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

更新时间:2021-09-28 浏览次数:117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为了纪念这位对蒸汽机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用他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他是(   )
    A . 瓦特 B . 焦耳 C . 帕斯卡 D . 牛顿
  • 2. 如图所示的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其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 镊子 B . 开瓶器 C . 筷子 D . 食品夹
  • 3. 伸出手掌,你感受到大气压了吗?可能无从感受,但是它不仅存在,还能为我们所用。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 . 充气轮胎
    B . 坦克履带
    C . 液压千斤顶
    D . 吸盘挂钩
  • 4. 以下实验想必都是你非常熟悉的,其中必须使用弹簧测力计完成的实验是(   )
    A .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B .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C .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D . 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 5. 橡皮擦沿水平方向抛出后落到地面。若不计空气阻力,关于橡皮擦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 它的运动路径是条直线 C . 它受力的大小保持不变 D . 落向地面是因为有惯性
  • 6. 将一去盖、去底的空塑料瓶倒置,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迅速倒入适量水,如图所示,虽有少量水流出,但乒乓球在水下保持静止。用手堵住瓶口后,乒乓球就会浮上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静止时,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平衡 B . 静止时,水对球有向下的压强 C . 上浮时,水对球的压强保持不变 D . 露出水面前,球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
  • 7. 如图所示,无人机在疫情期间大显身手,如在高空进行消杀、给高层住户运送货物等,这样就避免了人员接触感染的危险。下列对这一情景分析正确的是(   )

    A . 水平匀速喷洒消毒液时,无人机的重力势能不变 B . 能闻到消毒液的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空隙 C . 无人机运送货物匀速上升时,其机械能保持不变 D . 无人机匀速下降时,其重力一直在对无人机做功
  • 8. 用一个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重物移动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物体的重力为80N,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45N。关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滑轮在这一工作过程是定滑轮 B . 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是2.5cm/s C . 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有用功是8J D .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1.125W
二、填空题
  • 9. 如图所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展示了微观世界中的原子并不是最小的粒子,它是由带正电的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 10. 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将3名中国宇航员送入我国自己的空间站。宇航员在太空的飞行舱内释放的一支笔能自由地飘浮在空中,依此情景推断飞行舱内不能完成的力学实验是
  • 11. 物理知识在我国古代有许多巧妙的应用,如图所示是工匠利用简单机械在工地上运送巨木的情景。图中右侧挑动巨木的长木棒属于杠杆;支架下面垫有大石块,目的是为了(选填“增大”或“减小”)对地面的压强。

  • 12. 如图所示,在同一高度竖直向上和向下分别抛出甲、乙两个相同的小球。从抛出到刚接触地面的这一过程中,甲球动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是;若抛出时两球的速度相同,则两球刚接触地面时,甲球的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球的速度。(不计空气阻力)

  • 1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仰卧起坐时的情景。若该同学上半身重力为300N,每次起身上半身重心上升高度为0.3m,1min内做了30个仰卧起坐,则这段时间内她克服上半身重力做功的功率是W。

三、简答题
  • 14. 你见过向蜡烛吹气就能把蜡烛点燃吗?如图所示,三支蜡烛并排放置,仅点燃最外侧的两支蜡烛,用吸管对准中间蜡烛的烛芯吹气,这样就把中间的蜡烛“吹”燃了,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 15.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面和木块固定连接,用木块压缩弹簧至水平光滑地面的A点。松手后木块在A点和B点间来回运动,图中O点是弹簧原长的位置。请写出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情况,并从功能关系的角度阐述理由。

四、作图题
  • 16. 如图所示是惯性演示器的弹片快速击打塑料片后,塑料片向右运动时的情景。请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O点为力的作用点,不考虑小球的滚动)

  • 17. 如图所示的家用水龙头,作用在A点的力F向上抬起把手可打开水龙头。若将把手视为绕O点转动的杠杆,请在图中画出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 18. 如图所示,铁柱A置于固定在容器底的铁柱B上,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注满。请在答题卡的坐标上画出B对A支持力F的大小随水的深度h变化关系的大致图像。(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五、实验题
  • 19. 在“探究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过程如下:(不计摩擦和细线的质量)

    1. (1) 弹簧测力计校零后,其下方悬挂物体。如图甲所示,匀速向上提升物体时测力计示数F=N;
    2. (2) 如图乙所示,细线的一端系上物体,另一端绕过滑轮与竖直倒放并再次校零的弹簧测力计相连,沿F1方向匀速拉动测力计可使物体向运动,这一过程中该滑轮是一个滑轮,它使用时的优点是
    3. (3) 弹簧测力计分别沿F2、F3方向继续匀速拉动,对比4次实验,测力计的示数几平不变,由此说明
  • 20. 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器材有:水、浓盐水、橡皮膜和玻璃器皿。玻璃器皿侧面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孔,用三张相同的橡皮膜将其封住(如图所示)。

    1. (1) 向容器中加水至a处,观察到A孔的橡皮膜向(选填“内陷”或“外凸”),这是因为液体具有性对容器壁产生
    2. (2) 继续加水至b处,可以通过比较,得出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3. (3) 继续向容器中加浓盐水至c处,搅匀后发现A孔橡皮膜的形变程度更大。于是得出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这一过程所得的结论是否可靠?(选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21.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猜想如下:

    A: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B: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带刻度的烧杯、弹簧测力计、金属圆柱体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要探究猜想A,还需要用到的液体是
    2. (2) 在探究猜想B时,如图所示,金属圆柱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并逐渐浸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圆柱体浸没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弹簧测力计示数不断(选填“增大”或“减小”)和水面不断(选填“上升”或“下降”);

    3. (3)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初步结论;浸没前,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越深,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若要继续验证猜想B,还要进行的操作和应观察的现象是:
    4. (4) 完成(2)(3)两问的实验后,根据对弹簧测力计示数情况的分析并不能证明猜想B。回顾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根据水面相对于烧杯壁刻度线的位置变化,可猜想:圆柱体排开水的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 (5) 第(4)问猜想还可以通过理论推导来找依据。请利用“浮力产生原因”的知识,以圆柱体浸没前的过程为例,通过理论公式推导,并说明上一问的猜想因素才是决定浮力大小变化的根本原因
六、计算题
  • 22. 质量为50kg的小刚双脚站立在游泳池中。求:(取g=10N/kg)
    1. (1) 小刚的重力;
    2. (2) 若池水的深度为0.6m,水对池底的压强;(ρ=1.0×103kg/m3
    3. (3) 若小刚受到的浮力为200N,双脚与游泳池底的接触面积是0.025m2 , 池底对小刚支持力产生的压强。
  • 23. 如图所示装置,粗糙的水平长木板上有一木块,轻质无弹性细线的一端与木块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定滑轮挂有0.4kg的钩码。此时木块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不计滑轮和细线之间的摩擦,取g=10N/kg)

    1. (1) 若钩码下降0.4m,细线拉力对木块做的功;
    2. (2) 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 (3) 若右侧再加挂一个钩码,请写出木块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