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云南省生物五年中考三年模拟(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更新时间:2021-09-19 浏览次数:7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1·昆明) 比较马、蝙蝠的前肢和鹰的翼骨骼,发现他们虽有差别,但也有许多共同特征。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A . 有共同的祖先 B . 运动方式相同       C . 生活环境相同 D . 前肢功能相同
  • 2. (2021·昆明) 食蚁兽的舌头细长,便于舔食巢穴内的蚂蚁。其长舌的形成是(  )
    A .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 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主动选择的结果 D . 不定向选择的结果
  • 3. (2021·云南) 细胞色素c是一种蛋白质,常用作比较生物进化和分类的依据。下图表示6种生物与人类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数目的差异(差异越小,表明亲缘关系越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酵母菌与人类的相似程度最高 B . 向日葵和小麦具有完全相同的基因组 C . 黑猩狸与人的亲缘关系最近 D . 果蝇比马更高等
  • 4. (2020·昆明) 不同生物与人的细胞色素c氨基酸组成的差异如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   )

    A . 黑猩猩没有细胞色素c B . 链孢霉与人类没有亲缘关系 C . 响尾蛇在地球上出现早于天蚕蛾 D . 由卵生到胎生是动物进化的总趋势
  • 5. (2020·昆明) 蝗灾肆虐东非多国,不同环境中的蝗虫体色不同,分析错误的是(   )
    A . 是一种保护色 B . 是有利变异 C . 人工选择的结果 D . 自然选择的结果
  • 6. (2020·云南) 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 . 生物常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C . 生物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 .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7. (2019·云南) 在工业污染地区,深色桦尺蛾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桦尺蛾却成了少数,原因是(    )
    A . 自然选择 B . 人工选择 C . 食物改变 D . 浓烟熏黑
  • 8. (2019·昆明) “超级细菌”MRSA的出现与滥用抗生素甲氧西林之间的关系如图,相关分析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 . 甲氧西林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变异 B . 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中原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 C . 甲氧西林对MRSA进行了定向选择 D . 滥用甲氧西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群体耐药性增强
  • 9. (2019·昆明) 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原始生命诞生于(   )
    A . 原始陆地 B . 原始大气 C . 原始海洋 D . 其他星球
  • 10. (2018·昆明) 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2018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同时被评为“中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她所研究的下列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是(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哺乳类
  • 11. (2017·曲靖) 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合理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B . 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C . 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D . 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 12. (2017·云南)

    如图表示几种植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最先出现的植物类群是甲 B . 乙和丙都是由甲进化来的 C . 丁的结构比丙复杂 D . 戊最有可能是水生的
  • 13. (2017·昆明) 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 .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 . 原始的线形动物 C . 原始的苔藓植物 D . 原始的蕨类植物
  • 14. (2017·昆明) 有人将英国椒花蛾中的灰白色蛾和暗黑色蛾进行标记,同时在工业污染区,非污染区放养一段时间后,尽量回收,统计结果如表.分析错误的是(   )

    地区

    灰白色蛾/只

    暗黑色蛾/只

    释放数

    回收数(回收率)

    释放数

    回收数(回收率)

    工业污染区

    64

    16(25%)

    154

    82(53%)

    非污染区

    393

    54(13.7%)

    406

    19(4.7%)

    A . 天敌对椒花蛾起到选择作用 B . 工业污染区暗黑色蛾是有利变异 C . 非污染区灰白色蛾的体色是保护色 D . 椒花蛾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衰老死亡
  • 15. (2021·云县模拟) 关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 B . 遗传和变异会同时出现在同一生物体上 C . 变异都是由环境的改变引起的,都是可遗传的 D . 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 16. (2021·云县模拟) 枯叶蝶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这在生物学上叫拟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进化过程中,天敌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 B . 枯叶蝶为了应对敌害产生了拟态的变异 C . 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产生的后代不一定是适应环境的 D . 枯叶蝶拟态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17. (2020·盘龙模拟)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古猿) B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之一是从简单到复杂 C . 越古老的地层里,出现的生物化石越复杂、越高等 D . 自然选择学说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 18. (2020·官渡模拟) 根据下图中的足印判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 . 甲和乙 B . 乙和丙 C . 甲和丙 D . 甲和丁
  • 19. (2020·官渡模拟) 雌性玉带凤蝶后翅的白斑周围常有红斑,因与有毒的红珠凤蝶相似,大大提高了其成活率。这一拟态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 因为好看雌蝶长出红斑 B .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 . 天敌捕杀使雌蝶长出红斑 D . 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 20. (2020·文山模拟) 英国有灰色和黑色两种桦尺蛾,都喜欢栖息于树干上,它们是由一种桦尺蛾发展而来的。一位科学家对未污染区和污染区的两种桦尺蛾进行放出和重新捕捉的实验,对不同地区两种桦尺蛾重捕率差异的最好解释是(  )
    A . 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少于灰色桦尺蛾的数量 B . 未污染区黑色桦尺蛾更能适应坏境 C . 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桦尺蛾迁移的结果 D . 两种桦尺蛾重捕率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1. (2020·马龙模拟) 分析下表,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物种

