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11-07 浏览次数:1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1-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9小题每空1分,共10分;本题共26分)
  • 1. 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 . 职(chèng)  干(gù)  抖( sǒu)  参差不齐(cēn cī) B . (hè)  蹒跚( pán shān )  贮(shù)  枕枕相向 ( dān) C . 怂恿(sǒng)  确(záo)  热( chén)  神采奕奕 (yì) D . 伏(quǎn)  乳(fǔ)  耀( xuàn)   轻怕重 ( niān )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孙悟空真是变幻莫测 , 一个筋斗能翻出十万八千里,又会七十二变。 B .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开通,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事。 C .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 D . 在中学生运动会开幕式上,一群阳光少年的表演很栩栩如生 , 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如何引导青少年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是老师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问题。 B . 三个学校的领导共同出席了这次大会的开幕式。 C . 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护卫和礼炮鸣放的任务。 D . 贵州的“楼上村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还愣着 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 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B . “吹 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 . 生命是什么?是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还是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 D . 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我第一个去开教室的门。
  • 5.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王叔叔来家里拜访,临走时爸爸客气地说:“您慢走,我留步,欢迎下次再来” B . 李老师见到小明,微笑着关切地问他:“ 家父近来身体好吗? C . 下楼的时候,小龙被别人踩了一下,生气地说:“你走路不长眼呀,差点把我踩伤了!“ D . 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
  • 6.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      ;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      ;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      以及它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 . ①②③ B . ②①③ C . ③②① D . ①③②
  • 7.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号柳泉居士,他写的《狼》出自散文集《聊斋志异》。 B . 安徒生是丹麦儿童文学家,《皇帝的新装》是他写的一篇童话。 C . 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D .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蚊子和狮子》是其中的代表作。
  • 8. 下列对名著《西游记》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长篇章回体神话小说,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想象力的作品之一,作者是吴承恩。 B . 《西游记》主要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魔,历经重重困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玉、三调芭蕉扇等。 C . 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行者。他忠贞不二,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 D . 猪八戒又叫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误投猪胎。他有很多缺点,如好吃懒做、爱占便宜等,但不失忠勇和善良,大战红孩儿时,是悟空的得力助手。
  • 9. 默写
    1. (1) 强欲登高去,。(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 (2) 不知何处吹芦管,。(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3. (3) 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4) ,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 (5) 李商隐《夜雨寄北》中,想象与亲人团聚,共话今宵的句子是
    6. (6) 《论语》中的句子“”讲述了“学” 与“思”的辩证关系,并指出二者不可偏废。
    7. (7) 《诫子书》一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的两句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 10.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一)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狼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巳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得小狼二。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

    【注释】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 (1) 下面对《观沧海》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通过写作者在远征途中登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B . 诗歌前四联写诗人登上碣石山看见山岛耸立,树木茂盛,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 C . 第五、六联通过丰富的想像,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 D . 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2. (2) 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令嗥 B . 狼不敢树又鸣 C . 一狼径数十步 D . 目似瞑,暇甚甚仓皇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后狼止前狼又至既奄奄僵卧 B . 其一犬坐前竖树上扭小狼蹄耳 C . 奔倚其下舍此趋彼 D .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谋分捉
    4. (4) 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屠自/后/断其股 B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C . 大狼闻声仰视 D . 乃/舍 此趋彼
    5. (5)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主旨:表达狼的贪婪、凶残、狡诈:乙文则从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 B . 甲文中“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乙文中“大狼至,人穴失子,意甚仓皇”写出了大狼失子后惊慌失.措的样子。 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之后从对狼的描写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 D . 甲、乙两文在写狼时,都运用了动作描写。
    6. (6) 把文言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7. (7) 同样是人与狼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白猫王子七岁

    梁实秋

    ①白猫王子大概是已到中年。人到中年发福,脖梗子后面往往隆起几条肉,形成几道沟。白猫的脖子上也隐隐然有了两三道肉沟的痕迹。他腹上的长毛脱落了,原以为是季节性的,秋后会复生,谁知道寒来暑往又过了一年,腹上仍是光秃秃的,只有一层茸毛。他的眉头深锁,上面有直竖的皱纹三数条,抹也抹不平,难道是有什么心事不成?

