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来宾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四次月考试...

更新时间:2021-10-20 浏览次数:10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 1. 用正楷将下面的句子正确、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方格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 2.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半夜里听见fán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piāo在水面。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的,今晨却开满了,婷婷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A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①fán

      ②piāo在水面

      ④菡

    2. (2) 选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 (3) 请在A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 3. 修改病句。
    1. (1) 目前,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2. (2) 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 4.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期末考试前,阿亮有些紧张,想去踢足球放松一下。他把想法告诉了你,你担心他有可能会受伤,影响考试,于是劝他: 。

  • 5. 根据所学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 (1) 古人为兄弟排行,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伯、仲、叔、季。古人也常在“字”前加排行的次序,如,孔子排行第二,因此字“”; 孙权是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因此字“仲谋”。
    2. (2) 蒲松龄,字留仙,世称,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郭沫若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6. 根据上下文提示,完成默写。
    1. (1)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 (2)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 (3) 古诗文中有很多蕴含人生哲理的名句,能够带给我们启发和思考。比如,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说道:“”, 这句话启发我们: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正确的态度;诸葛亮在《诫子书》中用"”, 告诉我们,只有恬淡自然,宁静专一,才能不迷失方向。
    4. (4) 陆游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请将这首诗完整地默写下来。
二、综合性学习(共8分)
  • 7. 近期,广西各地学校开展“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以下两则新闻:

    新闻一: 2020年7月7日上午,江西的成思亿小朋友家中起火,大人不在,年仅9岁的成思亿小朋友用“弯 腰低姿摸墙捂口鼻”的逃生九字诀,带领8岁的弟弟和妹妹顺利逃出火场。

    新闻二: 2020年7 月8日,云南昆明东川区发生4. 2级地震。由于之前对地震逃生做过相关培训及演练,在监考老师的组织下,考试在7分钟后恢复正常。

    有感于此,七年级5班同学开展“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活动,请你按.照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

    1. (1) 任务一:解读“图画”结合右面的宣传画,说一说如果伙伴落水,你应该怎么做?

    2. (2) 任务二:整理“对联”从下面收集到的四个句子中精选两句,整理出一副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①坚持开展安全教育

      ②成长路上不离安全

      ③常记防范远离危险.

      ④努力提高安全意识

      上联:

      下联:

    3. (3) 任务三:写“小议论”——“安全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必要的学习内容。围绕“安全教育”话题,写一段80字以内的“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4 分)
三、阅读理解。(39分)
  • 8. 古诗词阅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 (1) “天净沙”是这首曲的,“秋思”是这首散曲的题目,这首散曲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图。
    2. (2) 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9. 文言文阅读。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临江之人畋得麋麑 , 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柳宗元《临江之麋》)

    【注释】①临江:地名,今江西省樟树市。②麋麑(ní): 麋鹿的幼息。③怛(dá): 恐吓。④稍:渐渐。⑤良:的确。⑥俯仰:周旋,应付。

    1. (1) 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担持刀

      弛:

      ②乃悟前狼假

      寐:

      ③自是抱就犬

      日:

      为犬良我友

      以:

    2. (2)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①其一犬坐于前(划1处)

      ②自是日抱就犬(划两处)

    3. (3) 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积久,犬皆如人意。

    4. (4) 两篇文章中,屠户和麋鹿有着不同的命运,你认为原因何在?请简要分析。
  • 10. 现代文阅读。

    鹅毛压得父亲喘

    ①每到冬季,父亲都要去收鹅毛,此时乡下的养鹅人,都会把鹅毛拔下来卖钱。父亲便拿着麻袋和扁担,走村串屯地上门去收,早出晚归。

    ②天一黑,我就跟姐姐站在村口的冷风中,等待父亲的归来。有一年,父亲身体特别弱,“鹅毛担子”一上肩,就大口大口地又喘又咳,为此每次看到父亲,姐姐便会飞快地跑过去,接过他的担子,父亲便如释重负,一下轻松很多。年幼的我很是不懂,那鹅毛担子,分明很轻盈,我曾挑过几次,看似鼓囊囊的两麻袋,其实一点都不重,轻如鸿毛呀,可为何在父亲的肩上,却是那般沉重,压得他直喘呢?

    ③晚饭后,父亲拨亮带玻璃罩的油灯,借着灯光,将收来的鹅毛,全部摊放在屋内,然后打开家里的所有门,让阵阵萧萧北风穿屋而过一一他要一边拨弄,一边利用那又冷又硬的北风,将鹅毛中最轻,最软,也是最值钱,最有用处的鹅绒,吹分离开来,另作他用,吹不起来的则卖给毛厂。

    ④如若吹进来的风不够大,父亲就拿扇子去扇,被他扇起的鹅绒,恰似屋外飘扬的雪花,片片雪白,凌空飞舞。父亲一边扇,一边剧烈地喘着、咳着,形单影只地被一片“雪白”若隐若现地裹挟着,碰触着,吞没着……他从不让我和姐姐帮忙,而让我们去学习。

    ⑤父亲为何气喘和咳嗽得那么严重,我从不知其因。我更不明白,为何村里别的成年男子,都去集体的队里上工,挣工分,可他却不去,而让柔弱的母亲去?

