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通河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2-01-26 浏览次数: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每题3分,7题每空1分共7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luò)     形(qí)      熟(xián) B . 气(xiè)     首(qiào)     劳(lù) C . 黑(yǒu)     热(zào)     息(zhì) D . 红(fēi)     责(jié)     然(qiāo)
  •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屏息敛声       锐不可挡        一丝不苟 B . 弹精揭虑       油光可鉴        眼花缭乱 C . 正人君子       深恶痛疾        藏污纳垢 D . 筋疲力尽       正禁危坐        诚惶诚恐  
  •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被称为“史上最严驾考新规”之称的驾照考试规定从2017年10月1日起全国实施。(删掉“之称”) B . 由中国导演贾樟柯参与导演同时担任监制的,与“金砖国家”合拍《时间去哪儿了》将于IO月19曰与大家见面。 ( 在“合拍”后面加上“的电影”) C . 2017年10月11日,作为西安市委市政府打造“音乐之城”示范街区的抓手项目陕西大剧院,年度演出量将超过500场左右。(删掉“作为”) D .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法治化程度的高低,对增强核心竞争力有直接作用。( 将“高低”改为“提高”)
  •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中,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道路。        B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先河。 C . 陶渊明,东晋人,田园诗的开创者。           D . 记,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
  • 5.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你习惯了在黑夜之中摸索,_____,都会让你觉得刺眼;如果你习惯了在泥沼中爬行,_____,你都会觉得是一种冒犯;当你从宏大的叙事中,寻找心灵的喜悦,_____,你都觉得聒噪;当你沉醉于沸腾的赞美诗中,头脑发胀,_____,都会让你怒不可遏……        

    A . 别人的一点亮光,别人穿上靴子,别人发出一点悲鸣,别人的一点批评      B . 别人发出一点悲鸣,别人穿上靴子,别人的一点亮光,别人的一点批评      C . 别人的一点批评,别人的一点亮光,别人发出一点悲鸣,别人穿上靴子      D . 别人的一点亮光,别人穿上靴子,别人的一点批评,别人发出一点悲鸣     
  • 6.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情境】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开学日期一延再延。作为初二学生,晓明情绪急躁,对网上学习感到厌倦,急于复课。作为同学,你该怎样劝解?             

    A . 晓明,我们学习要张弛有度。最近,你感到烦躁,那就多休息休息吧。      B . 晓明,急啥?大家都没复课,又不是就你没复课!         C . 晓明,虽然现在还不能复课,但我们可以在网上和老师同学多交流,咱们共同努力吧! D . 晓明,现在网上学习就更重要了,你可不能放弃呀!要不,中考看你怎么办?
  • 7. 按课文原文填空。
    1. (1)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2. (2)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3. (3) 乱花渐欲迷人眼,。(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 (4)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 (5) ,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6. (6) 《使至塞上》中最表现边塞风光的诗句是: ,  。
二、阅读与欣赏: (45分)
  • 8.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念无与为乐者      念: 

      ②相与步于中庭      步: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 (3) 文人雅士,善借月抒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霜月色,引发李太白思乡之苦;“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似钩弯月,触动李后主亡国之痛;此文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 9. 阅读《病毒与细菌》,完成问题。

    ① 细菌和病毒都是可以致病的微生物,但它们的特征区别很大。

    ② 细菌虽然小,要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得见,但它除了拥有生命的基本单位核酸之外,还有一大套赖以生存的配套设施。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 “仓库”,以及进行新陈代谢的“化工车间”。依靠这些,细茵能够摄取外界的物质并加工成需要的能量。

    ③ 而病毒就更小了,也可怜得多,且不奢谈“库房”和“车间”,就连作为保护外壳 的“茅草房”也没有。实际上它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整个家当 也只是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而已。如果拿人来做比喻,细菌最起码也有条裤子,有只讨饭碗,有根打狗棒。所以细菌虽然必须在人体内部的良好环境中才能繁殖,但处在恶劣环境中仍能生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而病毒则像个刚出生的婴儿,除了它的生命和一张吃奶的嘴外便一无所有,毫无独立生存的能力。因而病毒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靠“窃 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一旦被排出体外,病毒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④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是因为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胞繁殖,干扰它们形成新的遗传结构或者细胞壁。而病毒只能寄生在别人的细胞内,自己不能完成这些生化反应。所以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⑤ 病毒的生存能力既然这么弱,为什么还会那样猖獗呢?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 70%—80%。实际上大多数病毒远没有那么可怕,有的也不会使人致病。冠状病毒本来致病的能力并不强,问题在于"变种"上。变异的病毒和原来的不同了,它可能是无害的,但也可能变成“杀伤力”更大的病毒。然而我们不必担心它会因反复变异而使杀伤力次第增大。因为就杀伤力而言,变异就像赌博,总是有输有赢,不断地赢下去的机率是微乎其微的。至少有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记录。如果有过,可能现在就没有我们的存在了。 ⑥必须指出的是杀伤力的大小不仅取决于病毒一方,更重要的是人群的免疫力。 变种冠状病毒之所以为患甚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人类还没有接触过这样变种后的新病 毒。当人群有足够多的人产生了抗体之后,这种病毒对人类的威胁也就小得多了。

