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保定市雄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61 类型:期末考试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青春是生命中的华美篇章,它带来了喜悦和力量,也带来了困惑和烦恼,我们(   )

    ①要悦纳生理和心理变化,克服青春烦恼
    ②要培养自信、自强的生活态度,激发潜能
    ③要珍视生命、直面挫折,克服消极情绪,增强生命韧性
    ④要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我,做到“行已有耻”“止于至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防疫,既是一种痛苦的等待,也是一种破茧的新生。小强在自己的“防疫日记”里叙述了四件事,分别记录了自己的成长过程。请按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种心理品质依次对应排序,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疫情期间,我学会了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②不用扬鞭自奋蹄
    ③网上学习期间, 老师让我出一期电子板报,我愉快地说:“Yes,l can."
    ④不得已要出门时,我不仅戴口罩,而且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④③①②
  • 3. (2021七下·浦城期中) “学会做人,学会辩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有负面效应。”这段话说明(   )

    ①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一个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没有任何缺点  

    ③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重要   

    ④学会辩别是非善恶很重要

    A . ③④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4. 2021年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张桂梅入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63岁的张桂梅,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 ,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她的做法(   )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
    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④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名誉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5. 2020年12月24日,河北省秦皇岛市的一位老师在进教室前做“表情管理”的视频走红网络。视频中,这位老师在教室门口突然停下,不断调整状态,直到露出微笑才进教室。老师做“表情管理”的原因有(   )

    ①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②情绪因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③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观点和行动
    ④负面情绪可以让生活更加多彩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6. 许多人回忆自己在不同阶段对母亲的情感,都有这样的感受:7岁以前对母亲是依赖:7-18岁对母亲是恐惧,抵触;30岁以后对母亲是想念、担忧。这反映了(   )
    A . 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B . 青少年时期是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C . 孩子对母亲的情感是无法捉摸的 D . 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这正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体现
  • 7. 开车时,见有人非法并线,恨不得挥拳相加;前车开得慢,立刻愤怒地按喇叭……这一切都是“路怒症”惹的祸。调查显示,23.4%的人承认自己有“路怒症"。你应该这样劝说“路怒症"者(   )

    ①情绪是不能自己调控的,要顺其自然
    ②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健康
    ③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不受法律保护
    ④做情绪的主人,用合适方式表达情绪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③
  • 8. (2021·惠阳模拟) 某校心理咨询老师在给九年级同学进行考前心理辅导时,建议大家如果在考场上感到紧张、焦虑,不妨做腹式深呼吸运动。这一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合理宣泄 B . 改变认知评价  C . 放松训练 D . 引导情感升华
  • 9. 自2020年2月起,全国多地开展驰援湖北医护人员家庭“暖心关爱行动" ,整合社会资源为医护人员家属送上关爱,传递情感正能量。这说明了(   )

    ①传递情感正能量需要我们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②传递情感正能量需要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③人与人要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与传递正能量
    ④情感只需表达, 无需回应,在传递情感中获得新感受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0. 我们都生活在人类的各种群体中,小到属于家庭、班级、学校,大到属于故乡、民族、国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群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我们属于人类社会的一员
    ②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种群体
    ③我们学生只属于班级群体
    ④我们属于多种群体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11. 疫情期间在家自主学习,同学们会产生孤独感,会想念同学、老师和学校。复学后会感到很快乐。同学们的这种感觉就是(   )
    A . 对老师和同学的责任感 B . 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 C . 对班级和学校的荣誉感 D . 对老师和同学的依赖感
  • 12. 共建美好集体需要我们遵守集体规则。下列与集体规则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美好的集体有良好的集体规则
    ②集体规则必须反映成员的全部个人意愿
    ③良好的集体规则,必须符合诚信的要求
    ④集体规则 ,我们应选择性遵守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13. 下边漫画意在教育我们(   )

    A . 承担责任,勇于担当,是成就美丽人生的“必修课” B . 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C . 美丽的人生是虚幻的,可以不负任何责任 D . 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承担责任一定要有所回报
  • 14. 2021年4月13日,在东京奥运会女足亚洲区预选赛附加赛第二回合的较量中,中国女足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凭借团队上下的精诚团结、默契配合上演逆转好戏,以总比分4:3海汰韩国队,拿到了宝贵的东京奥运会入场券。这表明(   )

