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2届高三地理第一次联考试卷

更新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268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夏季奥运会推迟一年举行,于2021年7月23日19时(北京时间)在东京开幕,8月8日落幕。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本届奥运会开幕时,地球上7月23日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值(   )
      A . 小于2/3 B . 等于3/4 C . 大于5/6 D . 等于1
    2. (2) 8月8日,与东京相比,北京(   )
      A . 日落方位更偏北 B . 正午太阳更高 C . 夜更长昼更短 D . 正午时刻更早
  • 2. 冰雹是在强对流天气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局地性强的灾害性天气。2000~2011年间重庆市东南部地区共出现17次冰雹天气,雹期为2~8月,其中4月次数最多。下图为重庆市地形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重庆市甲地比主城区年平均降雹日数更多,主要是因为甲地(   )
      A . 太阳高度角更大 B . 植被蒸腾作用更强 C . 大气透明度更好 D . 气温垂直差异更大
    2. (2) 重庆东南部地区冰雹天气4月多于7月,主要是因为4月(   )
      A . 东南季风带来充沛热量 B . 冷暖气流频繁交汇 C . 西南季风带来充沛水汽 D . 近地面的气温更高
  • 3. 下图为2005-2009年秘鲁渔场某种鱼类的捕捞努力量频率(与该种鱼类资源数量正相关)和上升流流速的关系。该类鱼是一种栖息于秘鲁近岸浅海的冷水性鱼类,其洄游和游泳的能力都较弱。据此完成问题。

    1. (1) 正常年份,对该海域上升流流速影响最大的是(   )
      A . 东南风 B . 东北风 C . 西南风 D . 西北风
    2. (2) 随着上升流流速增加,该类鱼捕捞量反而会下降。这主要是因为上升流流速过大(   )
      A . 使海底营养物质过快耗尽 B . 使近岸海域水温骤降 C . 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远海 D . 会威胁海上捕捞作业
  • 4. 波浪式“陀螺状”丹霞地貌(如图)广泛发育在我国黄土高原向沙漠高原的过渡地带,该地区春秋季多寒潮霜冻,夏秋多暴雨。地质学界认为该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早白垩世(距今约1.37亿年)的风成沙漠相砂岩,晚白垩世该地地壳运动活跃。据此完成问题。

    1. (1) 构成该地貌的基岩(   )
      A . 坚硬致密 B . 裂隙较少 C . 常含化石 D . 气孔较多
    2. (2)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是(   )
      A .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风力堆积 B . 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 . 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 D . 流水堆积-固结成岩-风化作用-风力堆积
    3. (3) 目前,下列地质作用中对该地区丹霞地貌改造最明显的是(   )
      A . 流水溶蚀 B . 地壳抬升 C . 生物风化 D . 冻融作用
  • 5.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地貌类型复杂,下图左图所示。下图右图为2016年河南省增强型植被指数月变化图,该指数与植被覆盖率正相关。据此完成问题。

    1. (1) 在自然状态下,左图所示的山地北坡基带为(   )
      A . 常绿阔叶林带 B . 落叶阔叶林带 C . 常绿硬叶林带 D . 针阔混交林带
    2. (2) 4~7月间,5、6月份植被指数值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寒潮多发气温偏低 B . 沙尘肆虐破坏植被 C . 小麦收割地表裸露 D . 阴雨连绵江河泛滥
  • 6. 云南省个(个旧)碧(碧色寨)石(石屏)铁路,是全国唯一窄轨铁路,两轨之间的距离为600毫米,小于标准铁路的1435毫米。个碧石铁路是中国最早修筑的铁路之一。建成于1921年11月,筑路工程师为法国人尼复礼士。2010年1月1日全面停止运营。下图为个碧石铁路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当时个碧石铁路修成窄轨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 . 运输方便 B . 地形复杂 C . 科技发达 D . 水网稠密
    2. (2) 该铁路初期运输的货物最可能是(   )
      A . 水果 B . 石油 C . 锡矿 D . 大米
    3. (3) 推测修建该铁路的地理背景(   )
      A . 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 B . 云南经济发达 C .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D . 国防安全需要
  • 7. 井盐,食盐的一种,从盐井汲取盐卤,设灶煎制而成。云南省诺邓村位于横断山区,井盐业发达,是滇西北地区年代最久远的村落。下图为诺邓村照片。据此完成问题。

