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部编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

更新时间:2021-11-24 浏览次数:134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20题,每题2分,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 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之所以要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

    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2. (2019·德州) 针对“霸座”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铁路公安局制定出台了《旅客列车常见警情处置指引》。据此,各地铁路公安机关果断出手,一批“座霸”被拘留,有的还被列入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黑名单”并被限制乘坐火车。惩治“霸座”等不文明行为(    )

    ①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乘车秩序

    ②保障了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

    ③能有效规范乘客的乘车行为

    ④可以杜绝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 共享单车方便市民出行,但无序停放、安装私锁、改装家用等现象时有发生。莫让“共享单车”成为“共享负担”,需要广大市民(   )
    A . 制定科学政策 B . 自觉遵守规则 C . 低碳绿色出行 D . 完善管理制度
  • 4. 对下面四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生活需要遵守规则 ②真诚尊重他人,平等对待他人

    ③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④规则约束了我们的行为,束缚了我们的自由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5. 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北京市第三交通委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这启示我们(   )

    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
    ②要遵守交通规则,对生命负责

    ③违反交通规则必然会受到刑罚处罚
    ④对生命要有敬畏的情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观察下面漫画《伤自尊》,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尊重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B . 每个人都应该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C . 贫困生可能会因此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D . 将贫困生置于聚光灯下能让其获得更多帮助
  • 7.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

    ①受人尊重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
    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
    ④自尊就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欣赏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8. 近年来,高铁“霸座”、机场撒泼、抢公交车方向盘、“路怒族”等词频上热搜,公共场合俨然成了某些人任性的“秀场”。有当事人振振有词地说:“社会竞争太激烈,生活节奏太快,面对自己的利益受损,气儿没地儿出。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事实上,这些人(   )

    ①缺乏相互尊重与换位思考
    ②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③用合理情绪来调节负面情绪
    ④缺乏愤怒管理与行为控制能力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9.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有专家总结说话之道: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说话之道”要求的是(   )
    A . 态度要圆滑 B . 说话要和气 C . 谈吐要文雅 D . 语言要真诚
  • 10. 清代思想家颜元曾说过:“国尚礼则昌,家尚礼则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文明有礼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国家兴旺 B . 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和小事 C . 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在形式 D . 礼仪周全,人们就能相互尊重与文明交往
  • 11. 下图是国际残疾日的宣传画,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残疾人   ②不因身体缺陷而歧视别人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   ④要在他人面前表现优越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2. 观察漫画《学术造假》,其寓意是(   )

    ①诚信是人们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②要学会用善意的谎言保护自己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要正确处理诚信与保护隐私的关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2019·重庆) 习近平主席曾用“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远则必忠之以言”“合则强,孤则弱”阐述中国的外交政策。下列说法与习主席引用的经典寓意相一致的是(   )

    ①因利而动,因得而用

    ②独脚难行,孤掌难鸣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④推之以诚,则不言而信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4. 下面漫画《可悲的“老赖”》(温馨提示:“老赖”是对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的人的俗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不诚信的人必然要受到经济制裁,禁止乘飞机 B . 不要对人轻易许下不能兑现的诺言 C . 社会是复杂的,不诚信是正常现象 D .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才能立身社会
  • 15. (2017八上·汕头期中) 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共同点有(    )

    ①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②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③都具有社会危害性  ④都是触犯了刑事法律的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 16. 2020年2月16日,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罗江区分局万安派出所民警依法对不配合防疫检查、谩骂工作人员的一名女子给予行政拘留处罚。这说明该女子(   )

    ①扰乱公共秩序,侵犯他人权利 ②违反行政法律,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承担刑事责任 ④触犯民事法律,承担民事责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7. 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同学围绕“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违法、犯罪”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讨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观点是(   )

    ①小李:“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严重不良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②小青:“犯罪行为一定是违法行为,行为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小敏:“违法就是犯罪,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小丁:“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触犯了刑法,具有刑事违法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8. 下列同学所举事例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
    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明:“偷看他人日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9. 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小张所在的学习小组进行了案例探究。

