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

更新时间:2021-10-09 浏览次数:237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全国多地在欢迎援鄂抗疫英雄凯旋时举行了“飞机过水门”的最高礼仪。某次仪式中,摄影师拍摄了如图所示的照片,像成在照相机的底片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摄影师所用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 所成的像是放大的 C . 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D . 所成的像是虚像
  • 2. 2020年11月17日傍晚,武汉上空出现一道彩虹,如图所示,武汉市民的朋友圈被彩虹刷屏了。下面四种现象中与彩虹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 长江二桥上亮起了“武汉加油”的灯光,江面上形成了灯光的倒影 B . 小孔成像 C . 照相机成像 D . 金环日食
  • 3. 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象发出的声是一种次声波,人耳听不见是因为响度小 B . 发生地震时,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可以接收到它产生的超声波 C . 一个物体,当它的温度升高时,辐射的红外线会增强 D . 我们能看见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的紫外线
  • 4.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B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 . 如果你在一块平面镜中看到了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这位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面镜子看到你的眼睛 D .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
  • 5. 如图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此时的入射角为(   )

    A . 30° B . 40° C . 50° D . 70°
  • 6. 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已知该市民到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的距离为2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市民在安全门中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 B . 该市民到安全门的距离为2m C . 当安全门向两侧打开时,该市民不动,她在安全门中成的仍是完整的像 D . 当安全门向两侧打开时,该市民不动,她在安全门中成的像的位置发生改变
  • 7.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 B . 通过凸透镜的两束光可能不相交于一点 C . 凸透镜的焦距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弱 D . 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
  • 8. 疫情期间,武汉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如图所示的全自动热成像测温告警系统,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对人员体温进行测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B . 该系统利用红外线测量人体体温 C . 人体到摄像头镜头的距离大于镜头的2倍焦距 D . 摄像头内的电荷耦合器件上所成的像是正立的
  • 9. 如图甲所示,找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瓶,里面装满水。把如图乙所示的一副卡通图片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玻璃瓶可以看到那副卡通图片。如果把卡通图片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能看到的像可能是图丙中的(   )

    A . ②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③
  • 10. (2020八上·深圳期末) 如图所示,能够依次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及远视眼的矫正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丁 B . 甲丁丙乙 C . 丙丁甲乙 D . 丙乙甲丁
  • 11. 如图所示,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再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放大镜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可以看清玻璃板下经两次放大的微小物体!关于以上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与显微镜的成像道理类似,水滴相当于物镜 B . 与望远镜的成像道理类似,放大镜相当于目镜 C . 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水滴后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D . 最终看到的像相对于微小物体是正立、放大的
  •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度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B . 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度线之间时,烛焰的像一定是缩小的 C . 当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烛焰的像是放大的 D . 当光屏承接的像在70cm刻度线处,光屏上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
二、填空题
  • 13. 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了水;由于,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偏差。
  • 14. 如图所示,已知AO=BO。若使木板上A点的红色小灯发光,此时人眼可以看见A点和点所在的位置有红色小灯。若使木板在水面以下的部分的一蓝色小灯发光,人眼看见的蓝色小灯是光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填“实像”或“虚像”)。让红色小灯和蓝色小灯同时发光,并让一束颜色的光按光路(填“①”、“②”或“③”)射向水里,人眼能在某一位置看见水面以下的木板上仅有一个白色光点。(假设光在反射或折射后亮度均相同)

  • 15. 凸透镜又叫做透镜,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的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近些),在墙上能看到(填“正立”或“倒立”)的窗户的像,若更换一个焦距小一些的凸透镜,需要将凸透镜(填“靠近”或“远离”)白墙一些,白墙上的像比之前更(填“大”或“小”)一些。
三、实验题
  • 16. 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 (1) 纸板ENF的作用是
    2. (2) 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得到的结论是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3. (3) 自行车尾灯的结构如图丙所示。夜晚,用手电筒照射尾灯,看看它的反光效果。请在图丙上画出反射光线。

  • 17.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 (1)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大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纸上,沿着玻璃板在纸上面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的位置。
    2. (2) 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时,蜡烛B替代的是。(填“蜡烛A的像”、“蜡烛B的像”或“蜡烛A”)
    3. (3) 如图乙所示,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经凸透镜折射,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凸透镜左侧焦点F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 18. 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填“靠近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保持在原位置”),此时光屏上成的像应是(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这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的原理。
    2. (2) 上述实验中,在光屏上找到蜡烛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若想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向(填“左”或“右”)移动。
    3. (3)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完整的烛焰的像后,若食指指尖不小心触摸到了凸透镜镜面,此时光屏上会出现(填“指尖的像”、“指尖的影子”、“完整烛焰的像”或“部分烛焰的像”)
    4. (4) 如图甲所示,用LED光源替换蜡烛并保持位置不变,从图甲中①处看到LED光源的形状如图乙所示。在光具座上移动凸透镜或光屏的位置,从图甲中②处透过凸透镜,一定不能看到的像是图丙中的(填序号),从图甲③处观察光屏,可能看到的是图丙中的(填序号)。

四、综合题
  • 19. 嫦娥五号于2020年11月24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2月3日嫦娥五号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将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为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战。
    1. (1) 嫦娥五号在月球附近运行时,不能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原因是
    2. (2) 嫦娥五号从距地球4.5万千米处运行18万千米,用时5小时,这个过程中嫦娥五号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3. (3) 嫦娥五号在距离地球38万千米的月球上工作时,从地球上发出一个电磁波信号,需要多少秒才能被嫦娥五号接收?(结果保留2位小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