    1. (1) 关于病毒的主要特征,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病毒结构简单,只有一条表示生命的核酸。 B . 只能寄生在人或动物的细胞内部;“窃取”细胞里的现成营养才能生存。 C . 变异的病毒“杀伤力”会越来越大。 D . 抗生素对病毒全无作用。
    2. (2) 判断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写一种说明方法)

      ①包括作为居住“公馆”的细胞壁,储存营养物质的“仓库”(

      ②例如埃博拉的感染力极强,病死率可达 70%—80%。()(

    3. (3) 大部分抗生素对细菌起作用的原因是什么?
    4. (4) 对于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致病能力并不强的冠状病毒之所以能猖獗起来,问题在于病毒的变异上。 B . 病毒一旦被排出体外,就活不了几个小时。 C . 抵制冠状病毒威胁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人群的免疫力。 D . 病毒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用光学显微镜能看得见。
  • 10. 阅读《孩子,其实你不必这样》,完成问题 。

    ①距离中考还有20多天了,初四复习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②这天,一个叫程海的初四男生来找我,嗫嚅地说:“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想麻烦您给我看看。”我欣喜的接过作文,我不教他,但我一直在留意他。他长得又瘦又小,但成绩十分优异,他是“特困生”,三年的学费全免。

    ③那是一篇写得挺不错的作文,我很喜欢,就边改边将它敲进了电脑。当我将一篇打印稿交给程海时,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④后来,从他班主任那里得知,他对自己很苛求。他生活那么困难,却不肯接受大家的捐助。每次买饭,都是二两米饭,半份素菜。初四这么苦,这么累,我不由得有点心疼和担心。

    ⑤过了两天,我特意到初四的售饭区等候程海,程海来得很迟,我知道他特别惜时,晚一些来为的是错开排队的高峰。程海往打卡机里插卡的时候,我看到显示屏上清晰地跳出了61.50元的字样。他买了一份饭、半份菜,还剩下60元钱。我和他边聊边往就餐区走。

    当我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我们时,我把自己的饭卡递到程海面前,假装很随意地说:“我们交换一下好吗?别紧张,我需要减肥,你需要长肉,咱们一起努力,到中考那天,你把我饭卡里的钱用完,我把你饭卡里的钱用完,你说好不好?”程海有些手足无措,低声说:“老师,我的……钱,够用。”我说:“我看见你的卡里还有多少钱了。别让我着急了,咱俩其实是互相成全。好了,把你的卡给我吧。”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⑥我的饭卡里存有200元钱,足够他这20天用了。那之后,当我去食堂买饭,偶尔遇到往初四售饭区走的程海,我都会向他做一个“V”型手势,鼓励他努力吃,努力学。

    ⑦中考来了。

    ⑧中考又走了。

    ⑨程海到学校来找我,郑重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我也找出他的饭卡,笑着说:“我的任务完成不赖,你可不如我。你看你,还是那么瘦!”程海说:“其实我长肉了,偷着长的,老师看不出来。”

    ⑩很快,中考成绩下来了,程海的成绩非常优异。作为关爱着他的老师和关注着他的朋友,我就像自己又经历了一次金榜题名一样高兴。

    ⑪临近放假的一天,我到食堂去买饭。我将饭卡插进打卡机,显示屏上居然显示出了140元的字样!我一下子懵了。我把饭卡抽出来,到储款机那里去查询,结果是这张饭卡近期没有储过款!也就是说,在中考前的22天里,程海仅仅花去了他“自己”的那60元钱!

    ⑫我捏着那张饭卡,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我惊问自己:是不是,我在无意中伤害了这个十分要强的孩子?