    ⑥母亲白天上工,晚上还要给有钱人做羽绒鞋,好赚些手工费,供我和姐姐读书,父亲分拣出的鹅绒,正是她做鞋时所需的填充保暖材料。母亲的手很巧,做出的羽绒鞋暖和得很,极受镇上的居民欢迎,尤其是临近春节的腊月,订做羽绒鞋的人很多,母亲要整宿地去做,天快亮时才能和衣躺会儿。

    ⑦更糟的是,我家的泥墙草屋,也在那年的一场暴雪中坍塌了,一家只能住进一间四面都漏风的草棚里。晚上归来,母亲仍要在草棚里做鞋,父亲分过鹅绒后,还得去垒房子一取来半干半湿的田泥,赤脚将它们一脚脚地踩熟,踩得有黏性和劲道,之后再用它们去垒墙。垒一层,晾干后,第二晚再接着垒第二层,如此反复……因为太冷,母亲的双手很快被冻伤,又痛又痒。父亲也喘得、咳得更严重了,但他们继续坚持着。

    ⑧几个月后,泥屋终于垒起来了,春天也到来了,父亲的咳喘渐渐有了缓解;母亲的双手也好了些。他们卖鹅毛和羽绒鞋所得利润,得以凑齐我和姐姐的学杂费,一家人总算熬过来了。

    ⑨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当年患有较重的慢性支气管炎,因为怕花钱治疗,只能硬扛着,医生告诚他不要干重体力活,要休息,否则极易发展成肺气肿。可父亲哪肯休息,他坚决要去收鹅毛,因为这活相对轻松些,还能帮母亲。

    ⑩多年后,父亲和母亲相继去世。有一次,我回到老家,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鹅绒是那么的轻盈,有风掠过,便会飘散。但奇怪的是,它们竟始终在那里,一如当年此时。

    ⑪我终于懂了,当年,压在父亲肩上的担子看似轻如鸿毛,但对于贫病交困的他来说,却是千钧之担,于母亲也同样如此。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在当时那个农村普遍穷困的特殊年代,我和姐姐是方圆几十里地,

    唯一都读过书,上了大学的俩姐弟,谁也没因贫困而辍学。

    ⑫父亲肩上担起的和母亲手中操持的,虽然只是一片片很轻、很轻的鹅毛,但由此诞生出来的爱,却重于泰山。

    1. (1) 请根据文章①到⑧段内容,把相应的故事情节填在横线上。

      父亲挑鹅毛,又喘又咳→A→母亲白天上工,整宿做鞋→父亲踩泥垒墙,喘咳严重→B

    2. (2)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可面对薄待他们的那个寒冬 , 父亲和母亲并未屈服、抱怨,而是用尽所有力气,彼此配合,携手反抗,只为他们的孩子--年幼的我和姐姐,打开一个阳光明媚的未来之春!

    3. (3)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四段画线句。

      在老屋的角落里,惊讶地发现了一小窝的鹅绒,它们轻轻地拢在一起,像落入人间经年不散的流云,泊在母亲留下的鞋样子旁。

    4. (4) 第⑤段和第⑨段是什么关系?从内容方面分析其作用。
    5. (5) 文章通过回忆父母辛苦劳作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11. 名著阅读。
    1. (1) 却说常言有云:“山高必有怪,岭峻却生精。”果然这山上有一个妖精。孙大圣去时,惊动那怪。他在云端里,踏着阴风,看见长老坐在地下,就不胜欢喜道:“造化! 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 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那妖精上前就要拿他,只见长老左右手下有两员大将护持,不敢拢身。他说两员大将是谁?说是八戒、沙僧。八戒、沙僧虽没甚么大本事,然八戒是天蓬元帅,沙僧是卷帘大将,他的威气尚不曾泄,故不敢拢身。妖精说:“等我 且戏他戏,看怎么说。”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凹里,摇身一变,变作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磁瓶儿,从西向东,径奔唐僧:

      圣僧歇马在山岩,忽见裙钗女近前。

      翠袖轻摇笼玉笋,湘裙斜拽显金莲。

      汗流粉面花含露,尘拂蛾眉柳带烟.

      仔细定睛观看处,看看行至到身边。

      ①上面的文字选自名著《西游记》一书,随着这段文字开始,给我们展现了一段精彩的故事“”。

      ②请你根据对这部名著的阅读体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后面的故事情节。

    2. (2) 《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 ”、“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四、作文。(50分)
  • 12. 按要求作文。

    题目:当你需要时,有我

    要求:作文内容完整、具体,描写生动、细致,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7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套作或抄袭。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