    ②他比从前懒了。从前一根绳子;一个线团,可以引他鼠步蛇行,可以诱他翻筋斗竖蜻蜓,玩好大半天,直到他疲劳而后止。抛一个乒乓球给他,他会抱着球翻滚,他会和你对打一阵,非球滚到沙发底下去不肯罢休。

    ③如今情况不同了。 绳子线团不复引起他的兴趣。乒乓球还是喜欢,但是要他跑几步路去捡球,他就觉得犯不着,必须把球送到他的跟前,他才肯举爪一击,就好像打高尔夫的大人先生们之必须携带球僮或是乘坐小型机车才肯于一切安排妥贴之后挥棒一击。捕风捉影的事他不再屑为。山海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白猫未必比夸父聪明,其实是他懶。

    ④哪有猫几不爱腥的?锅里的鱼刚煮熟,揭开锅盖,鱼香四溢,白猫会从接上直奔而来,但是他蹲在一旁,并不流涎三尺,也不凑上前来做出迫不及待的样子。他静静的等着我摘刺去骨,一汤一鱼,不冷不热,送到他的嘴边,然后他慢条斯理的进餐。他有吃相,他从盘中近处吃起,徐徐蚕食,他不挑挑拣拣。他吃完鱼,喝汤;喝完汤,洗脸;洗完脸,倒头大睡。他只要吃鱼,沙丁鱼、鲢鱼,天天吃也不腻。有时候胃口不好也流露一些“日食万钱无下箸处”的神情,闻一闻就望望然去之,这时候对付他的方法就是饿他一天。妻子菁清不忍,往往给他开个罐头番茄汁鲣鱼之类,让他换换口味。

    ⑤白猫王子不是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他高兴的时候偎在人的身边卧着,接受人的抚摩,他不高兴的时候任你千呼万唤他也相应不理。你把他抱过.来,他也会纵身而去。

    ⑥猫愿有固定的酣睡静卧的所在,有时候他喜欢居高临下的地方,能爬多高就爬多高;有时候又喜欢窝藏在什么旮旯儿里,令人找都找不到。他喜欢孤独。能不打扰他最好不要打扰他,让他享受那分孤独。有时候他又好像不甘寂寞,我正在伏案爬格,他会“嗖”地一下子窜上书桌,不偏不倚的趴在我的稿纸上,我只好暂停工作。我随后想到两全的办法,在书桌上给他设备一分铺垫,他居然了解我的用意。从此我可以一面拍抚着他,一面写我的稿。我知道,他不是有意来陪伴我,他是要我陪伴他。有时候我一站起身,走到书架去取书,他立刻就从桌上跳下占据我的座椅,安然睡去。他可以在我椅上睡六七个小时,我由他高卧。

    ⑦三月三十日是白猫王子七岁的生日,菁清给他预备了一分礼物——市场买菜用的车子,打算在天气晴朗惠风和畅的时候把他放在车里推着他在街上走走。这样,他总算是于“食有鱼”之外还“出有车”了。

    1. (1) 文中没有使用到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 拟人排比 B . 反复对比 C . 排比引用 D . 引用对比
    2. (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中第①段描写白猫王子的外貌特征时,用人到中年的情境进行类比,既能让读者更容易理解白猫王子到中年所发生的变化,又增添了趣味性。 B . 文中第④段用动作描写细致描绘了白猫王子的饮食状况,说明白猫王子不是那种贪吃的馋猫,而且还很有吃相,由此大家更喜欢他。 C . 文中第②段中加点词“引”和“诱”二字不可调换,因为为“鼠步蛇行”动作缓慢优雅,“引” 字音调平和,动作文雅;“ 翻筋斗竖蜻蜓”动作难度大,非用人类高超之骗一一“诱” 不可。 D . 文中②--⑥段分 别从嘴馋、懒惰、有思想(有尊严)、孤独等方面来写白猫王子的特点。
    3. (3) 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这只白猫无以复加的爱,它活得那么潇洒、从容、自由,这也是当时许多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B .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处处透露着作者对白猫的喜爱之情。 C . 文章之所以称这只猫为“白猫王子”,是因为不仅它外貌全白、身体壮实,而且性情霸道,连我的座椅都被占据,完全具有王者的风范。. D . ④段中“我”喂猫吃鱼,一个“等”,一个“送”;“我”伏案爬格,白猫陪伴在旁,足见人猫情深。
  • 12.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春风化雨