    ①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②集体中需要我们坚持小团体主义
    ③个人间的团结协作可以使集体产生强大的合力
    ④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5. (2020七下·马山期末) 学校举办的经典诵读比赛中,张伟同学利用当评委的便利条件,为本班同学打高分。这种做法(    )

    ①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

    ②其实质是将局部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

    ③违背了公平、正义的原则

    ④虽然损害了其他班级和学校的利益,但有利于本班的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6. 为了让同学们更加清楚小群体和小团体主义的区别,某班班委会举行了一次大讨论。针对此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②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③在小团体中,我们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体验归属感和安全感

    ④我们在集体生活中,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群体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7. 面对集体中个人之间的冲突,以下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①迫使对方让步,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②理智处理,以避免出现过度微化的僵局
    ③冷静考虑,慎重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
    ④满足他人的需求,以便维持表面的和气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18. 公益广告中提到:凡是你在的地方,我都在,我是法律,我保护你所有的生活!当你意识到法律其实就在身边,并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时,法律才有了意义!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 . 有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为所欲为 C . 法律已经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D .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才彰显其存在的意义
  • 19. 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是( )
    A . 加强法治,推进依法治国 B . 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人们道德水平 C . 弘扬集体主义,打造美好社会 D . 普及心理知识,传递情感正能量
  • 20. 近期发生在公共场所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行为格外刺目,引发舆论普遍谴责。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导致车辆失控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 ,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从个人角度看,原因在于(   )
    A . 不具备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知识 B . 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存在 C . 以特殊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D . 我国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约束
  • 21. 观察漫画,法律与道德、校规等的共同点是(   )

    ①它们都是由国家制定的  
    ②它们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

    ③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法律约束力,而其他行为规范则不是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22. (2020·陕西) 近年来,因学校安全事故引发的“校闹”事件时有发生,个别人把“闹”当作与学校讨价还价、获取更大利益的手段。对此,小泰和同学们一起探究解决方案。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国家应该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校闹”

    ②社会应成立专门调解组织,化解双方矛盾

    ③学校应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

    ④学生应避免参加体育活动,防止意外发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23.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孩子们在尽情遨游互联网海洋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这一新修订(   )

    ①为青少年安全上网提供了保障

    ②能彻底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

    ③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④力图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线上线下

    全方位保护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4. (2020七上·江苏月考) 2020年6月1日起,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依法查处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人们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自觉性明显增强,交通事故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这一行动( )

    ①表明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②说明法律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③杜绝了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说明法律是靠人们的自觉来保证实施的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5. 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

    ①小红因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影响交通通行而将其车划伤   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某私营企业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③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                                       ④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坚决保守国家秘密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好集体、令人向往,我们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憧憬。美好集体积极向上、充满活力,公平竞争、友善合作,偷快交往、自由呼吸,把彼此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材料二:集体有我,共建担当,我们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在共建中尽责,是我们

    对集体辛勤的付出;在担当中成长,是集体对我们慷慨的回报。

    1. (1) 请写出你曾在集体生活中感受到的一个温暖片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美好集体对我们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
    2. (2) 请参考材料一,写出美好集体所具备的良好氛围。(不得照抄材料原文)
    3. (3) 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建设美好集体,你准备如何做?
  • 27. 活动探究

    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一次调查活动,了解同学们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写出两种调查方法。

      下表显示了部分调查结果:

      只关心个人意愿,不遵守班级和学校规则的

      9.6%

      在班集体活动和自己的意愿冲突时,只考虑个人利益的

      37.9%

    2. (2) 根据上述调查,你发现这个班集体中存在哪些问题?
    3. (3) 请你告诉同学们,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怎样解决。
    4. (4) 调在结束后,老师决定在班级的宣传栏处设计标语,请你帮忙设计一条。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专家指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是从野生动物传染给人类的,一些人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2020年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了《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依法加大打击和惩治乱捕滥食野生动物的行为。

    材料二:感染新冠病毒的郭某从境外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多次外出并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造成与与之接触的40多人被隔离观察。人民法院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上述两则材料分别体现了法律的哪一个特征?
    2. (2) 结合材料,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3. (3)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0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回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上升。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材料二:学习了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后,七年级某班对“同学们如何面对非法侵害"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1. (1) 阅读材料一,思考未成年人容易受到侵害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列出两部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2. (2) 结合材料二,思考调查结果反映了哪些问题?
    3. (3)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请提出两点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