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

更新时间:2021-12-26 浏览次数:8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句话说明(   )
    A . 小草在生长和繁殖 B . 小草在遗传和变异 C . 小草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D . 小草的活动需要能量
  • 2. 白菜等植物在沙漠中难以生存,使它们不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土壤 B . 温度 C . 水分 D . 阳光
  • 3. 某同学用显微镜做“观察花粉粒”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发现目镜上有污点,用干净的餐巾纸进行擦拭 B . 为看清物像,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再调节粗准焦螺旋 C . 观察物像,先用低倍物镜观察,再用高倍物镜观察 D . 显微镜视野内光线暗,换用凹面镜后一定会变亮
  • 4. (2019七上·江北期中)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要使视野变得白亮,不能达到目的的操作是(    )
    A . 将反光镜换成凹面朝上 B . 转动遮光器将小光圈换成大光圈 C . 将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D . 调节细准焦螺旋
  • 5. 生物圈中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   )
    A . 植物 B . 动物 C . 细菌和真菌 D .
  • 6. 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所观察到的效果不同。若要使视野最亮、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下列哪组镜头(  )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 7.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初春,迎春花、玉兰花竞相开放 B . 酷夏,国槐树下好乘凉 C . 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 D . 严冬,青蛙、蛇蝎进入冬眠
  • 8. (2017七上·黄梅期中) 下表中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细胞结构

    主要功能

    A

    细胞膜

    储存糖分、色素等多种物质

    B

    细胞核

    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C

    线粒体

    分解有机物,为细胞提供能量

    D

    叶绿体

    合成有机物,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A . A B . B C . C D . D
  • 9. (2018八下·东台期中) 生物的遗传信息中心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细胞壁
  • 10. (2019七上·蓬江期中) 实验时,正好遇上阴天,使用显微镜时,应(   )
    A . 用大光圈、平面镜 B . 用大光圈、凹面镜 C . 用小光圈、平面镜 D . 用小光圈、凹面镜
  • 11. 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

    A . 青蛙 B . 昆虫 C . 水稻 D . 农民
  • 12. 植物体内存储有机物的组织主要是(   )
    A . 营养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机械组织 D . 输导组织
  • 13. (2019七上·黑山期中) 在制作临时装片步骤中是先在载片上滴水,再取材,取材后马上放入水中,而不是先取材再滴水,再将材料放入水中,为什么要这样?下列解释最正确的是(   )
    A . 取材后马上放入水中,操作起来更方便 B . 先取材,后滴水则材料就没有地方放 C . 取材后如不马上放入水中,材料就会有可能干燥转曲,难以展平 D . 先滴水再取材,可以根据水滴的大小来取材,避免取材过少或过多
  • 14. 小树能长成大树,是由于(  )
    A . 细胞的分裂 B . 细胞的生长 C . 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D . 细胞的分化
  • 15. 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由此,可推定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  )

    A . 水蚤、鱼 B . 鱼、水蚤 C . 藻类、鱼鹰 D . 鱼鹰、藻类
  • 16. (2018六上·鹤岗期末) 下列不属于生物圈的是(  )

    A . 大气圈的底部 B . 水圈的大部     C . 岩石圈的表面 D . 地壳
  • 17. (2019·襄城期中) 一说到杜鹊,你首先想到的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生物界动植物界同名现象并不少见,它们虽同名但结构却差异很大。杜鹊花没有而杜鹊鸟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 18. 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水稻→昆虫→小鸟→蛇 B . 图中的6种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水稻重新利用 C . 图中蛇获得的能量最多 D . 小鸟与蜘蛛之间的关系只存在捕食关系
  • 19. (2019七上·江海期末)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常在盖玻片下放几丝棉花纤维,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限制草履虫的运动 B . 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C . 有利于草履虫呼 D . 供草履虫附着
  • 20.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
    A . 生物间由于营养功能形成的单方向食物联系 B .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基础 C . 以营养为纽带形成的生物功能类群的结构关系 D . 同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二、资料分析题
  •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总面积约60公顷的自然生态展示区,是在原有的妫(gui)水河森林公园基础上改造提升而建成的。

    原来森林公园内林地生态系统相对单一,造成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不足。设计师们对这里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在原来树林的基础上补植了上万株乔木和灌木,给鸟类、昆虫等提供了栖息繁殖地。除此之外,展示区内还有一个总面积约5公顷的湿地,在湿地内,种植了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通过湿地内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将园区上游妫水河和再生水厂的自来水进行净化,清水流入园区内唯一的人工湖~妫汭(gui rui)湖。在世园会园区内,呈现出飞鸟蹁跹、鱼翔浅底的美景。世园会使用再生水作为唯一景观用水,利用食藻虫吞噬藻类,水生植物合成植物蛋白,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又通过摄食,把植物蛋白转化为动物蛋白。最后水体中的鱼、虾、螺及贝等动物可被捕捞上岸成为绿色水产品。这样进入水体的富营养物质就被转移上岸,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环境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网)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因为这些污染物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被排出等特点,所以会随食物链不断积累,使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越高。

    世园会园区与周边的自然美景融为一体,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环保意识。世园会闭幕后园区将被打造为生态文明示范基地及市民旅游的日的地,并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提供服务保障。

    1. (1) 文中提到的妫汭湖,可以看作是一个
    2. (2) 原来的森林公园内林地生态系统相对单一,设计师补植了上万株乔木和灌木。这样做是因为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越。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 (3) 黑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活在水中,茎细长,花淡紫色,果实中一般有1~3粒种子。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黑藻经过细胞生长和形成多种组织,进而形成植物体。
    4. (4) 在世园会生态展示区,枯死的树木也被保留了下来。枯死的树木最终会腐烂消失,这一过程离不开,它们参与生态系统的循环和能量流动。
    5. (5) 文中提到的水体净化中,富营养物质是通过转移到鱼、虾、螺、贝等体内。
三、综合题
  • 22. 小花同学为了能够清晰观察到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 (1) 用图一所示显微镜观察时,在对光中应转动[3],使对准通光孔。
    2. (2) 小花在进行观察中,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图是正确操作;小花在视野中央看到一个“P”,实际在玻片上写的是
    3. (3) 小花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目镜污点跟着移动,可判断污物在图一中的[]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
    4. (4) 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图三中的组合一般是_____。
      A . ②③⑤ B . ①④⑥ C . ①③⑤ D . ②③⑥
    5. (5) 若视野从图四中的甲转为乙,下列操作的正确排序是_____。
      A .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B . 移动装片,将欲观察的对象移到视野中央 C . 转动细准焦螺旋
  • 23. 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甲/乙)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
    2. (2) 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只填序号)
    3. (3) 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③]
    4. (4)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⑤]
  • 24. 小明周末参加了“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徒步环滇公益活动,被评为“环滇小勇士”,他尝试将观察到的部分生物绘制成如下食物网,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滇池金线䰾和虾之间的关系是(填“捕食”或“竞争”)。   
    2. (2) 绿藻等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者,其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3. (3) 若绿藻生活的水城受到生物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某种有毒物质(W)的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W含量最多的生物是。W通过食物链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4. (4) 人们捕捉鱼类,滇池中其他生物的数量也会随着改变,但会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
  • 25. 下图表示植物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结构层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由小长大,是从图甲所示的开始的。该过程与细胞和分化密切相关。
    2. (2) 细胞从图甲到图乙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数量先加倍,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从而确保了亲子代细胞内所含的遗传物质一样多。
    3. (3) [b]过程叫做细胞的,所形成图丙所示的四种结构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4. (4) 图丁所示的植物叶在结构层次上叫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