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上海市川中南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

更新时间:2022-03-31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古诗文(30分)
  • 1. 默写。
    1. (1) 潮平两岸阔,。(《次北固山下》)
    2. (2)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
    3. (3)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4. (4) 小夏同学热心帮助邻居进行垃圾分类,却被其他同学误解,他常引用《论语·学而》中的“”自勉。
    5. (5) 《论语·雍也》中对学问和事业的三种态度作出比较的句子是“。”
  • 2. 阅读下列诗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甲]

    观沧海

    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师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选自《论语·为政》)

    1. (1) [甲]诗作者曹操是(朝代)末年的人: [乙]文的出处《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
    2. (2) 解释诗文中加点点词。

      ①东碣石

      ②不逾

    3. (3) [乙]文主要是孔子自述不断提高的过程,以此告诉弟子要有学而不倦的精神:[甲]诗作者写下这首诗时,已过了“知天命”之年,诗人笔下的大海具有的特点,从中感受到诗人渴望的雄心伟志和豪迈气概。
  • 3.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 (1) 解释文中加点词。

      聪惠

      ②为

    2. (2) 联系全文,比较句子,哪个更好,请写出理由?

      原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改句:孔雀是夫子家禽。

    3. (3) 从杨氏子行为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的孩子。
二、现代文阅读(26 分)
  • 4.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心脏堪称人体器官的“劳模”

    ①心脏打从胚胎期开始就跳个不停,在人的有生之年大约要跳30亿次。某些器官没活儿干的时候可以休息,心脏却要每分每秒持续不停地跳动一旦“放假”,主人顷刻间长眠;大多数器官成双成对,一个出现问题另一个可以代偿,独一无二的心脏却必须全责承担“泵血”的使命。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泵血约为4.5至6升,约等于这个人的全身血量。如果要在人体器官中评选一位劳模”,心脏可以当之无愧地获此殊荣。

          这要从心胜的结构说起。构成心胜的有两种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和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工作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它们含有丰富肌原纤维, 可以进行有力的收缩,

    其收缩与舒张 相交替的运动构成了心跳。自律细胞的特点是具有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它们的细胞膜上特殊的阳离子通道使其在变极化期自动地发生去极化。自律细胞像一张大网遍布在整个心脏,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支,以及末稍的蒲肯野纤维。自年细胞把兴奋传递给工作细胞, 工作细胞于是发生兴奋和收缩。

    ③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心动周期。以成年人平均每分钟心跳75次计乐心动周期约0.8秒。心动过程是:心房收缩约0.1秒,接着心室收缩约0.3秒。无论心房还是心室,都是收缩期短而舒张期长,可见心脏还是很会休息的 , 已不会像骨骼肌那样持续地收缩, 而是始终做收缩与舒张相交替运动。

    ④心脏“善于休息”还表现在有一个很长的“不应期”。骨骼肌细胞的不应期只有两毫秒,而心脏的不应期有200多毫秒。在这段时间里,无论给多大的刺激它都不起反应,这样即便有些病理性刺激前来“骚扰”,它也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不会轻易地被病理性刺激弄得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⑤话说心脏这位“劳模”还是比较喜欢刷“存在感”,别的器官干活时基本上沉默无声,可是心脏会发出明显的“心音”,这是心脏的瓣膜关闭发出的声音。如果用“蹦哒、蹦哒”来形容心音,前面这一声“蹦”是由房室瓣关闭、血流冲击房室瓣引起心室振动造成,是心室收缩的标志;后面这一声“哒”是由半月瓣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引起的振动造成,是心室舒张的标志。医生听诊时会分辨这两个声音,借以判断心脏在收缩期还是舒张期,如果有杂音的话,判断是收缩期杂音还是舒张期杂音,这对于临床诊断很有意义。

    ⑥人类的心脏就如同一台马力强劲的发动机,推动着血液在全身循环。通过心脏的做功,血液在人体中循环流动,运输氧气及各种营养物质。

    1. (1) 联系上下文,第②段横线上应填上句子是(    )
      A . 心脏为什么能这样善于休息呢? B . 心脏为什么能如此勤奋地工作呢? C . 心脏为什么喜欢刷“存在感”呢? D . 心脏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构呢?
    2. (2) 文章标题的妙处在于
    3. (3) 联系全文,概括心脏这位“劳模”的形象特点,除了严于律已、自强不息外,还有
    4. (4) 第①段画线句与第③段画线句说法上是否存在矛盾?请写出理由。
  • 5.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完成下题。

