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三门峡灵宝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

更新时间:2021-10-12 浏览次数:8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
  • 1. 南朝诗人萧绎在《早发龙巢》中有诗句“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其中“唯看远树来”的参照物是。“北斗圆梦,星耀苍穹”,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三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它相对于地面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火箭离开地面时,发射架下的大水池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 2. 你平时买的一瓶矿泉水的高度约22;一个苹果的质量约0.2;一场足球赛所需时间约90。(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 3. 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水结冰能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这是利用了水;给发烧的病人擦酒精降温,主要是利用酒精
  • 4. 光年是单位。纳米科技指的是当人们力图在纳米尺度上了解和控制物质时,所发现的许多新现象,所发明的新技术;1nm=m。
  • 5. 小红同学的质量是50kg,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差不多,则小红的体积大约是 。在你答卷的过程中,笔中墨水的质量,密度。(后两空选题“变大”、“不变”或“变小”)
  • 6. 十一假期,小亮和爸爸、妈妈开车到三门峡湿地公园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其中“60”表示;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三门峡的行驶时间是

  • 7. 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由图像可知,乙的密度是g/cm3;质量为6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cm3;当甲、乙两物质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 8. 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 有关。该实验采用了 的物理研究方法。

  • 9. 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照片可知,物体在做(选填“变速”或“匀速”)运动;在AB段的路程为cm,平均速度为m/s;物体在AB段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二、单选题
  • 10.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 . 爱因斯坦在思考问题 B . 运动员在争先恐后的竞走 C . 列车在飞速奔驰 D . 飞机在蓝天翱翔
  • 11. 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该选用()

    A . 水银温度计 B . 煤油温度计 C . 酒精温度计 D . 上述温度计均可
  • 12. 生活中有许多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蜂蜡凝固过程温度不变 B . 炒菜时碘盐和油不宜同时加热,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升华 C . 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低 D . 用保鲜袋装蔬菜并放入冰箱,为了加快蒸发
  • 13. 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 B . 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最小刻度越小越好 C . 读数时视线倾斜会产生误差 D . 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 14. 关于密度的公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B . 物体的体积越大,其密度就越小 C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D . 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 15. (2015八上·深圳期中) 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 运动员、汽车、羚羊 B . 汽车、羚羊、运动员 C . 羚羊、汽车、运动员 D . 运动员、羚羊、汽车
  • 16. (2020·常德) 一个钢瓶内装有密度为6kg/m3的氧气,某次抢救新冠病人用去了其质量的三分之一,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 6kg/m3 B . 4kg/m3 C . 3kg/m3 D . 2kg/m3
  • 17.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路程之比是2:3,时间之比是2∶1,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 . 2∶3 B . 1∶2 C . 4∶3 D . 1∶3
三、双选题
  • 18.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 . 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 . 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华 D . 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液化
  • 19. 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中错误的是(   )

    A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 . 以B为参照物,A向西运动 D . B物体1.5s通过的距离是3m
四、实验题
  • 20. 某固态物质加热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1. (1) 组装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时,应该(填“从上往下”或 “从下往上”)组装。实验中使该物质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
    2. (2) 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是℃。
    3. (3) 图丙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的(选填“熔化”或“凝固”)图象。
    4. (4) 加热到第3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当该物质熔化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 (5) 该物质熔化过程对应图象中的段(选填“AB”、“BC”或“CD”),此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其熔点为℃。
  • 21. 小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 (1) 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2. (2) 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改正错误后,请根据表中数据作出加热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图乙)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5

      96

      97

      98

      98

      98

      96

      98

      98

      98

    3. (3) 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要提高水的沸点,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加大火力    B.减小火力

      C.增大气压    D.减小气压

    4. (4) 实验结束后,小华想到妈妈在煮汤圆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 22. 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大豆、核桃、花生等食材制作营养豆浆,并测量营养豆浆的密度。

    1. (1)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其做法错误之处是
    2. (2) 纠正上述错误后,应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横梁重新平衡。
    3. (3) 实验过程:

      ①在烧杯中倒入适量豆浆,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64.4g(已填入表格中)。

      ②把烧杯中的豆浆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丙,记下量筒中豆浆的体积并填入表格中。

      ③把烧杯和剩余豆浆放在天平左盘上,往右盘内添加砝码。当放入最小的5g砝码时,天平右端下沉,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直到天平平衡。此时砝码质量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填入表格中。

      ④计算出豆浆的质量和密度,填入表格中。

      烧杯和豆浆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豆浆的质量m2/g

      量筒中豆浆的质量m/g

      量筒中豆浆的体积V/cm3

      豆浆的密度

      ρ/(kg·m-3

      64.4

    4. (4) 若操作第②时,不慎将少量豆浆附着在量筒内壁上,测得的豆浆密度将会(选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五、计算题
  • 23. 蜗牛的速度是3mm/s,雨燕的速度是43.2m/s,雨燕5min飞多远?这段距离让蜗牛去爬要多少天?(每天按24h计算)
  • 24. 著名5A级风景区“三峡人家”有一个景点----石牌(图为其侧面照)。此石为一天然山体,呈长方体块状,如石碑竖立,高约32m,宽约12.5m,厚约4m,天然而成,极为壮观。为了粗略估测石牌质量,取同材质小石块,称其质量为35g,测其体积为14cm3

    1. (1) 计算该种石材的密度是多少?
    2. (2) 粗略计算出石牌的质量是多少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