    ⑬此刻,如果程海出现在我面前,我将对他说些什么?我想我可能会说:孩子,穷,本不是你的错,不要用自己羸弱的身体去给“穷”这东西殉难,它不值得。如果一个人,表示愿意和你并肩迎击困难,你自然可以分析他的用心是否真纯;而当你明白的知晓他原是惴惴地揣了一颗善心,并希望用这颗善心给你温暖的时候,你就应当赐给他一个机缘。

    ⑭要知道,有人会把你欣然领会一份善意看成是对他的至高奖赏。他期待着你幸福地体察到他的良苦用心,他也期待你日后同样成为慷慨地赠予他人温暖的人。孩子,我们之间曾发生过一个美丽的故事:你的一篇作文给我们共同创造了一份有价值的记忆。相比之下,如今被我捏在手里的这张饭卡是多么的不幸,它本是想殷勤地编织一个动人的故事的,岂料却留下了一处败笔。

    ⑮孩子,你在高中还好吗?买饭的时候,别总去得那么迟,早一点去,可以买到热一些可口一些的饭菜。

    1. (1) 与程海交换饭卡时,“我”先“确信周围没有人注意”,然后才“假装很随意”地对他说了“我”的意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请选择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 “我”要以此做法表达我对程海的关心,鼓励他更加努力地学习。 B . 不想被别人看到,不想让程海为难,怕伤害他的自尊心。 C . 担心程海会拒绝“我”,为了避免尴尬我才这样做。 D . 想让程海明白“我”的用意,照顾好自己,健康地成长。
    2. (2) 当发现程海“花去他自己的60元钱”时,为什么“我”突然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反思自己是不是无意中伤害了这个要强的孩子,内心有些内疚。 B . 贫穷使一个孩子变得如此敏感封闭,为此感伤又担忧。 C . 为程海曲解误会了我的好意而感到伤心难过。 D . 程海未能体察到“我”的良苦用心,更未理解“我”深深的期待,令我难过。
    3. (3) 文中三次写程海对“我”的感谢,请仔细体会下列语句,说说它们分别写出了程海谢我的原因?

      ①他喜出望外地看着我,一叠声地说了七八个“谢谢”。

      ②程海说了声“谢谢”,就和我交换了饭卡。

      ③郑重将饭卡还给了我,并真诚地向我道谢。

    4. (4) 文章第⑬段,“我”想对程海说的话包含哪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出来。
    5. (5) 结合文章,对第⒁段中“败笔”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败笔”表达了我对程海不接受我的善意帮助的失望和气愤的心情。 B . 我认为“饭卡”成为“败笔”,是因为程海没有完成我们之间的约定。 C . “败笔”是相对于程海的作文而言。程海的作文是有价值的,而我的帮助对于程海来说 毫无意义。 D . “败笔”的产生,有可能是我无意中伤害了一个要强的孩子的自尊心,有可能是因为程海没有正确理解我要求互换饭卡的意图。
  • 11. 阅读《我们为何读经典》,完成问题。

    ①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著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所以我们读书一定要读最好的书,最好的书是什么呢?就是经典!

    ②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③但是,大家往往会提出一个问题来,现在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了,我们还读那些老古董,它有用吗?有!          

    ④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比方说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

    比如说,先秦诸子中,我们可以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爱心,构建和谐;在孟子那里读到一股正气,平治天下;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热血,救助苦难;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冷眼,直面人生;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辩证法;在庄子那里读到艺术人生观;在荀子那里读到科学进取心——在孔、孟、墨、韩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态度,在老子、庄子、荀子那里我读到了人生智慧。             

    ⑥尽管孔子、墨子、老子、孟子、庄子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释迦牟尼等等产生在不同的国家或者不同的民族,远隔千山万水,也没有什么来往,但是他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⑦我认为,第一点是对待人、对待人类社会与人类精神文明的理性态度;第二个就是对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幸福的终极关怀。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伦理的、道德的、政治的、艺术的关系,更注重社会的稳定、安定、和谐。

    ⑧归根结底,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就是因为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⑨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选自《人民日报》)

    1. (1) “为何读经典?”下列没有回答这一问题的一项是(     )
      A .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应潜下心来,多读经典。       B . 能从经典中,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C . 经典关心的问题是永恒的问题。         D . 经典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阅读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     
    2. (2) 文章第①、⑤段画线句分别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           

      第①段 第⑤段               

    3. (3) 第⑥段中“惊人的相似”,在文中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4. (4) 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篇引用“中国老话”,意在强调读最好的书才能有所收获。 B . 人们之所以对经典产生兴趣,原因是现代化的今天,对于回答使人们感到迷茫的“永恒的问题”,它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              C . 相比当时其他国家的思想家,中国的思想家更注重人与人的关系。 D . 在经济全球化、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我们应该潜下心来,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
三、写作(50分)
  • 12. ①命题作文

    歌手林宥嘉的《你是我的眼》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有几句歌词:“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是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给予我们帮助、启发、教育……他们或是亲人或是朋友或是师长……他们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眼”。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你是我的眼”为题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够表达真实情感。③600字以上。

    ②材料作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根据所给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