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实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更新时间:2022-03-30 浏览次数:56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殷人尊神,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神之大节也”。而周人提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商周认识的变化说明(    )
    A . 国家治理借助神权与战争 B . 逐渐形成敬天保民的思想 C . 开始出现早期民主思想 D . 对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
  • 2.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
    A . 劳动者身份的变化 B . 生产工具的革新 C . 郡县制的普遍确立 D .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 3.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    )
    A . 《史记》的记载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B . 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 . 历史需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进行研究 D . 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 4.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
    A . 实行郡国并行 B . 颁布 “推恩令 ” C . 实行编户制度 D . 夺去王侯爵位
  • 5. 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恒山悬空寺三教殿里,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左边是孔子,右边是老子,三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对话。这说明当时(    )
    A . 儒学独尊 B . 三教合一 C . 儒学式微 D . 理学形成
  • 6. 唐初,置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掌封驳审议,意在二者“以相检察”,但由于各自不能“舍己从人”,故行之不久,两者日有争论,遂成怨隙。为解决该问题,唐统治者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 复兴儒学,提升官员素质 B . 强化法治,颁布《唐律疏议》 C . 变革政制,改变议事规则 D . 更换人事,罢免违纪官员
  • 7.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对此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A . 魏晋时期开始实施该赋税制度 B . 以庸代役利于保证农时 C . 国家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 . 一年分夏秋两季征收税
  • 8. 宋代,地方长官没有正式的特定设置,而由临时差遣的中央官担任,所以地方官多是“以某官知某州(府、县)事”,意思是“暂去管某州某府某县的事”。这说明宋代(   )
    A . 注重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 B . 地方管理体制日趋混乱 C . 中央权力得到加强 D . 地方自治权力有所增强
  • 9. 据考古发掘文物证实,宋代金银器流行文字铭刻,内容与唐代不同,纪年款识很少,而打印或錾刻店铺、产地、工匠名字增多。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B . 产品主要供应贵族使用 C . 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D .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 10. 元朝时某宰相向皇帝上奏说: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一主张(    )
    A .   否定了隋唐的科举取士制度 B . 强调治国人才的德行修养 C . 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化 D . 表明理学开始受到官方推崇
  • 11. (2020·郑州模拟) 明初设置巡抚,以京官监视巡查地方,深受君主信赖,在处理地方事务时往往事半功倍,可以得到更多授权,更好地统领地方。所以自设立起便注定了向地方官嬗变的“命运”,专制君主势必再派“近官”对其制衡。这体现了( )
    A . 君主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 B . 巡抚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 C . 地方官不断威胁中央集权 D . 政府试图不断完善监察体系
  • 12. 雍正帝要求广大臣僚用密折言事,比如一省之内,督抚、布政使、按察使、道台都可以独自上折密奏。当时除了雍正的少数几个心腹大臣稍敢勇于任事外,广大臣僚都“人人自危,斤斤自保”。据此可知,密折制度(    )
    A .   减少了政府的决策失误 B . 助长了官场的因循之风 C . 削弱了中枢机构的权力 D . 消除了君臣之间的隔阂
  • 13. (2020高一下·合肥月考) 《论南洋事宜》记载:“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而随着海禁政策的强化,“樵不通,生理日蹙,海上居民转而为盗'。”据材料可知,海禁政策(   )
    A . 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B . 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C .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 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殖民侵略
  • 14. 下图是古代中国科技成果分布图,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中国科技(    )

