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7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各具特色,区域之间的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并且影响到了人类的生产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新疆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
      A . 云量多,光照弱,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B . 降水少,瓜果水分含量少,糖分高 C . 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消耗少,糖分积累多 D . 晴天多,云量少,温差不大,有利于作物生长
    2. (2)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 . 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 . 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 . 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 (3) 我国北方农业以旱作为主,是由于(   )
      A . 热量不足 B . 水分不足 C . 地势较高 D . 土壤肥沃
  • 2. (2021高二下·滨海期末) 下图为人类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 B . 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 C . 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 D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每日能源消耗不断增长
    2. (2) 下列关于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 B . 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C . 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 . 现代社会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 3. 下图中所示省区是我国著名的能源基地。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图示区域最丰富的资源为(   )
      A . 油气 B . 煤炭 C . 铁、铝 D . 稀土金属
    2. (2) 在采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
      A . 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 B . 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 C . 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 D .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
  • 4.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图中序号按“地表起伏大、植被条件差、地表侵蚀”顺序排列的是(   )
      A . ③②① B . ②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①
    2. (2) 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水土流失会导致(   )
      A . 地表起伏增大 B . 河流含沙量增大 C . 土壤质地变差 D . 植被条件变差
  • 5.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多年来定西人总结了“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坡退耕还草披褂子,山腰兴修梯田系带子,山下覆膜建棚挣票子,沟底筑坝蓄水穿靴子”的治理开发模式(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1) 塑料大棚农业是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农业的发展,被改造的自然环境因素最主要的是(   )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地形 D . 土壤
    2. (2) 该治理开发模式可以(   )

      ①提高环境人口容量 ②增加农民收入   ③保持水土 ④改善生态环境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完成小题。

    1. (1) 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 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 B . 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 . 洪峰流量及出现频率减少 D . 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2. (2) 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7.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 (1) 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B .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C .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 D .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2. (2) 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以有效地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 B . 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 C . 反映出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 D . 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
  • 8. 截至2016年3月底,呼伦贝尔市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共有17家,1—3月煤炭产业累计实现产值28.12亿元,同比下降19.6%,1—3月全市原煤产量1951.7万吨,同比下降11.9%。下图为我国呼伦贝尔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呼伦贝尔市煤炭能源基地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国家政策支持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 (2) 呼伦贝尔煤炭产量下降的原因包括(   )

      ①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②清洁能源的使用

      ③改变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④环保要求不断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3. (3) 下列关于呼伦贝尔市煤炭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促进煤炭生产和消费的高效化、清洁化 B . 加大煤炭开采量,提高市场占有率 C . 推进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建设 D . 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 9. 在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东北地区制造行业注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科技自主创新,用优质产品赢得了国内外的大量订单,使一些曾经濒临困境的企业重新焕发生机。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北老工业基地开始衰落的原因有(   )

      ①产业结构老化②部分矿产区资源枯竭

      ③沿海新兴工业区的冲击④钢材质量太差,使消费量减少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 (2)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加强老工业基地的更新改造、升级换代,摒弃原有特色 B .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 .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D . 发展科技,重视人才
  • 10. 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一环六放射”的高速路网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打造1小时都市圈,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京津冀三方目前产业结构既雷同又竞争,没有形成互补的格局,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看,天津应着重发展的经济部门是(   )
      A . 终端加工制造业 B . 传统服务业 C . 创意文化产业 D . 石油资源的开发
    2. (2) 京津冀高速路网一体化,主要目的是(   )

