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田林、西林、凌云等六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

更新时间:2021-10-27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八上·江津月考) 有关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东岸 B . 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小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和寒带 C . 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上 D . 疆界长,邻国多,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
  • 2. (2018七上·大庆月考) 贴春联是我国的传统民俗,春联“苗寨黔山黄果树,酒香赤水”和“沃野龙江稻谷香,林海雪原”反映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
    A . 黔   宁 B . 滇   吉 C . 蜀   黑 D . 黔    黑
  • 3. (2018·聊城) 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我国(    )
      A . 北方地区 B . 南方地区 C . 西北地区 D . 青藏地区
    2. (2) 图中序号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与其简称、省会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  秦  太原 B . ②  晋  西安 C . ③  陇  兰州 D . ④  宁  西宁
    3. (3) 四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是(    )
      A . B . C . D .
  • 4. (2018·赤峰) 有关我国人口、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B . 漠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 C . 泼水节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D . 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 5.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C . “三月三”节是侗族传统佳节 D . 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
  • 6. 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超过7%的现象。读“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龄段

    占总人口比重(2010年)

    与2000年相比

    0-14岁

    16.6%

    下降6.29%

    60--65岁

    13.26%

    上升2.93%

    65岁以上

    8.87%

    上升1.91%

    A . “二孩政策”可提高0-14岁人口比重 B . 我国没必要再坚持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C . 我国还未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 D . 我国的老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
  • 7. (2018·益阳) 1990年到2000年,我国总人口数平均每年净增1561万人;2000年到2010年,我国总人口数平均每年净增500万人。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 . 速度减缓 B . 速度加快 C . 增速没有变化 D . 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 8. (2018·漳州模拟) 读“我国 1960—2045 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回答下列各题:

    1. (1)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 1980 年 B . 2015 年 C . 2025 年 D . 2035 年
    2. (2) 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 . 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 . 放开二孩政策 C . 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 . 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 9. 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 平原和盆地 B . 高原和山地 C . 高原和盆地 D . 平原和丘陵
  • 10. 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比例饼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A代表的地形类型是(   )
      A . 盆地 B . 山地 C . 高原 D . 平原
    2. (2) 图中A,B,C所代表的三种地形类型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关于这一地形特征对我国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利于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②利于基础设施建设

      ③在林业、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④在旅游业、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③④
  • 11. (2019八上·盐田期中) 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 B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 C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 D .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
  • 12. (2018八下·达拉特旗模拟) 山东济南和青海五道梁两地的纬度相似,但气候特征差异较大。读济南和五道梁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对两地气候特征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五道梁4月份平均气温高于济南 B . 五道梁8月份平均降水量高于济南 C . 济南4月份平均降水量低于五道梁 D . 济南8月份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
    2. (2) 形成两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 . 纬度位置 B . 海陆位置 C . 地形因素 D . 农业生产
  • 13. 下列治理措施中,不是针对长江的是(   )
    A . 治理滩多、流急的川江 B . 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 C . 洞庭湖周边地区退湖还田 D . 治理“九曲回肠”的荆江
  • 14. (2019八上·揭西期末) 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 . 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 . 城市地面普遍已经硬化,内涝时放心涉水 C . 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 . 寒潮来临,添加衣物,注意膳食,补充营养、热量
  • 15. 如图为我国一种灾害性天气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这种灾害性天气主要出现在(   )
      A . 春季 B . 冬季 C . 秋季 D . 夏季
    2. (2) 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 高温、干燥 B . 暴雨、洪涝 C . 严寒、大风 D . 狂风、巨浪
  • 16. (2020八上·百色期末) 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
    A . 每年冬季风势力太强 B . 西高东低的地势 C . 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 D . 海陆位置的影响
  • 17. (2020八上·百色期末) 由于人们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长江目前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主要是(   )

    ①水土流失 ②洪涝灾害 ③断流 ④水污染 ⑤凌汛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⑤ D . ①②④
  • 18. 我国汛期最长的一条河流是(   )
    A . 黑龙江 B . 珠江 C . 长江 D . 黄河
  • 19.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列对图示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气温:甲地>乙地>丙地 B . 气温差异:甲地>乙地>丙地 C . 甲、乙、丙三地都位于平原上 D . 热量充足,作物生长期长
二、解答题
  • 20. 读“中国地形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中A是山脉,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2. (2) 图中E山脉位于省境内,它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级阶梯的分界线。
    3. (3) 图中F山脉名称是,是我国地区与地区的分界线。
    4. (4) 图中C是(山脉);G是世界最高峰峰,位于我国地势第级阶梯上。
  • 21. 读图“我国夏季风图”,回答问题。

    1. (1) 我国夏季盛行的是偏 (南或北)风,夏季风主要来自东面的 洋和南面的 洋,气流特点是 (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 (2) 习惯上将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东南,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 (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3. (3)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分析回答:

      A.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

      B.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递减。

      C.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 灾害。

    4. (4) 大范围的季风气候对我国农业影响明显,每年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导致我国季风区形成的气候特点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 22. (2020八上·重庆月考) 读海口、漠河、吐鲁番、五道梁四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面四幅图中,代表漠河的是(填序号),气候类型是
    2. (2) 代表海口的是(填序号),气候特点是:
    3. (3) 四地中,降水量最少的是(填序号及名称),主要原因是
    4. (4) A、D两地冬季气温相差(很大/不大),夏季气温相差(很大/不大)。
    5. (5) B地气候属于典型的气候,气候特点是:
  • 2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水文特征是资源丰富。从我国干湿地区划分来看,黄河下游属于地区,长江下游属于地区。
    2. (2) 图中黄河干流A,B,C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汛的是河段;C河段流域狭窄,无支流汇入的原因是
    3. (3) 图中①地区西侧南北走向的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地的地形区名称是,该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4. (4) 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是,其首要任务是
  • 24. 读材料,运用地理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 北京故宫始建于永乐年间,建筑所需木料部分来自南方的川、湘、赣等地。所伐的巨木顺江而下,自西向东运到南京,然后沿运河北上运到北京地区。部分石料来自山西、河北交界处的太行山区,那里盛产汉白玉。聪明的石匠在去北京的路上打了很多眼井,冬季把井水泼到地面上,形成冰层,用旱船载石的方法把巨石运到北京。

    材料二 中国水系局部图。

    1. (1) 写出材料中提到的湘、赣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湘,赣
    2. (2) 请写出巨木运输途中所利用的两条江河的名称。“顺江而下”的“江”指的是,“沿运河北上”的“运河”是指今天的
    3. (3) 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形分界线,请写出该山脉东西两侧的地形区名称:太行山以东是,太行山以西是
    4. (4) 文中提到南北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其中南方使用的是(运输方式),这是因为南方地区
    5. (5) 据材料知:旱船载石的方法应该在(季节)使用,原因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