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北海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7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要获得研究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一手资料,最好是通过( )
    A . 民间的神话传说 B . 历史书上的记载 C . 考古发掘的化石 D . 考古专家的论文
  • 2. 《世界史纲》中有这么一句话:“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历史学家从古代荒唐的传说与神话中,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下列选项中来源于历史传说的是( )
    A . 云南元谋人的门齿化石 B . 炎帝、黄帝的发明故事 C .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 D .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 3. 对国家的认同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西周 C . 春秋 D . 战国
  • 4.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代,以下符合这一时期大变革史实是(    )
    A .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 .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C . 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D . 思想上开始独尊儒术
  • 5. 史书载:“每年插秧结束,蜀人拿着香烛,祭祀李冰,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材料中, 蜀人在播种季节进行祭祀主要是因为“李冰”( )
    A . 修建了都江堰 B . 修建了灵渠 C . 修建了万里长城 D . 开凿了龙门石窟
  • 6. 封建社会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 )
    A . 夏朝 B . 秦朝 C . 西汉 D . 东汉
  • 7. 《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因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被迫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误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
    A . 《史记》记载内容完全不真实 B . 《史记》内容全都需要考古证实 C . 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 D . 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 8. 西汉初期,历经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社会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强盛,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著名的治世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汉武盛世 C . 光武中兴 D . 西汉盛世
  • 9. 下图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统一铸造的五铢钱,统铸造五铢钱主要是为了实现( )

    A . 政治上的大一统 B . 经济上的大一统 C . 思想上的大一统 D . 军事上的大一统
  • 10. 《后汉书》记载:公元88年汉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以上材料反映东汉中期后(    )
    A . 外戚专权 B . 丞相权力膨胀 C . 宦官专权 D . 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 11.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书写的载体变得快捷便利,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该材料表述的是书法艺术发展的(    )
    A . 原因 B . 特点 C . 内容 D . 影响
  • 12.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结果被孙权和刘备联合打败。这场战役是( )
    A . 桂陵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 13. 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商汤灭夏 B . 战国七雄 C . 楚汉相争 D . 三国鼎立
  • 14. 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构建时空观的基本要素,淝水之战爆发时间是383年,按世纪纪年法换算正确的是( )
    A . 3世纪80年代 B . 3世纪90年代 C . 4世纪80年代 D . 4世纪90年代
  • 15. 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我国古代一位著名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7位数字。这位数学家是( )
    A . 张陵 B . 蔡伦 C . 刘徽 D . 祖冲之
二、综合题
  • 16. 如何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后如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巩固统治,是历代统治者关心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期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派遣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封地,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奴隶社会等级制度》

    材料二:对于商鞅,历来人们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司马迁认为他是一个刻薄的人,言论华而不实,不懂感恩。毛泽东认为商鞅是个伟大的人物,推动了秦帝国的建立。

    ——《秦统一中国》

    材料三:秦朝疆域图

    材料四:汉初全国共计54郡,中央直辖者不过15郡,诸侯王国就占近40郡;汉初全国人口约1300余万人,诸侯王国就占有人口850余万,威胁着西汉中央政权统治。

    ——《汉武帝传》

    请回答:

    1. (1) 材料一表述的是西周时期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根据材料一写出实行这一制度的作用。
    2. (2) 材料二中哪一种观点是从有利于社会进步角度进行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3. (3) 写出秦朝的建立者。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什么行政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行政制度实行对后世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分析西汉政府面临着什么统治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 17.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各地区、各民族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使用畜力是戎狄人的重大发现,华夏族与戎狄杂居,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发明了牛耕,可以说民族交融带来了经济大发展。

    ——《民族大交融时代》

    材料二:公元前138年——公元前60年西城传入西汉农作物种类数量图

    材料三:西晋以来,大批南下的汉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加之江南地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社会相对北方比较稳定,致使江南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

    材料四:魏晋时期,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杂居,他们向汉人学习农业技艺,转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和衣着习惯。各民族的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出现了什么局面?根据材料一,从华夏族与戎狄人交融的史实中可以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写出公元前60年,西汉为加强对西域管辖而设立的管理机构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西晋以来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北朝贾思勰总结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编写了哪一部农业书籍?
    4. (4) 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魏时期哪一场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根据材料四分析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注意史论结合)
  • 18.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文明传承从未中断,内涵丰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原始农耕时代,通过考古挖掘,发现种植粟的主要是哪里人?在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大量骨头打磨而成的农具,证明了河姆渡人当时主要使用什么农业工具进行生产?奴隶社会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文物中最重的是哪一青铜器?中国文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什么朝代开始?
    2. (2) 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请写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哪些影响?
    3. (3) 东汉末年名医辈出,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编撰了哪一部医学著作?为顺利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的是哪一位东汉名医?
    4. (4) 综上所述,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