    打猫的小男孩

    ①很久以来,一直不喜欢小男孩,大约是因为他们调皮而且逆反期长。

    ②小时候是家里最年长的孩子,便要负责各种弟弟妹妹收容工作,妹妹倒还好,弟弟们性格顽劣,即使打不过也会不要命的扑过来,每次管教都好比鳌拜后一次进宫的感觉,又不敢下手重了,等他们长到可以用鞭子打的时候,又一个个腹黑起来,装备各种远程武器以及设置陷阱,并且擅长尿遁之术,每每疲于本命而不得要领。成年后想起当年的事情,不寒而栗的程度可想而知。

    ③那么,我对于小男孩的改观,源于何时呢,我也说不清楚了,我只记得那也是立冬附近的一个早晨。

    ④那日我晨练回来,准备去吃早饭,见到在自家的楼下有一个小男孩,在摆弄着一手六七棵栗子一样的石块。口袋里也鼓鼓囊囊的,想必也全是那样的弹药

    ⑤饱经风霜的我自然知道这些石头是干什么用的,邻家的玻璃,沿途的车窗都是这些石块潜在的牺牲品。一边便担心起自己的车来,心中希望他的管教者快点出现。

    ⑥男孩拖着半拉鼻涕,一路在我前面,却有一个古怪的举动,每经过一辆车的车底,都会低头去看。我初时不解,忽的见他在一辆车边停下,拿出他在玩弄的石块,就往车下丢去,奇怪间就见车下疾跑出一只猫儿来,窜入草丛,这才恍然大悟。不由更是厌恶,顽劣的对待动物,可能是小孩天生的一种残忍。

    ⑦小男孩一路和我同路,每车必看,最后与我一起来到了早餐店,恰好和我一桌,我看他低头嚼着拌面,早年长子的感觉突起,便教诲他道:“小鬼, 你为什么要打猫咪呢?要知道猫咪也是会疼的。”

    ⑧小男孩抬头看着我,理直气壮道:“不打它们,车子开的时候,它们会被车子压到的。

    ⑨我愣了一下,店家在边上就笑问那个男孩:“今天还在打猫吗?”男孩点头,眼里闪着泪光。

    ⑩我后来从店家那里知道,男孩家的猫咪一周前 在一辆桑塔纳下睡觉的时候,被突然启动的车压死了,小男孩自此对于车下休息的猫咪有了恐惧,看到了非要打出来不可。

    ⑫我心中为了自己的臆想而惭愧,小男孩拿着石头离开的时候,我在想, 我们在经过那些车子的时候,何曾过担心车下的猫呢?我们又是否可能劳烦自己片刻,捡起一块石块,为了一条生命而仅仅弯一下腰。

    ⑬我们只是走过,然后对自己看到的东西发表一些自以为是的评价的傻瓜3已。

    ⑭那一天之后,我第一次意识到,小女孩固然可爱,但是培养一个有担当的小男子汉,也是很不错的。

    ⑮冬天了,开车的朋友,开车前注意一下车下避寒的猫咪吧。

    1. (1) 第④段加点词“弹药”的意思是
    2. (2) 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3. (3) 对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写出了“我”的弟弟们非常顽劣而难以管教。 B . 补充交代了“我”不喜欢小男孩原因。 C . 为下文“我”写只记得那个冬天早上作铺垫。 D . 与下文“我”对小男孩认识形成对比。
    4. (4) 文中的小男孩有“担当”具体表现在①
    5. (5) 这篇文章从“我”对“小男孩”看法改变中,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不少于两点。

      ...................

      ...................

三、综合运用(4分)
  • 6. 同学们“最美家庭”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决定写一副贺联,最恰当的下联(    )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

    A . 承传统美德,克己奉公树榜样 B . 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 . 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作楷模 D . 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 7. 下列通信的敬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学生给老师写信说:“敬颂教安。” B . 长辈给侄子写信说:“顺致安康。” C . 小王给同学写信说:“谨致鸣谢。” D . 老张给同事写信说:“特此函达。”
  • 8. 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说法判断不正确的项是(     )
    A . 《朝花夕拾》发表时题目是《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 B . 《藤野先生》中揭露了“爱国青年”丑恶,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经历。 C . 《五猖会》中,表现了孩子在父母不顾及自己的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D . 《二十四孝图》引发读者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孝道”的批判。
四、写作(40分)
  • 9.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在第二单元,我们学习了《秋天的怀念》《散步》,感受、体会到亲情与生命的美好,我们是否也可以拿起笔,写件事,表达亲情与生命的美好呢?

    请以“我家的小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