    案例再现

    为赢得微信粉丝关注并扩大自己在微信平台上的手机销售量,王某将拍摄到的某购物中心视频画面发布到网上,声称当晚要对该处实施“爆破”并进行网上直播。警方破获此案后,将王某等4人刑事拘留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学们各抒己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小张:“王某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应受到刑罚处罚。” B . 小秦:“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受法律限制。” C . 小山:“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能发表任何政治言论。” D . 小梅:“王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受到刑罚处罚。”
  • 20. 八年级学生李某和陈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遭遇歹徒持刀抢劫,两人用唇语暗号成功脱险。这一案例启示我们(   )
    A . 只需要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即可 B . 要避免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C . 法律是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 D . 要有勇有谋,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 21. 【维护秩序,遵守规则】

    某市初级中学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十分关注社会的发展。为此,他们准备开展以“维护社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为主题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行为

    闯红灯

    随地吐痰

    公交车上吵闹

    抢座

    比例

    36%

    34%

    18%

    12%

    【活动二】他们收集到了下面一则案例:

    小强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时,兴奋之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引起周围观众的不满。周围观众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

    1. (1) 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
    2. (2) 请你对小强的言行进行评析。
    3. (3)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改正不良行为,遵守并维护社会规则?

      【活动三】遵守规则我践行

    4. (4) 遵守规则,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为了引导同学们积极行动,学习小组向全校同学发起了行动倡议书,请你将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同学们:

        为了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积极行动,争做一位有修养、懂规则、守秩序的好少年。我们倡议:

      ...................................

      ...................................

      ...................................

      ④上车自觉排队,不插队等。

      学习小组

      2021年×月×日

  • 22. 【青春成长印记】

    青春时代,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思想和精神的丰富。

    【文明践行】小岩一家人约了朋友一起吃晚餐。菜刚上齐,小岩就拿起筷子夹菜吃,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大人还没开始吃饭呢。小岩却反驳道:“在熟人面前讲不讲礼仪无所谓。”

    【文化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我们做人做事以深刻启迪。

    ①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③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管子·牧民》

    【德法兼治】自从高铁“霸座男”被曝光之后,“霸座女”“霸座大妈”“霸座大爷”等发生在火车上的不文明行为陆续被曝光。

    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对上述新闻进行了探究。下面两位同学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1. (1)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劝说一下小岩。
    2. (2) 请你写出上述名言所蕴含的道理。
    3. (3)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认同这一观点的理由。
  • 23. 【完善社会治理】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2018年12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新增失信黑名单信息407467条,涉及失信主体341 492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59408家,自然人282084人。12月份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318061个,其中法人及其他组织115938家,自然人202123人。

    看到以上数据,小秦产生了两点疑问,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与小秦一起探究。

    疑问一: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黑名单”信息说明了什么?

    疑问二: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黑名单”信息警示我们要珍惜记录。

  • 24. 【防患于未然,做守法公民】

    材料一   小钟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当失主小黄找到他要求归还时,小钟以种种理由拒绝归还。小黄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诉小钟,人民法院判决小钟限期归还手机。

    材料二   中学生小亮为了试试消防队的出警效率,打电话报警谎称自己家着火了。不一会儿,消防车就赶到了他家。

    材料三   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财物,获得赃款1500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材料四 高中生小媛路过一家照相馆时,发现自己的艺术照片被摆在橱窗里展出,而自己对此并不知情。小媛随即找到照相馆负责人,在要求立即停止使用自己的照片遭到拒绝后,一纸诉状将照相馆告上法庭。之后的一天晚上,她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名歹徒正在翻墙入室,小媛见状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你该去公安局值夜班了!”歹徒闻讯而逃。

    1. (1) 上述三则材料中的人物的行为分别属于哪类违法行为?
    2. (2) 材料三中人物的行为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 (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谈谈青少年应该怎样防患于未然,远离违法犯罪。
    4. (4)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小媛善用法律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