      ①提高运输效率②增加运输方式多样性③加强城际联系

      ④促进城市群互动发展⑤各城市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④ D . ①④⑤
  • 11. 读下图,根据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产品联系、服务联系,及其之间的差别,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列关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与差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乡村景观复杂,城市景观简单 B . 乡村功能多样,城市功能单一 C . 城市为乡村居民提供基本的生活资源 D . 城市为乡村提供丰富多样的服务
    2. (2) 下列关于城市环境和城市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烈,但自然环境变化较小的地方 B . 城市人口集中,工厂、汽车、家庭炉灶大量耗能,产生余热使城市温度高于郊区 C . 城市生活垃圾较多,因此城市有足够的分解者 D . 城市生态系统中,消费者众多,为保证物质和能量的及时输入,在城市近郊应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
  • 12.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从明年开始,将陆续发射性能更优的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在2020年左右完成覆盖全球的建设目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以下服务中主要依赖于北斗卫星服务的是(   )
      A . 为抗震救灾提供必要的位置信息 B . 预测温室效应对我国沿海海岸的影响 C . 为110出警快速设计最佳路线 D . 为监测太湖水污染提供信息
    2. (2) 基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南沙渔船船位监测系统”在渔业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大成果。关于该监测系统的作用,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为渔民预测捕鱼量、补偿损失 B . 成为远洋渔船安全捕捞的“保护神” C . 为捕捞渔船提供导航、航海通告 D . 为渔民提供海况、鱼汛等信息服务
  • 13.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
      A . 遥感技术中的能量来源都是太阳辐射能 B . 遥感技术中信息的接收主要在空中进行 C . 信息传输的前提是信息接收 D . 遥感技术中信息解译与分析的前提是信息接收与处理
    2. (2) 关于遥感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高,其获得的探测范围越小 B . 传感器运载工具飞行的高度越高,其对地物分辨率越高 C . 森林火灾的监测主要采用近地遥感 D . 航空遥感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 14.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图处理、数据库和空间分析等功能。GIS可以像传统纸质地图一样,解决“地点”“状况”等有关查询问题,而且GIS还能进行趋势分析,复杂的“模式”分析,还可以用“虚拟模拟”进行预测性分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下面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是(   )

      ①GIS软件②GIS人员③地理数据④GIS数据分析⑤GIS数据输出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②⑤
    2. (2) 利用GIS查询历届奥运会金牌分布情况,属于(   )
      A . 地图处理功能 B . 数据库功能 C . 空间分析功能 D . 计算功能
二、综合题
  • 1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夏威夷群岛是火山岛,位于太平洋北部,它是波利尼西亚群岛中面积最大的一个二级群岛,共有大小岛屿130多个,总面积16 759平方千米,其中只有8个比较大的岛能住人。

    1. (1) 从自然地理区域划分角度来看,夏威夷群岛属于洲,从人文地理区域划分的角度来看,夏威夷群岛属于洲。
    2. (2) 试分析夏威夷群岛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3. (3) 试从资源的角度分析夏威夷群岛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 16. (2019高二上·陕西期中) 结俞相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雄浑挺拔的中国西部,一条大江出雪山,越峡谷,浩浩荡荡奔流到海。这就是流淌数百万年,孕育着无数华夏儿女的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长江。

        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利于植物生长和恢复——长江流域既有“先天丽质”的一面,也有“弱不禁风”的一面——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层浅薄,降雨量大。一旦地表植被不复存在,就会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可将土层冲刷殆尽,使土地资源遭到无法挽回的破坏。水土流失犹如一种慢性顽症,强烈侵蚀着万里长江的肌体健康,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成为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心腹之患”。

     

    1. (1) 长江发源于高原,注入海。
    2. (2) 图示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3. (3) 图中水利工程A是,水利工程A建设的首要目标是
    4. (4) 试分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5. (5) 借鉴田纳西河流域整治的经验,就今后长江流域的进一步开发与治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 17.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 比较南方荒地与北方荒地地形类型的差异。
    2. (2) 说出“西大荒”与“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西大荒”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经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3. (3) 简述“西大荒”地区棉花生产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4. (4) 西大荒大规模发展棉花生产将带来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 18.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很多外商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建厂,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因素有哪些?
    2. (2) 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保持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3. (3)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