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22年浙江选考优质题汇编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

更新时间:2021-11-12 浏览次数:6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将某一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用14C充分标记,其同源染色体用32P充分标记,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两个子细胞中一个只含14C,一个只含32P B . 若进行减数分裂,四个细胞中可能两个有放射性,两个没有放射性 C .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四个细胞中可能三个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 D . 若进行有丝分裂,某一细胞中含14C的染色体与含32P染色体的比值不可能是2:1
  • 2.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癌变可看作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 B . 正常细胞能转变为癌细胞,癌细胞不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 . 衰老细胞的线粒体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减小 D . 细胞伤害导致的细胞死亡与植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单性花中花器官的退化机理相同
  • 3.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一个处于培养状态下的动物细胞株,处于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均有若干,其数量与时长成正比,已知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如表(单位:h):

    G1

    S

    G2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5

    7

    4

    1

    0.5

    1

    0.5

    现对该细胞株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加入DNA合成抑制剂;②维持12h;③去除DNA合成抑制剂;④维持12h;⑤加入DNA合成抑制剂;⑥维持7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操作①只能使部分细胞停止分裂活动 B . 操作④后还会有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 C . 理论上操作②后处于S期(非G1/S临界处)的细胞占7/19 D . 若操作⑥之后去除DNA合成抑制剂,各细胞的分裂进程将“同步”
  • 4. (2021高二上·“精诚联盟”开学考) 下列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等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衰老细胞“端粒DNA”长度变长 B . 衰老细胞的所有基因功能受抑制,RNA含量降低 C . 蝌蚪发育时尾巴消失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现象 D . 同一个体不同细胞中核酸种类和数量均相同
  • 5.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如图是人体骨髓中MSC细胞在体外诱导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MSC能分化成多种细胞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 . MSC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是由于细胞癌变 C . MSC能分化成多种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 . 组织细胞中的DNA和RNA与MSC中的相同
  • 6.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下列关于观察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永久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前期,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出现 B .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纺锤体的中轴线上 C . 后期,观察到分离的染色体以相同的速率移向两极 D . 末期,观察到细胞膜向内凹陷形成环沟进而形成两个细胞
  • 7.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人体骨髓中存在少量间充质干细胞(MSC),下图为MSC分裂、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MSC的分化程度低于成纤维细胞 B . MSC分化形成脂肪细胞时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 C . 分化形成的多种组织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有差异 D . 各种分化的细胞在体内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 8. (2021高三上·浙江开学考) 下图①~④表示某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丝分裂的过程是②③①④ B . ①时期胞质开始分裂 C . ③时期染色质开始变短变粗形成染色体 D . ④时期着丝粒分裂导致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
  • 9. (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 2020年6月,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是细菌的安乐窝,所有癌细胞中都存在着细菌,甚至还发现了每种癌细胞中都存在着独特的细菌种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不同癌细胞中有不同的细菌,可能与癌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 B . 癌细胞与细菌的供能机制,都依赖于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C . 癌细胞与细菌都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结构,均能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 . 癌细胞与细菌都存在DNA复制、转录等过程,体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统一性
  • 10. (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 端粒学说是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用来解释细胞衰老机制的一种学说。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段特殊DNA序列,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随看分裂次数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端粒酶(由模板RNA和催化蛋白形成的复合体),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缩短的端粒延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端粒酶的存在说明RNA可作为催化剂,正常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普遍高于癌细胞 B . 端粒酶有模板作用和催化作用,染色体DNA末端修复过程有A—U、U—A碱基配对 C . 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正常基因的DNA序列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D . 端粒酶是一种RNA聚合酶,使端粒延长,保护染色体结构,该项研究为延长人的寿命提供理论指导
  • 11. (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 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衰老细胞中许多种酶的活性会降低 B . 单性植物中花器官的退化与细胞凋亡有关 C . 胚胎时期不存在细胞衰老但存在细胞凋亡 D . 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和线粒体体积会增大
  • 12. (2021高二下·慈溪期末) 为解决肾供体不足的问题,科研人员进行相应的前期研究。利用“异源囊胚补全法”在大鼠体内培育出了小鼠肾脏(过程如下图),其中Salll基因是肾脏发育的必需基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过程①细胞分化程度越低,胚胎移植后的排异反应越低 B . 过程②的目的是让大鼠ES细胞与小鼠ES细胞发生融合 C . 过程③操作之前需对代孕大鼠进行超数排卵和同期发情处理 D . 大鼠体内的小鼠肾脏是否全由小鼠ES细胞发育而来还需进一步鉴定
  • 13. (2021高二下·嘉兴期末) 科学家在研究牙髓干细胞过程中,发现硫化氢能提高牙髓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概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牙髓干细胞的分裂能力及分化程度均高于肝细胞 B . 牙髓干细胞分化形成的肝细胞能合成和水解糖原 C . 同一个体的牙髓干细胞和肝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 D . 牙髓干细胞分化成肝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14. (2021高一下·慈溪期末) 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及细胞核的体积均变小 B . 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 C . 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 . 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
  • 15. (2021高二下·衢州期末)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成熟红细胞中,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的基因处于活动状态 B . 癌细胞是异常分化的细胞,但仍保留基因组成的完整性 C . 老年人因为体内细胞黑色素的合成加快,导致色素沉积而出现老年斑 D . 溶酶体中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物质降解的过程均属于细胞凋亡
  • 16.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 . 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 . G2期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 . 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 17. (2021高二下·杭州期末) 科学家研究发现细胞内存在一种缺氧诱导因子(HIF-1,包括α,β两个亚单位)。正常氧气条件下,HIF-1α会被蛋白酶体降解;低氧环境下,HIF-1α能促进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适应低氧环境。具体过程如图所示(HRE是缺氧调节基因中的特定DNA片段;EPO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促进血液中红细胞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氧气不足时机体通过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增强运输氧的能力 B . 增大细胞内的氧气浓度会导致EPO的含量升高 C . 用药物降低HIF-1α的含量可能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D . HIF-1α含量异常增加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二、实验探究题
  • 18. (2021高三上·“山水联盟”开学考) 为研究药物A对裸鼠(先天胸腺缺陷鼠)移植瘤细胞周期的影响,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和用具,以细胞周期中不同DNA含量的细胞数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实验思路,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裸鼠、人乳腺癌细胞、药物A溶液、生理盐水、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裸鼠日常饮食在实验设计中不做要求;药物每天提供一次,10天后测定。

