世界发展的领头羊”的“合力”。
  • 23. 材料一:

    垄断北美茶叶贸易的东印度公司(1773年)

    材料二:1775年4月19日,新大陆东北部的一声枪响,改变了这片大陆的历史航道,枪声让这场冲突上升为战争,史称“北美独立战争”。

    材料三:独立战争爆发后,乔治-华盛顿努力将各州团结、联系起来,坚持不懈地对英作战;……许多地方的青壮年男子都参加了抵抗英军的战斗。每当英军将至,他们就拿起武器走出家门,进行武装抵抗;击退英军后,他们就回家从事农业和工商业劳动。

    ——据统编教材《世界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北美独立前所受到的压迫。
    2. (2) 材料二中这枪声响起的地点是在哪里?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概括独立战争胜利的原因。
    4. (4) 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英雄或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24. 材料:1814年3月31日,第六次反法同盟经过残酷的战斗,拿下巴黎。中午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在骑兵队的护卫下,骑着从拿破仑手中缴获的战马入城,沙皇认为他是战争的胜利者,但普通俄国士兵并不这么想。他们在西欧穿行数千公里,看到了当地人的生活,这里没有农奴制,充满自由,许多人明白,回到俄国还是黑暗的农奴制和残酷的剥削,于是决定再也不回去。有关资料显示,当时俄军中逃跑者有40000多人,这一切在沙皇军队史上从未有过。

    ——摘编自《沙皇的“胜利”》

    1. (1) 据材料及所学指出欧洲君主多次组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及与拿破仑较量的原因。
    2. (2) 你认为沙皇是否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请简要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