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安阳市安阳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

更新时间:2021-09-24 浏览次数:6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17·河南) 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 B . 石油分馏 C . 铁水铸锅 D . 麦磨成面
  • 2.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木炭还原氧化铜,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 C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加锌粒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闻气体气味
  • 4. (2017九上·天门期中) 某同学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 . 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 .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运动 C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 . 酒精挥发──分子间间隔变大
  • 5. 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制造芯片的高纯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根据图中所给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图中硅的元素符号为Si C . 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 . 硅和硫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 6.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干冰、可燃冰 B . 金刚石、煤 C . 石灰石、液氧 D . 水银、冰水共存物
  • 7. 世卫组织(WHO)发表声明称,地塞米松(C22H29FO3)可挽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地塞米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0 B . 地塞米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 地塞米松中碳原子与氟原子的个数比为22 : 1 D . 地塞米松中氟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 : 48
  • 8.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B . 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C . 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D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9. (2019九上·卧龙期末) 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 . 用高压水枪灭火    B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C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 . 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
  • 10. 下列几种物质按硫元素化合价规律排列为H2S(硫化氢)、FeS2(二硫化亚铁)S(硫磺)、Na2SO4(硫酸钠),则括号内的物质应是( )
    A . Na2S B . SO3 C . K2SO3 D . CuSO4
  • 11. (2018八上·濮阳期中) 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 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 . 试剂M可以是活性炭 C . 步骤Ⅲ属于物理变化 D . 净化后的水仍为混合物
  • 12.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的质量为(   )

    A . 64 g B . 80 g C . 18 g D . 9 g
  • 13. 如图所示,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会放出大量的气体二氧化碳。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 .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 14. (2020九上·乐至期末)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木炭粉,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直接加热混合物 B . 隔绝空气加热混合物 C . 向混合物中加水后过滤 D .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二、填空题
  • 15. 化学用语与化学学习密不可分。请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2个钙原子

    ②3个碳酸根离子

  • 16. (2020九上·洛阳期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1. (1)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异味,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2. (2) 有些农村村民使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 17. 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消毒剂,能与水反应:8ClO2+2H2O=4HClO+2X+7O2 , 则X为,HClO中Cl的化合价为
  • 18. 验室现有5mL、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15mL的盐酸,应取mL的量筒;若某同学量取液体时俯视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读数为15mL,则所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15mL(填“<”、“>”或“=”)。
  • 19. 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物质的相关问题:
    1. (1) 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的排放量。
    2. (2)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3)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主要原是
  • 20. (2019·安阳模拟)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相同质量的煤粉比煤块燃烧得更快、更剧烈,其原因是
  • 21.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是用直流电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宏观上观察:如图所示,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2. (2) 从微观上分析: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名称)
    3. (3) 从符号上表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综合题
  • 22.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且含有相同的元素。其中甲和乙的组成元素相同,乙的固体叫做“干冰”,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丁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甲的化学式为;乙→甲的化学反应类型属于;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3.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的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偏转(填“左”或“右”); 若用此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如何改进装置?

  • 24. 如图,写出一个双球管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1) 如图,近年比较流行的“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食物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碳酸钠等)组成。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填“放热”或“吸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取装置。

      ①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应选用的一套实验装置为(填字母代号)。

      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若用E装置收集,实验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原因是

      ③可用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验满,请将F装置内的导管补画完整

      ④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什么?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 (3) 加热30.9g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完全反应后,得到21.3g固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