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重点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1-09-26 浏览次数:6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中国传统社会,祭祖被称为“展亲大礼”“报本之礼”,极其重要。这种现象主要反映(   )
    A . 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B . 血缘关系决定风俗 C . 古代注重文化传承 D . 礼仪教化得到强化
  • 2. (2020高一下·安徽月考)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 频繁更换丞相 B . 实行“内朝制” C . 建立刺史制度 D . 颁布“推恩令”
  • 3. (2019高二上·如皋月考) 在唐代,中书省或由皇帝处领旨,或将宰相议决之事,交其属下中书舍人起草诏令。中书舍人在制作诏令过程中,可互相商量,并允许“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五花判事”(    )
    A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旨在避免决策失误 C . 加大了分化相权力度 D . 推进监察制度发展
  • 4. 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机务。五年后,裁撤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王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王大臣,恢复军机处。这一演变反映了(   )
    A . 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 B . 清朝中央行政效率降低 C . 军机处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 D . 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5. 梭伦改革时,“按每年收入多少将雅典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这是因为(   )
    A . 以财产资格代替部落血缘资格 B . 下层平民获得部分政治权力 C . 工商业奴隶主获得了政治权力 D . 因债务沦落为奴的人重获自由
  • 6.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平民开展了长期的反对贵族专政的斗争,也迫使贵族做出让步,平民的公民权不断增加。这些法案的颁布表明(   )
    A . 贵族让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B . 平民与贵族取得了平等的地位 C . 平民的不懈斗争是重要推动力 D . 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现实需要
  • 7. 下表是(十二铜表法》前十表的条文统计,后两表是对前十表的补充,由此可见(   )

    传唤

    审理

    执行

    家长权

    继承和监护

    所有权与占有

    土地和房屋

    私犯(侵犯他人)

    公法

    宗教法

    9条

    4条

    8条

    5条

    11条

    11条

    10条

    27条

    6条

    11条

    A . 法律与政治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B . 《十二铜表法》重视社会纠纷的调整 C . 当时罗马的法律体系已经成熟 D . 罗马法特别强调惩治危害政府行为
  • 8. 1701年英国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   )
    A . 目的在于防止国王独断专权 B . 加强了内阁对国王的控制 C . 促进了君主立宪政体的建立 D . 说明国王行政权完全丧失
  • 9. “每个州都印刚了自己的钞票,制定了自己的法规,并且起草了自己的宪法。每个州都开始自己征税……国会没有权力通过征税来筹集资金。”为改变这一状况,美国宪法规定实行(   )
    A . 共和制 B . 联邦制 C . 两党制 D . 总统制
  • 10. 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 . 历史进程由此发生了重大转变 C . 独立发展道路被迫中断 D . 形成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 11. 史载:太平军刚到南京一个月,就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在外征战的太平军将领一直源源不断将各种奇珍异宝运到天王府。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大兴土木直接导致太平天国失败 B . 农民阶级无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C . 太平天国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 . 成为太平天国推翻清朝统治象征
  • 12. 下表为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军力对照表,据此判断,此次战役最有可能出现在(   )

    中方

    敌方

    军舰(艘)

    10

    12

    总吨位

    31366

    40894

    航速(海里)

    15.5

    16.4

    火炮(速射炮)(门)

    173(0)

    268(97)

    兵力(人)

    2000

    3500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3. (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 按照《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惩治附和过义和团的官员,从中央到地方被监禁、流放、处死的官员共一百多人,包括郡王、亲王等皇室成员,大学士、六部尚书、地方督抚等高官。这一行为客观上(   )
    A . 加剧了统治阶级排外情绪 B . 减少了清朝上层阶级改革阻力 C . 扑灭了中国人民反帝运动 D . 反映了列强反封建专制的态度
  • 14. 下面是武昌起义后独立各省最高军政长官来源统计表.据此可知(   )

