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蚌埠市蚌埠第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2-01-11 浏览次数:6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地球由于生物的存在而美丽。下面小明旅游途中看到的一些物体,其中属于生物的一项(  )
    A . 树叶上的露珠 B . 机器人 C . 山上的蘑菇 D . 钟乳石
  • 2. 下列生物特征中,与“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相似的是(  )
    A . 种子的萌发 B . 猎豹捕食羚羊 C . 向日葵花向阳开 D . 龙生龙,凤生凤
  • 3. 观察如图,其中阴影部分是两种生物的共同特征,下列特征可以写在阴影部分的是(  )

    A . 具有细胞结构 B .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 . 能进行光合作用 D . 不需要营养
  •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动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 . 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 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做出任何反应
  • 5. (2021·咸宁) 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 . 观察法 B . 调查法 C . 归纳法 D . 实验法
  • 6. 下面关于调查的步骤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分组    ②选择调查范围    ③调查记录    ④归类    ⑤设计调查路线    ⑥整理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③④⑥⑤ C . ②①⑤③④⑥ D . ①②⑤③④⑥
  • 7. 下列生物按生活环境不能划分成一组的是(   )
    A . 牛和羊 B . 鱼和虾 C . 海豚和鲸鱼 D . 猫头鹰和章鱼
  • 8. 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小军发现几株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 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小梅把它记录下来 C .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 蛐蛐叫 ,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太恶心了,不记录
  • 9. 在水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空气②水分③杂草④青蛙⑤田鼠⑥温度⑦土壤⑧稻螟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⑤⑧ C . ①②⑥⑦ D . ③④⑥⑦
  • 10. (2021·淄博) 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下列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
    A . 草履虫能净化污水 B . 苔藓腐蚀岩石形成土壤 C . 干旱使农作物减产 D . 避役会随环境改变体色
  • 11.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反映了豆苗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
    A . 竞争 B . 寄生 C . 捕食 D . 合作
  • 12. (2018七上·慈利期中)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 .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 13. (2021八下·揭东期末) 下列各项中,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 . 草原中的全部植物 B . 一个池塘 C . 农田中的全部庄稼 D . 树林中的全部昆虫及它们的食物
  • 14. (2021·龙东) 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 . 阳光→植物→鼠→蛇→鹰 B . 水草→草鱼→水鸟→细菌 C . 土壤→草→羊→狼 D . 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
  • 15. 下列生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所属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
    A . 蒲公英—消费者 B . 啄木鸟—分解者 C . 蚯蚓—分解者 D . 蘑菇—生产者
  • 16. 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食物网由食物链彼此交织而成 B . 食物网内的各种生物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C . 生物种类越丰富,食物网越复杂 D . 食物网中每种生物的消费者级别是固定不变的
  • 17. 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仅有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若丙因某原因大量死亡,一段时间中甲数量变化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8. (2021·龙东)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的范围是(  )
    A . 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B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C . 大气圈的顶部、水圈的表面和岩石圈的全部 D .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大部
  • 19.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
    A . 森林生态系统 B . 海洋生态系统 C . 草原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 20. 下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森林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 21. 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  )
    A . 水和水蒸气在全球范围内运动 B . 鸟类的迁徙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 C . 鲨鱼生活在海洋中 D . 雨水流经高原、森林、农田,进入大海
  • 22. 清洁显微镜镜头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 用手擦 B . 用擦镜纸擦 C . 用纸巾擦 D . 用纱布擦
  • 23. (2021七上·高州月考)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动目镜后, 异物也不动。这异物可能在(  )
    A . 目镜上 B . 物镜上    C . 装片上 D . 反光镜
  • 24. 小明在透明纸上写了一个字母“p”,请问他在显微镜下将观察到的是(   )
    A . b B . d C . p D . q
  • 25. (2021·眉山) 在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将物镜由低倍转换为高倍,则视野中的细胞数量变化和视野亮度变化分别是(   )
    A . 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亮 B . 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暗 C . 细胞数量增加、视野变暗 D . 细胞数量减少、视野变亮
二、综合题
  • 26. (2020七上·渭南月考) 分析下列生物现象,写出其所体现的生物特征:
    1. (1) 银杏树叶飘落。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
    2. (2) 小红走在草丛中,一不小心碰到一只刺猬,刺猬迅速缩成了小球。这体现了生物的特征。
    3. (3) 小鸟在草地上啄食蚂蚱。这体现生物的特征。
    4. (4) 一母产九仔,连母十个样。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5. (5) 山腰里不知名的小树开花结果。这体现了生物具有的特征。
  • 27.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绿色植物属于,各种动物属于,而未显示在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
    2. (2)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
    3. (3)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则的体内DDT含量最高。
    4. (4) 若要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生物外,还应该增加的成分有
  • 28.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1. (1) 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和[]
    2. (2) 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和[]
    3. (3) 如果看到的物像较模糊,可以进一步调节[]
    4. (4) 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
    5. (5) 把玻片标本放上[5]后,要用标本夹压住,标本要正对[6]的中央。
三、实验探究题
  • 29. 下列是关于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


    (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分布在阴暗的地方,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
    (3)制定计划:在铁盘内放一些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在铁盘内形成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4)实施计划: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中,装置中央放数量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 统计10次,所得结果如下表。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明亮 4 3 3 4 3 2 2 1 0 0
    阴暗 6 7 7 6 7 8 8 9 10 10

    (5)得出结论:
    (6)该实验的变量是
    (7)实验中用10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1只,是为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