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0-25 浏览次数:125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1.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段话说明(    )
    A . 人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 B . 积极投身社会才能走向成熟 C .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12. “在家中,我们是儿女;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社区,我们是居民;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这说明(    )
    A . 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B . 以上社会关系只有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 C . 社会关系是通过人的身份确定的 D .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 13. 在我市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不乏中学生的身影,他们清洁社区卫生,劝导文明通行,发放宣传手册……。中学生参与此项活动(    )
    A . 是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 B . 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 C . 说明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D . 是学习科学文化的主要途径
  • 14.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以下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

    ①多结识一些社会上的人,朋友越多越好

    ②对于自己喜欢的明星,高价买票看演出

    ③积极参加“学农”实践活动,体验并收获

    ④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在社区进行宣传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关于下图漫画中志愿者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A . 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行为 B . 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C . 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D . 主要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
  • 16. 当今社会,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这是因为亲社会行为(    )
    A . 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B . 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形成 C . 能保证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D . 是我们受到良好社会评价的唯一标准
  • 17. 小峰一家计划寒假外出旅游。小峰的父母通过网络购买了往返火车票,预定了住宿酒店。小峰通过网络查询旅游目的地的详细资料,并制定了家庭出游攻略。这表明(    )
    A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 . 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 . 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D . 唯有网络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 18. 关于网络,儿子认为:“网络生活太精彩,足不出户,尽在掌控之中。”妈妈认为:“网络生活真无奈,处处陷阱,负面影响大,应该断网。”据此,下列观点评析中正确的是(    )
    A . 儿子的观点正确,网络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问题 B . 儿子的观点错误,网络危害大,青少年应该远离网络 C . 妈妈的观点正确,网络滋生虚假信息,没有任何作用 D . 妈妈的观点错误,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要趋利避害
  • 19. 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然而,要想通过“麦克风”发出“好声音”,还要练就“好嗓子”。作为公民,要在网络世界练就“好嗓子”,就必须(    )

    ①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②善于利用网络帮助他人,服务社会

    ③善于利用虚拟时空转换角色,任意宣泄

    ④自觉遵守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0.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网络为载体的微公益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小孩患白血病缺钱治疗,求转发;农产品滞销亟须被“带走”,求扩散……如今,人们遇到困难往往求助于网络。发个帖子,得到帮助,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简单。这说明网络微公益(    )

    ①传播了网络正能量,高扬了主旋律 

    ②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存在频繁劝捐、利用爱心、弄虚作假等问题 

    ④弘扬了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三、问答题(共30分)
  • 21. 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长大了,我才慢慢理解了妈妈的这句话。

    片段一:在妈妈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和伙伴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在我的成长中我最感谢老师的教诲,是老师带领我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我才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

    片段二:在社会中我是“百变金刚”!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商场我是购物者,在小区我是业主,又是邻家小弟的大姐姐……原来我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

    1. (1) 片段一和片段二分别说明了“我与社会”有怎样的关系?
    2. (2)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 22. 材料一:“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

    材料二:李丽在一岁时患小儿麻痹症,自童年起就从未站起来过。40岁时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

    1. (1) 材料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2) 结合材料二谈一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 23. 材料一: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材料二:韩毅曾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退学,后来因为看到一个母亲在网吧给儿子当众下跪,幡然醒悟,不仅自己走出了网络游戏,而且还通过以身说法,劝诫沉迷网络游戏的学生。韩毅现在在刑侦大队工作,他说:“如果不是自己决意走出网络游戏的阴霾,就不会有今天。”

    1. (1) 结合材料一谈谈在网络生活中存在哪些消极的影响?
    2. (2) 通过韩毅的经历和感悟,你认为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 24. 近年来,网络直播丰富了我们的娱乐休闲生活。这些直播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湖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等各种主题,既有弘扬正能量的,比如:高中生直播自习,提高学习效率引发网友效仿;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比如:不少网民为了盈利或者博得关注,借助直播平台在网络上播出搞笑内容,这类短视频有的低俗,有的违反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1. (1) 针对低俗视频,有网友评论:网络负能量太多,不要也罢。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说明理由
    2. (2) 请你围绕“净化网络环境、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主题,从“网络播主、直播观众、直播平台”三个不同的角度,分别提出一条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