    1. (1) 诺邓村井盐业发达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地形平坦开阔 B . 全年光照时间长 C . 水陆交通便捷 D . 地下水含盐量丰富
    2. (2) 诺邓村所有的民居几乎都建筑在山坡上,其原因是(   )
      A . 方便交通 B . 避开洪水 C . 适合种植 D . 气候适宜
    3. (3) 与诺邓村井盐紧密相连的地理事象是(   )
      A . 诺邓火腿 B . 四合小院 C . 村巷石板 D . 河头潭影
  • 8.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地无三尺平,村民为顺应自然地形,家家户户在屋顶搭起晒架晾晒农作物。这种场景被称作“晒秋”。据此完成问题。
    1. (1) “篁岭晒秋”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 气候 B . 水文 C . 市场 D . 地形
    2. (2) 该地传统民居屋顶多倾斜,其主要功能是有利于(   )
      A . 节省建筑材料 B . 冬季清扫积雪 C . 多雨季节排水 D . 室内通风散热
  • 9. “晒秋”时节控制该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为(   )
    A . 冷锋 B . 准静止锋 C . 暖锋 D . 副热带高压
  • 10. 农业是柬埔寨第一大支柱产业,稻谷产量占其农产品产量90%以上,该国有水稻生产理想的自然条件。该国水稻实行“周播种”-每周播种一块秧田,拔秧移栽一块秧田,收获一块秧田,连续不断,周而复始。下图为柬埔寨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 (1) 柬埔寨能够实行“周播种”耕作制度的主导区位是(   )
      A . 热量丰富 B . 地势低平 C . 水源充足 D . 土壤肥沃
    2. (2) 利于柬埔寨提高水稻单产的措施是(   )
      A . 增强水稻加工能力 B . 建设高产高质农田 C . 网络宣传打造品牌 D . 提高稻米外运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6分)
  • 1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当地人多选择居住在1400~

    2000米的半山腰。下图左图为元阳梯田景观图,右图为元阳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推测该地适宜修建水稻梯田的原因。
    2. (2) 简析修建梯田对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影响。
    3. (3) 指出与山谷相比,哈尼族人选择居住在半山腰的原因。
  • 1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京都市圈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地跨苏皖两省,是中国第一个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成员为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的溧阳、金坛,包含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和16个县,总面积6.6万平方公里。南京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理位置特殊,城市类型丰富,是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传导区域,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下图为南京都市圈示意图。

    1. (1) 简述建设南京都市圈的地理背景。
    2. (2) 说出南京在都市圈中的区位不足。
    3. (3) 简述南京都市圈的建设对安徽省经济发展的有利
  • 1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盆地内黑滑石储量达10亿吨以上,居世界第一,被誉为“中国黑滑石之乡”。黑滑石矿区内交通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多为泥土路。近年来,为实现黑滑石矿业的转型升级,当地政府积极改造围绕“卖原料”形成的低端产业生态圈。与此同时大力进行公路扬尘治理、千亩废弃矿地(坑)整治,并积极发展马家柚(特色水果)产业和旅游业,助力乡村振兴。下图为广丰盆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1. (1) 分析当地矿区公路扬尘污染多发的运输因素。
    2. (2) 从调整土地利用方式的角度指出该地千亩废弃矿地(坑)整治的方向。
    3. (3) 从原料角度为当地改造低端产业生态圈提出合理的措施。
  • 1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松嫩平原南部某地年平均降水量为427mm,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约1600mm.该地某研究断面由沙丘、结合部及草甸三个部位组成,沙丘距离结合部300m,结合部距离草甸380m.结合部盐碱活动较为剧烈,主要植被为羊草,草甸盐碱化严重,主要植被为盐地碱蓬。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增加,部分草甸被开垦成农田,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图12左图为该研究断面各部位分布示意图。下图右图示意2016年5~10月该研究断面不同部位0~300 cm深度土壤含水率的垂直变化情况。

    1. (1) 指出该地0~300 cm深度各部位平均土壤含水率的数量关系,并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其原因。
    2. (2) 分析上层土壤(0~10cm)中结合部土壤含水率高于草甸的原因。
    3. (3) 指出该地部分草甸开垦成农田对当地区域发展的益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