    ①我一直很怀念我的小学老师,一个沉默而倔强的小老太太。她是数学老师,我的班主任。

    ②我上学时那真是“皮”得很。许多班级的任课老师对我都很头痛,于是我就在各个班级之间,“放逐”着。甚至有时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就有老师向我下“放逐令”了:“这个学期你无论如何不能在我班上了,你不走,我走!”起因是我在下课时捉了许多蜜蜂,仔细地把翅膀揪掉,然后用一个玻璃瓶子装起来。我上课不大听课,跟几个差生被老师撵到教室的后面,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对别的同学的危害。我上课时把装蜜蜂的小瓶子打开,用一只医用的镊子把蜜蜂的头夹住,蜜蜂的屁股对着前面张红叶的脖子凑过去,然后镊子稍用力,蜜蜂就会把针刺到张红叶的脖子里,她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我很快地把镊子收起来,‘装作一本正经的像没事人一样。因为我周围的同学都莫名其妙地哭过,后来被老师发现了,被抓了个现行,并且拿获了凶器。

    ③后来这位班主任就把我交到何老师班上来了。何老师刚从外地回来,她好像是河北人,一口河北梆子腔,随丈夫转业到这里,也是一大窝孩子。她个子不高,才一米五多一点,一点也不像北方人。她人还有一股狠劲,后来我总结,一般个子矮的人都比较有韧性。她天天笑昧眯地看着你,跟你耗着。她走到哪儿;我也得跟到哪儿,跟黑白无常似的。下午放学了,她不许我回家,要我跟她到办公室写作业,一路写到天黑,她什么时候作业改完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她低头用红笔飞快地判着作业,时不时用眼睛余光看我一眼,看得人心里一凛。她家住在交通厅,路上有个包子铺。在路上她买两个包子,她的那个是莱馅的,我的是肉馅的。

    ④我爹比较狠,何老师知道他脾气不好。何老师家访时总是说成绩,说这学期不错,数学考到六十五了,比以前进步了十分,及格了。这是多么大的跨越啊!她用诗人般的语言对我爹描述,你这孩子如果好好培养,上个清华、北大也没问题啊!咱得换换方法,哪能动手就打,你在部队也不能体罚战士对不对?

    ⑤可能是天资拙劣,我的数学到了七十来分,就进入滞涨阶段,怎么努力也上不去了。 何老师是班主任, 教数学的。有人就说她你费这么大精力带一个差生划不来,她还真红了脸,还跟人吵一架,说:“你怎么 能当孩子面这样说话?”晚上回去的路上,她还气哄哄的,买了两个包子,她说没胃口全给了我吃,我恬不知耻全吃了。现在想想我也够没心没肺的,怎么就不给她争个脸呢?

    ⑥后来我工作了,经常还会遇见何老师。她早已退休了。她的个子更矮了,一头银发。她喜欢一边说话,一边用手摘我身上的线头,我就感觉自己像个永远摘不干净的毛线团子。她一边问工作好不好,一边叮嘱我要看点书。她也不说理由,就单单说:“看点书总是好的!”

    ⑦后来她搬到外地的女儿家去,跟女儿一起过了,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了。如果她健在的话,现在也有八十多了。

    1. (1) 阅读文章,理清文脉,在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情节。

      转班后何老师紧盯我学习吵架时何老师维护我的尊严

    2. (2)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里加点词的妙处。

      她天天笑眯眯的看着你,跟你

    3. (3) 文章第二段能否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理由
    4. (4)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何老师的性格特征。
    5. (5) 本文以“春风化雨”为题目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5分)
  • 13. 逸夫学校二班开展“我读经典名著”的读书交流活动,请你扮演不同的角色参加下面的活动。
    1. (1) 帮语文科代表张乐乐同学拟写几句文采飞扬的开场白。
    2. (2) 班上开展“读百部好书”活动。下面是李丽同学为赵丽宏《读书是永远的》写的推荐词,请选择你喜欢的任何一部作品,仿写一段推荐词。

      推荐词:在《读书是永远的》这本随笔中,你看不见张狂和媚俗,你能感受到流淌于作者心中的许许多多的向往和忧伤,高贵的、典雅的、精致的、独树一帜的感觉,被亲切而忧伤的传达出来。

      ①作品:

      ②推荐词:

    3. (3) 有同学搜集了很多故宫中的对联,但是弄混了两组对联。请从下面四个语句中选出两句,组成一副对联,按上下联的顺序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淑气到华轩梅芬绽玉

      ②晴窗挹翠山傍五云多

      ③紫阁宜春花开千树丽

      ④春风生广殿柳色垂金

      上联:

      下联:

五、写作(50分)
  • 14. 进人初中以后,我们在学习上、生活上发生了不少变化,这些变化也许使我们快乐、兴奋、充满信心,也许使我们困惑、忧郁、不知所措……这时,老师的理解,亲朋的鼓励,环境的熏陶,书籍的启迪,都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请以“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600字以上。

    ②不得抄袭试题卷中的阅读材料,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