    新军将领

    革命党

    咨议局议长

    巡抚

    布政使

    提督

    督练公所总参议

    13人

    5人

    3人

    3人

    1人

    1人

    1人

    A . 辛亥革命只是偶然的事件 B . 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C . 清廷的统治根基已经动摇 D . 清廷仍有稳固的政治基础
  • 15. 下图为近代中国某一时期传唱度很高的歌曲曲谱(部分),该时期是(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16.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是“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
    A . 打土豪,分田地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纠正“左”倾错误 D . 开展经济建设
  • 17. 从1935年起,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钨、锑等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进行了全面统制同时,从德国大量购进重工业机械设备,在四川、江西等省份筹建工矿企业25所。这些措施(   )
    A . 增加了南京政府的财政收入 B . 改变了中国重工业薄弱的现状 C . 壮大了官僚资本的经济实力 D . 为抗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 18. 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
    A . 粉碎了第三次“围剿” B . 变敌后为抗日战场 C . 取得了长征伟大胜利 D . 取得了台儿庄大捷
  • 19. 1938年4月上旬,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华中第十一军相呼应夹击武汉,后来考虑到华北地区“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而放弃了这一计划。日军改变计划的原因是(   )
    A . 世界战局变动的影响 B . 日军进攻重点的改变 C . 日军侵华准备不充分 D . 敌后战场力量的牵制
  • 20. 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到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壮举。”此次“壮举”(   )
    A .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C . 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D . 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
  • 21. 巴黎公社委员会每逢开会时,实行临时推选“会议主席”的做法,规定每个委员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职权发号施令。这反映出巴黎公社( )
    A . 体现群众的直接意愿 B . 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 C . 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D . 缺乏稳固的领导核心
  • 22. 罗宾·W·温克在《牛津欧洲史Ⅲ》中记载了1917年4月列宁在彼得格勒火车站的演讲,“亲爱的同志们、战士们、海员们、工人们!我很高兴为俄国革命的胜利向你们致意……由你们完成的俄国革命已为此铺平了道路,并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革命万岁!”该演讲认为俄国(   )
    A .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成功 B . 革命任务需要发生重要转变 C . 革命胜利主要归功于农民斗争 D . 革命胜利开创俄国历史新局面
  • 23. 1951年,中国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制度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指的是(   )
    A . 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合法地位 B . 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C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24. 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是特区实现“良政善治”的根本原因,是特区长治久安、繁荣稳定的“定海神针”和“压舱石”。“一国两制”方针的前提是(   )
    A . 同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 . 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并存 C . 原殖民国家势力必须退出特区 D . 特区享有司法、行政、外交等权力
  • 25. 邓小平说,在香港驻军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也是香港稳定和繁荣的保证”,而且,“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也不管”。邓小平在此强调了(   )
    A . 香港应作为中央管理下的行政地区 B . 驻军应该适当参与特区行政事务 C . “一国两制”是因香港问题提出的 D . 香港的稳定和繁荣是回归的前提
二、非选择题。
  • 26. 近代中国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政治民主化做了诸多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代中国并不是近代化的中国。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显然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落后,所以挨打;因为不断地挨打,所以更落后。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胡绳《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

    材料二 中国民族主义是外部压力之下的应激反应,其动源是外国的侵略,指向却是向内,要消除国内旧政治势力,重新构建国家体系。孙中山在国民党改组以前,没有充分意识到外部侵略势力与内部顽固势力的关联性,表现为单纯的“排满”,导致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

    材料三 要在十分落后的社会基础上,战胜已经在中国居于统治地位的帝国主义势力,当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历史经验证明,只有这样做,才能改变中国所面临的恶性循环的命运。就是说,只有先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

    ——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

    1. (1) 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的主要诉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表现。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指出辛亥革命为国家政治民主化作出的贡献,说明判断辛亥革命失败的依据。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国家独立初期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 27. 二战后,国际关系风云变幻,世界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阅读材料:

    材料一:苏俄已成为自由世界的致命威胁,西方世界必须立即组成一条新的战线来对付它的迅猛挺进。在远离苏联遍布全球各地的许多国家,共产主义的第五纵队已经建立并开始工作,它们对基督教文明构成日渐增长的挑战和危险,因此西方自由世界必须采取“铁幕”和“结盟”来对付敌人。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实力从整体上说相对衰落,但其衰落过程是曲线而非直线。俄罗斯潜力巨大,从长远看,俄罗斯将逐步恢复元气,重新成为世界大国、强国。以法德为核心的欧盟将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巨大力量,终将摆脱美国控制,而成为独立的一极。日本在实现政治、经济转型后,仍可取得新发展,日本成为政治大囯,是很有可能的。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政治影响力大,将成为世界新格局中的一极。

    ——陈启懋《跨世纪的世界格局大转换》

    完成下列要求: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丘吉尔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世界“对付苏联迅猛挺近”的方式和具体措施。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及表现。
    3. (3)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
  •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解决当时的“积贫”问题,王安石的指导原则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中小工商业者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并扩大税源;强迫逃避税负成性的大地主大商人和特权阶层多交税费,强迫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市民、未成丁、单丁、女户、佛寺道观和官员家庭交纳免役钱。

    ——摘编自姜锡东《“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材料二: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内外交困的清朝政府对其经济政策作了调整。核心是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清政府在采取措施维持、改造和扩张国家资本的同时,也放宽了对私人资本的限制,鼓励和允许他们在一些领域中的发展,个别的还给予一定的资助与扶持。

    ——摘编自徐卫国《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1. (1) 指出材料一中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解决“积贫”问题的。
    2. (2) 延展题: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经济政策调整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