    A .   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B . 是传统经济特点的反映 C .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D .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15. 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士大夫耻言洋务”;而到了同治时期,像理学大儒李鸿藻、徐桐等人也在打探西洋的消息。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
    A .   向西方学习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B . 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抛弃 C . 洋务运动成为朝野上下的共识 D . 清政府统治危机日益加深
  • 16. 《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但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是由于《天朝田亩制度》(    )
    A .   平均主义的理想对农民的动员和激励作用 B . 规定的集体耕作制度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C . 男女平等的主张使妇女成为太平军主力 D .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符合农民利益
  • 17. 有学者认为,徽商胡雪岩“垄断蚕丝,冀获暴利。此既为出口大宗,适光绪九年(1883年)外国丝市不振,洋商不购,而胡氏存货山积,悉归腐敝。由是尽丧其资,波及全国,钱庄分设各地者,纷纷倒闭,而胡氏一蹶不振。”在该学者看来,胡雪岩破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投资近代工矿企业 B . 买办商人势力的恶性竞争 C . 金融业形势发生了变化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 18. 1912年3月1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宋教仁说:“改总统制为内阁制,则总统政治上之权力至微,虽有野心者,亦不得不就范”。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B . 旨在维护民主共和的革命成果 C . 体现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 .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 19. 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革往往表现为地区的不平衡性,例如婚姻风俗、日常礼仪等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广大的内地和农村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    )
    A .   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 . 广大内地和农村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小 C . 农村自然经济根深蒂固 D . 内地和农村民众普遍抵制新事物
  • 20. 下图反映了1927—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革命运动兴起 B . 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C . 红军战略转移完成 D .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
  • 21. (2020高一上·铜山月考) 民国十五年的一篇誓文中写道:“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文有关的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二次革命 C . 北伐战争 D . 抗日战争
  • 22. 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见,武汉会战(    )
    A .   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 . 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计划 D . 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大捷
  • 23. 计量化研究对抗日战争史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3

    比较项

    1937年军队人数

    1945年军队人数

    消灭日(伪)军自身伤亡人数

    自身伤亡人数

    作战人数

    大规模战争

    共产党

    5.6万人

    120多万人

    日军52.7万人

    伪军171万人

    60万人

    5万次

    1次

    国民党

    200万人

    450万人

    80万人

    321万人

    2万次

    22次

    ——袁成毅《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量化”问题》

    据表3可知(    )

    A .   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抗日主战场 B . 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 . 国民党的战斗力远超共产党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战场
  • 24. 1935年,国民党政府先后对金融和重要的战略物资进行统制。1937年7月又对粮食资源、交通卫生机关等进行统制,随后在上海成立了四行联合办事处总处,并由资源委员会主持沿海工厂内迁。这一做法(    )
    A .   是为了应对国内的经济危机 B . 直接导致民族丁业陷入困境 C . 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D . 是官僚资本借国家政权巧取豪夺
  • 25. 据有关统计,1956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
    A . 是“双百”方针推动的结果 B . 说明我国科技发明硕果累累 C . 体现了教育对科研的促进 D . 是苏联科研模式影响的结果
  • 26. 侯永禄是陕西合阳的一位普通农民,1958年8月他在日记中写道:“我和雷文现去双王乡八里店看了植棉能手张秋香的棉花。棉株已有5尺高,每株已长出了十七八个棉桃。每亩4700株棉花,标牌上的指标却竟是亩产籽棉7600斤,真惊人!”材料反映出当时中国进行(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大跃进运动 C . 土地改革运动 D . “文化大革命”
  • 27. (2020高一下·唐山月考) 下表是我国1960年至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表中数据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   )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 . 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B . 调整后国民经济比例趋于合理 C .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严重受阻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有效开展
  • 28. 1971年10月27日,蒋介石说:“本届联合国大会,竟自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置公理、正义不顾,对于本届大会所通过此次违反宪章规定的非法决议,决不承认其任何效力。”材料中所谓的“非法决议”(    )
    A .   支持台湾的所谓国际地位 B . 纵容了美国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C . 决定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 . 恢复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29. 1979年3月29日,邓小平在北京会见香港总督麦理浩时说:“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问题本身不能讨论。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即使到了1997年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也会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这说明当时的邓小平(    )
    A .   已有“一国两制”的初步构想 B . 肯定香港属于中国的领土 C . 决定通过武力收回香港主权 D . 预见到香港回归后的效果
  • 30. (2020高二上·青铜峡月考) 1980年3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邓小平意在说明(   )
    A . 中国应该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B . 要完整准确地研究清楚社会主义 C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体上是失败的 D . 社会主义建设要与本国国情结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2分,第32题18分,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危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莎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馀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 (1) 根据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晚清留学教育兴起的背景及意义。
    2. (2) 根据表格,指出民国时期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新动向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 (3) 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出现过“留苏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留苏潮”形成的原因。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走过波澜壮阔的70年,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建立后从初期的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人民政权得以巩固的具体举措。
    2.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二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各自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