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

更新时间:2021-10-14 浏览次数:6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 颜色 B . 密度 C . 可燃性 D . 硬度
  • 2. (2021·永吉模拟) 从保护环境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 煤    B . 汽油  C . 氢气  D . 天然气
  • 3. (2019九上·长汀期中) 为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某同学采用燃烧法除去一瓶空气中的氧气,下列物质中最适宜选用的是(   )
    A . 铁丝   B . 红磷   C . 蜡烛   D . 木炭
  • 4.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倾倒液体 B . 加热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读取液体
  • 5. 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研究表明喷洒过氧乙酸(C2H4O3)消毒液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关于过氧乙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过氧乙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 B .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 过氧乙酸中含有臭氧(O3)分子 D . 过氧乙酸由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 6. 我市中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A . 石墨 B . 金刚石 C . 木炭 D . C60
  • 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B . 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 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 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 8. (2020·岳阳) 野炊时,小明发现火焰很小,他将木柴架空一些后火焰变大,架空的目的是(  )
    A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 . 升高木柴的温度 C . 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 . 便于观察火焰的大小
  • 9.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 CO2可用于冶金工业,CO用于光合作用 B . 通常情况下,CO2极易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 . 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二、多选题
  • 10.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错误的是(   )

    物    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质量(g)

    X

    26

    2

    12

    A . 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3g B . 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C . 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 . 物质Q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三、填空题
  • 11. 按要求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 氯元素
    2. (2) 2个氧原子
    3. (3) 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2. 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 (1) 长期使用硬水会给生活、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可用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可以通过降低水的硬度;
    2. (2) 净水过程中,常利用吸附性更强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13. 根据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填空:

    1. (1) 结构示意图中,x= ,y=
    2. (2) 上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两种元素是 (填字母序号);
    3. (3) 上图中属于同一周期的两种元素是 (填字母序号)。
  • 14. 下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制氧气的微观模拟图,(用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 (2) 该微观模拟图中出现了种氧化物的分子;
    3. (3)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填“减少”、“不变”或“增加”)。
  • 15.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横渡长江,却最终大败而逃。请结合燃烧需要的条件回答以下问题:
    1. (1) 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 (2) 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 (3) 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使火燃烧得更旺。
  • 16. 如图所示进行的是过滤操作。

    1. (1)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 (2) 过滤时滤纸边缘要 (填“高于”或“低于”)液面。
  • 17. 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2. (2)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实验现象是
    3. (3) 试管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有关问题。

    1. (1) 仪器①的名称是
    2. (2)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序号);
    3. (3) 实验室用D装置来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 19. 提到二氧化碳,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温室效应、使人窒息……似乎二氧化碳只是一种有害物质,其实二氧化碳也能造福人类。
    1. (1) 请你举例说明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一面:
    2. (2) 有位同学利用连通器原理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上下移动A装置来(即A装置的作用)。

    3. (3) 请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4) 为证明某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另一名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通入该气体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你认为该同学设计(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四、计算题
  • 20. 加热50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称量固体的总质量变为46.8g。
    1. (1) 生成氧气的质量是g。
    2. (2) 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