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23 浏览次数:10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 2. 下列所举的实例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 运动员跳远时,要奋力助跑 B . 驾驶员驾车行驶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要提前刹车 C . 弓箭手拉弓射箭时,离弦的箭会继续飞行 D . 飞机飞行中空投物品时,要在到达空投目标上方前投下
  • 3.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PM2.5在大气的漫游是因为分子在无规则的运动 B . 清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变成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C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 . 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 4. 如图所示,探究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在卡片两侧挂不同质量的钩码 B . 将卡片旋转一定的角度 C . 将卡片剪断 D . 将钩码挂在卡片的同侧
  • 5. (2021·邛崃模拟) 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 .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奶 D . 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 6. 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作用在茶杯上的 C . 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 . 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和茶杯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7.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魂。如图所示是一位武术爱好者的两个经典动作,关于这两个动作对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大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 B . 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力 C . 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大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 D . ①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等于②图中人对地面的压强
  • 8. (2021八下·安丘期末) 如图所示是《天工开物》中就记录的舂米工具。人在A端用力踩下后立即松脚,B端的碓就会立即下落,打在石臼内的稻谷上,从而把谷物打碎,舂在使用时是(  )

    A . 省力杠杆 B . 费力杠杆 C . 等臂杠杆 D . 省功杠杆
  • 9. 2011年7月28日,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5188米水深处,这标志着中国已经进人全球“载人深潜技术”先进国家行列。“蚊龙号”潜水器沉没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
    A . 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 . 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 . 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 . 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 10. (2021八下·交城期中) 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 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 . 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 . 为了测量两个点的水平距离 D . 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 11. 如图甲所示,静止时 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若要出现图乙的情景,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 向右管打气 B . 向左管抽气 C . 沿左管口水平方向吹气 D . 沿右管口水平方向吹气
  • 12. (2021八下·和县期末) 如图是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搬运到高处,某人借助该装置提升重物G(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中A可简化为定滑轮 B . 图中B可简化为动滑轮 C . 人将绳子向下拉1米时,重物G也上升1米 D . 利用该装置不仅可以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 13. 把一圆锥体按两种方法没入水中,如图所示,两种情况下,锥体受到的水的压力差的大小是(   )

    A . 底面向上的大 B . 底面向下的大 C . 一样大 D . 无法确定
  • 14. 如图甲所示,物体A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先后在水平粗糙表面MN和光滑表面OP沿直线运动,图乙为物体在MN、OP两段运动过程的距离和时间关系图像。F在MN段所做的功为 ,功率为 ,在OP段所做的功为 ,功率为 。则(   )

    A . B . C . D .
  • 15.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盛有不同的液体,将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小球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两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甲容器中小球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B .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C . 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D . 乙容器中小球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 16. 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所示),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的位置,用竖直向下的力F压小球至图丙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A点后下落(如图丁所示),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从撤去力F到小球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小球上升到乙图位置时的动能最小 B . 从放手到小球上升到丁图位置,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C . 小球离开弹簧后,受到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 D . 小球在A点处于平衡状态
二、填空题
  • 17. 民俗、谚语是我国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如“无边落木萧萧下”,是因为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热运动与有关。
  • 18. 2021年4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送入运行轨道中运行,6月17日,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我国航天员需要身着航天服才能在太空中正常工作,则航天服内部的气压应约为(A. B. C. ),这个压强可以支撑m高的水柱。
  • 19. (2021八下·闽侯期中) 行驶的小车紧急刹车时,由于会继续向前行驶一距离才能停下来。图所示外形的小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它静止时对水平地面压强p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20. 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为“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每个钩码重为0.5 N,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0.75 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重为N;若增加钩码的个数,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1.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上测量木块滑动摩擦力时,作用在木块上的水平拉力F大小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木块运动速度v随时间t变化情况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以上情况可知,木块在时间段内动能增大,木块在第35s时受到的摩擦力为N。

  • 2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甲乙沿竖直方向切去相同厚度,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上面,则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变化量 ,甲乙对地面的压强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作图题
四、综合题
  • 25. 如图所示,天问一号2021年5月15日成功着陆于火星(Mars)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探测器着陆火星表面是一个艰巨的挑战,需在7分钟内,使探测器的时速降至0.主要通过四个阶段来减速。第一阶段气动减速;第二阶段降落伞减速;第三阶段动力减速,探测器反推发动机点火工作,速度减至3.6m/s;第四阶段着陆缓冲,将探测器悬停在空中,对火星表面观察,寻找合适的位置着陆。当探测器到达火星后,放出“祝融号”巡视车,车上面携带了大量的仪器,例如天线、导航相机、反射镜、太阳能帆板电池等等,完成对火星表面的拍摄及土壤分析等工作,为下一步探测打好基础。

