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知临教育集团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地理期...

更新时间:2022-01-14 浏览次数:13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题2分,总分30分,<u>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u>)
  • 1. (2021高一下·如皋开学考)     2020年4月美国宇航局(NASA)表示在开普勒历史数据中发现了一颗隐藏的类地行星(Kepler-1649c),它距离地球约300光年,接受的光照约为地球的75%,有望供生命繁衍生息。完成下列小题。
    1. (1) 行星(Kepler-1649c)位于(   )
      A . 地月系 B . 太阳系 C . 银河系 D . 河外星系
    2. (2) 依据材料信息推测,行星(Kepler-1649c)(   )
      A . 运行的轨道环境不安全 B . 可能存在固态和液态水 C . 公转轨道半径一定大于日地距离 D . 具有适合生物呼吸和生存的氧气
  • 2.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记录显示:2017年9月6日晚,太阳连续爆发两次“闪焰"。专家表示2019—2020年是太阳活动谷年。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1) “闪焰”所指的太阳活动类型和发生的圈层为(   )
      A . 黑子   光球层 B . 耀斑    色球层 C . 日珥   日冕层 D . 太阳风  日冕层
    2. (2) 太阳活动谷年(   )
      A . 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会增大 B . 大部分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干扰 C . 太阳黑子和耀斑较少 D . 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
  • 3. 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下图为其复原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是(   )
      A . 中生代 B . 远古宙 C . 古生代 D . 新生代
    2. (2) 关于“恐龙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裸子植物繁盛 B . 被子植物繁盛 C . 进入蕨类时代 D . 无脊椎动物全部灭绝
  • 4.  2020年6月23 日,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 (16.14°N ,95.75°W)发生7.4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地震和地震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离震中越近,震级一定越高 B . 离震中越近,烈度一定越大 C . 横波传播速度一定比纵波快 D . 横波只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2. (2) 下列关于此次地震震源所在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 . 与上地幔一起构成岩石圈 C . 一般海拔越高地壳也越厚 D . 硅是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
  • 5.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
      A . 甲—河流地貌 B . 乙—风蚀地貌 C . 丙—海岸地貌 D . 丁—冰川地貌
    2. (2) 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       ②垄脊的高度大致相同

      ③垄脊的长短比较一致      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6.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2. (2) 与同纬度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主要是由于( )
      A . 大气吸收①辐射少 B . 大气吸收②辐射少 C . 地面吸收③辐射少 D . 地面吸收①辐射少
  • 7. 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1) 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 )
      A . 上冷下热 B . 水汽、杂质含量多 C . 对流旺盛 D . 二氧化碳含量多
    2. (2)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 )
      A . 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 B . 对流层气温随风向越来越低 C .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 D .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 8. 喀斯特溶洞是石灰岩地区长期受地下水溶蚀形成的,溶洞内有千姿百态的石钟乳、石笋、石柱,其化学反应过程是CaCO3+H2O+CO2==Ca(HCO3)2。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地示意图”,读图, 完成下题。

    关于石钟乳的形成原因是(   )

    A . 流水侵蚀作用 B . 化学沉积作用 C . 化学溶蚀作用 D . 风力侵蚀作用
二、双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总分30分。<u>选对一个得1分,选对两个得3分,多选或错选没分</u>)
  • 9. 2018年5月中国“鹊桥号”卫星成功发射,定位于图中L2点为中心的轨道上,相对于地月静止。同年11月,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将进行巡视勘察。作为数据中转站,“鹊桥号”将月球背面信息直接传回地球。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鹊桥号”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在宇宙空间是静止的 B . 是围绕月球运动的卫星 C . 受日冕层太阳风的干扰 D . 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2. (2) “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球背面后,可能面临(   )
      A . 陨石坑遍布 B . 昼夜温差大 C . 强风天气 D . 自然灾害多
  • 10.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合地球圈层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 (1) 关于图中C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横波、纵波皆可通过 B . 平均厚度 80-500 千米 C . 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 . 是岩浆的源头之一
    2. (2) 关于图中B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不连续、有规则的圈层 B . 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 . 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 D . 地震波纵波可以通过
  • 11. 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根据生物演化历程推测图中地层的顺序是(   )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④-③-② D . ③-②-①
    2. (2) 下列关于各地质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是重要的造煤时期 B . 新生代,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C . 中生代,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D . 古生代末期,海洋50% 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灭绝
  • 12.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1) 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是(   )
      A . 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 . 雾、霾对太阳辐射有散射作用 C . 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 . 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2. (2) 关于图中四地区深秋初冬时节多雾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 B . 风力较大,水汽易扩散 C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 D . 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 13.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下题。

    1. (1) 下列能正确表示海陆风的是(   )
      A . B . C . D .
    2. (2) 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和从陆地吹向海洋的季节分别是(   )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40分)
  • 14. 读大气受热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绿洲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绿洲与周围的沙漠在局部地区会形成热力环流。

    材料二:图甲为夏季某日新疆吐鲁番盆地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地景观图。

    材料三: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 (1) 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此时段绿洲气压(高/低),沙漠绿洲局地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2. (2)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结合图乙景观情境回答下列问题:该地白天环流为时针方向,近地面吹偏风;夜晚环流为时针方向,近地面吹偏风。
    3. (3) 图中由①到②过程中太阳辐射总量有所损耗,主要原因是
    4. (4) 图中②、③、④三种辐射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为,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为,按辐射量由小到大排列为 。
    5. (5) 相对于地面辐射的方向来说,大气辐射绝大部分射向,称为辐射。
    6. (6) 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源(填数字),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填数字)。
    7. (7) 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________。
      A . ①增强 B . ②增强 C . ③减弱 D . ④减弱
  • 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黄河流域局部示意图。图乙为西安附近的古代半坡聚落地貌示意图。

    材料二:宁夏沙坡头地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包兰铁路经过此地。图丙为位于宁夏沙坡头铁路两侧的草方格沙障工程。

    1. (1) 甲地由于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后地壳抬升,再长期遭受作用,导致地表多(地貌类型)。
    2. (2) 半坡聚落座落于            (河谷地貌),简述先民选择在此建立聚落的主要自然原因。
    3. (3) 贺兰山东部山麓多        地貌,简析该地貌的成因。
    4. (4) 腾格里沙漠地区风积地貌的基本形态是              , 包兰铁路沿线多灾害                天气,说明草方格沙障工程对保障列车安全运行所起的主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