    黑猩猩

    果蝇

    小麦

    差异氨基酸数目

    0

    12

    27

    35

    注:表中数字表示相应物种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不同的氨基酸数目。

    A . 黑猩猩 B . C . 果蝇 D . 小麦
  • 22. (2020·马龙模拟) 科学推测原始生命诞生于(   )
    A . 原始大气中 B . 外星球 C . 原始海洋 D . 原始陆地
  • 23. (2020·马龙模拟) 不能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的是(   )
    A . 雷鸟的保护色 B . 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残翅或无翅的昆虫特别多 C . “超级细菌” D . 盲人的听觉特别灵敏
  • 24. (2019·盘龙模拟) 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B . 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 C . 人工选择保留的是有利于该生物生存的变异 D .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 25. (2019·祥云模拟) 依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推测,最先在原始海洋中出现的是(   )
    A .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B . 原始的线形动物 C . 原始的苔藓植物 D . 原始的蕨类植物
  • 26. (2018·官渡模拟) 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使细菌耐药性日益增强。下列符合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是(  )
    A . 细菌对抗生素进行了选择 B . 抗生素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变异 C . 细菌繁殖速度加快的结果 D . 抗生素对耐药性细菌进行了选择
  • 27. (2018·官渡模拟) 2018年3月8日,中科院古化石专家张弥曼获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杰出女科学家奖”。下列有关化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 . 化石种类包括遗体、遗迹、遗物等 C . 哺乳类化石出现在较晚近的地层 D . “露西”是目前最古老的人类化石
  • 28. (2018·盘龙模拟) 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 B . 研究生物进化中常用到比较的方法 C . 生物进化的方向与环境变化无关 D .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
  • 29. (2018·昭阳模拟)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证据,下列哪项不属于科学的推测?(    )
    A . 由于地球上频繁出现 UFO,由此人们认为存在着外星人 B . 经过对化石的研究,人们认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C . 米勒的实验结果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可以合成出有机物 D . 经过对陨石的研究,人们认为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存在着形成生命的条件
  • 30. (2017·陆良模拟) 原始生命起源于(  )

    A . 原始大气 B . 原始海洋 C . 原始陆地 D . 原始森林
  • 31. (2017·个旧模拟) 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B .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C . 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 . 细菌抗药性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32. (2015·昆明模拟) 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在一个密闭的装置中合成了多种氨基酸.据此实验可推测,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

    A . 岩石层 B . 火山周围 C . 原始大气 D . 原始海洋
二、综合题
  • 33. (2017·昆明) 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问题.

    饲养家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中华人民取桑椹,去果皮,用种子繁殖桑苗,采摘桑叶喂养家蚕,用蚕宝宝吐出的丝织成美丽的丝绸,骆驼驮运丝绸制品穿越茫茫戈壁滩,开辟了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提出,让家蚕和桑树这两个小小的物种所演绎的人类文明史诗,以及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又仿佛回响在人们的耳畔.

    1. (1) 桑树属于被子植物,依据是其种子外面有包被着.

    2. (2) 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时期.

    3. (3) 有“沙漠之舟”美称的骆驼耐饥耐渴、善走沙漠,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填“适应”或“影响”).骆驼独特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是通过遗传、变异和长期,不断进化的结果.

    4. (4) 生物圈中生活着包括家蚕、桑树和骆驼在内在数百万种生物,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价值.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 34. (2018·昭阳模拟) 下图 a 是对一块种植马铃薯的区域先后使用两种杀虫剂的实验结果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 (1) 从图 a 中曲线的变化可以看出,使用某种杀虫剂消灭害虫,开始使用的 1 至 3 年效果较,后来,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杀虫效果越来越 
    2. (2) 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害虫中具有抗药性的个体越来越多,你认为害虫的抗药性的产生是在使用杀虫剂之(选填“前”、“中”或“后”)。

      B. 图 b 是某地区男性每天吸烟数量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根据上面 b 图,你能得出哪些结论?(至少写出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