    1. (1) 大家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祝融号”巡视车的轮子都采用宽大的履带式,请你从物理学角度说明原因。
    2. (2) 请你说出上述短文叙述中,一个与物理知识相关的设计,并说出这样设计的原因、原理或者作用。
五、实验题
  • 26. 小菲同学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 (1) 使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滑到水平面,目的是;实验分别选毛巾、棉布、木板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选填“快”或“慢”)。
    3. (3) 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说明运动的物体(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 (4) 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位置关系的情形,如图所示,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图。

  • 27. 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法;
    2. (2) 如图甲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液面有一定的高度差,正确的调节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A . 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 . 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3. (3) 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比较两图可得: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4. (4) 接下来换用盐水来重复刚刚的实验,这是为了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
    5. (5) 同学们将一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分别倒入a、b两种液体,如图戊所示,则a、b两种液体的压强大小关系是papb
  • 28.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重G/N

    4

    4

    6

    10

    15

    20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1.8

    1.6

    2.4

    3.7

    5.6

    7.6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0.3

    0.4

    0.3

    0.3

    0.3

    机械效率η

    74.1%

    62.5%

    90.9%

    89.3%

    87.7%

    1. (1) 实验时应竖直向上使钩码上升,在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匀速上升)状态时读数。
    2. (2) 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 (3) 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 (4) 小组同学再次使用第1次实验中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η=
    5. (5) 陈茗同学使用第1次实验中的装置做了第4、5、6次实验,发现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物重增加时反而降低了,请你分析其原因:
  • 29. 小明在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材料不同的三根弹簧A、B和C(长度和粗细均相同),一把长刻度尺,小球、木块各一个,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中,木块起始位置相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所使用的弹簧

    弹簧被压缩后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cm

    1

    弹簧A

    8

    3.5

    2

    弹簧A

    5

    6.2

    3

    弹簧A

    2

    10.6

    4

    弹簧B

    5

    8.7

    5

    弹簧C

    6

    11.5

    6

    弹簧C

    5

    13.1

    1. (1) 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能。
    2. (2) 实验中通过比较来判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3. (3)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择表中1,2,3三组数据进行分析;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弹簧材料相同时,越大,弹簧的弹性势能越大。
    4. (4)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择表中(填实验序号)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 30. 李天浩同学回到家发现有一电子秤,如图a所示,他想利用电子秤、玻璃杯、石块、水、酱油、细线进行探究“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 (1) 他利用适量的水和细线进行了如图c、d、e、f的操作。由实验步骤d、e、f可知,浸在水中的石块所受的浮力与排开的液体的有关;石块的密度为 。如果考虑石块浸入水中后会吸水(吸水后石块体积不变),则所测得的石块密度(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 (2) 天浩将杯中的水换成相同体积的酱油进行了如图g的操作,取出石块后,如图h 所示。为了证明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步骤c、f和步骤进行对比(选填2个步骤)。空杯子的质量为g。(不考虑石块吸入或沾有液体对实验的影响)
六、计算题
  • 31. 如图所示是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水平月球表面时的情景,已知探测器的质量为135kg,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 ,探测器车轮与月面间总的受力面积为200cm2。(g=10N/kg)求:

    1. (1) 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地面的支持力;
    2. (2) 探测器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 32. 如图甲所示,这是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机器人扫地时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若该机器人某次沿直线匀速清扫地面的速度为0.2m/s,求机器人清扫6s的过程中:

    1. (1) 该机器人的动力所做的功;
    2. (2) 该机器人的动力所做的功率;
    3. (3) 若这6s内,该机器人消耗电所做的总功为90J,求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是多少?
  • 33.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改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改装为水深测量仪,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轻质杠杆的支点为O,不吸水的实心圆柱体A通过轻质细线悬于杠杆左端C点,A的体积为 ,A的高度h0=50cm,上表面与容器中的水面刚好相平,下表面与置于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底部刚好接触但无挤压。物体B通过轻质细线悬于杠杆右端D点,置于压力传感器上,压力传感器可以显示B对其支撑面压力F的大小。连接杠杆和物体A、B间的细线承受的拉力有一定限度。现对该装置进行测试,以500cm3/min的速度将圆柱形容器中的水缓缓抽出,10min恰能将水全部抽尽,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杠杆始终静止在水平位置,不计杠杆、细线的重力,不计细线的形变,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S=200cm3 , 杠杆OC∶OD=1∶2。求:

     

    1. (1) t=0min时刻,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 (2) 若B的重力GB为40N,则A的重力GA是多少?
    3. (3) 研究小组对装置进行了改进,使得圆柱形容器中水的深度从0上升到50cm的过程中,连接杠杆和物体A、B间的细线始终有拉力。写出压力传感器示数F随水深h变化的关系式(可以不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并在图丙中作F-h图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