    1. (1) 实验思路:

      ①取生理状况相似的同性别健康裸鼠若干只,每只注射适量且等量的人乳腺癌细胞,一段时间后获得人乳腺癌移植瘤成功的裸鼠10只。

      ②将10只裸鼠随机分均为两组,各组裸鼠分别腹腔注射。每只裸鼠给药频次均为

      ③取出每组小鼠的移植瘤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的细胞数目,记录结果。

    2. (2) 设计一张药物A对移植瘤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细胞数影响的记录表。
    3. (3) 分析与讨论:

      ①实验中选择裸鼠的原因是。人的乳腺癌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可在其体内产生移植瘤,说明乳腺癌细胞系具有特点。

      ②如果实验结果绘成如图曲线图(实验组为用A药物组),则对检测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A药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D.b峰中的细胞不全是分裂期的细胞

  • 19. (2021高二下·宁波期末) 调查发现某些饮料中富含的糖浆会导致肥胖,并促进肿瘤的生长。欲研究糖浆摄入与结肠癌发展的关系,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以体重和肿瘤相对体积变化为测定指标,完善实验分组设计和思路,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早期结肠癌小鼠若干只,玉米糖浆,清水,电子天平,CT探测仪(可测定肿瘤相对体积,具体方法不作要求)等。

    (要求与说明:每日给药一次,一次400μL,方式为口服;实验持续时间8周)

    1. (1) 在环境中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小鼠的某些基因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形成癌细胞。由于癌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
    2. (2) 完善实验思路:

      ①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早期结肠癌小鼠随机均分成2组,编号A、B.

      ,将两组小鼠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的环境条件下正常饮食。

      ,连续8周进行检测。

      ④统计、处理和分析所得实验数据。

    3. (3) 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分析与讨论:

      ①有研究发现,肥胖可能会促进癌症的发展,但实验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小鼠体重增加不显著,而增加显著,说明该口服剂量的玉米糖浆

      ②研究发现许多癌细胞内脂肪酸合成显著增强,从而促进肿瘤发展。研究人员检测并比较了正常小鼠和结肠癌小鼠,发现结肠癌小鼠细胞中该物质含量高,说明结肠癌小鼠细胞内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转录水平增强,由此推测糖浆可能通过调控该基因的转录过程影响脂肪酸合成而促进肿瘤发展。若验证此推测,还需检测(2)中的A组和B组小鼠细胞中脂肪酸合成相关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含量。

      ③请根据上述研究结果,例举预防结肠癌的具体措施(要求答出一点)。

三、综合题
  • 20. (2021高二下·奉化期末) 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乙为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示意图,1、2、3、4、5为细胞周期中的各个时期。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③过程叫做,该过程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后代在方面发生差异性变化,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2. (2) 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该过程形成的细胞,细胞周期会(填“延长”或“缩短”)。
    3. (3) 图乙中,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用图中数字回答)。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4. (4) 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如果观察到的细胞重叠不清,则可能是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的时间不足引起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