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河池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

更新时间:2021-08-19 浏览次数:14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轻核聚变的是(  )
    A . B . C . D .
  • 2. 学校运动会期间,高三年级的张某、王某、李某、赵某四位同学躲在教室内玩牌,被巡查的物理老师抓到。由于前几天他们刚刚复习了力的合成的内容,该老师要求这几位同学从手上的牌中抽出三张,以牌上的数字作为力的大小,如果合力能为零的就可以免受处罚,则不能幸免的是(  )
    A . 张某  3  4  8 B . 王某  2  4  6 C . 李某  3  4  5 D . 赵某  5  5  5
  • 3. 在某次军演时,一炮弹由地面斜向上发射,假设当炮弹刚好到最高点时爆炸,炸成两部分P、Q,其中P的质量大于Q。已知爆炸后P的运动方向与爆炸前的运动方向相同,假设爆炸后P、Q的速度方向均沿水平方向,忽略空气的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爆炸后Q的运动方向一定与P的运动方向相同 B . 爆炸后Q比P先落地 C . Q的落地点到爆炸点的水平距离大 D . 爆炸前后P、Q动量的变化量大小相等
  • 4. 如图所示,M、N是真空中两个电荷量均为+Q的固定点电荷,M、N间的距离为d,OC是MN连线中垂线,∠OCM=30°。则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

    A . B . C . D .
  • 5. 2021年2月24日,我国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遥感三十一号03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卫星两翼的太阳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卫星使用。如图所示,图线a是太阳能电池在某光照强度下路端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图像(电池内阻不是常量),图线b是某电阻R的U-I图像在该光照强度下将它们组成闭合回路时,则(  )

    A . 电源的电动势为E=5V B .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3V C . 电阻的电流为I=0.4A D . 硅光电池的内阻为3Ω
  • 6. 如图所示,夹角为60°的“∠”形轻质框架固定在水平光滑转轴O上,框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质量相等的小球A、B,OA= OB=l。现将小球B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B转至O点正下方时,B球与A球的速度大小相等 B . 小球B转至O点正下方时,B球的速度大小是A球的4倍 C . 小球B能转至左侧与O等高的水平位置 D . 小球A能转至左侧与O等高的水平位置
  • 7. 同种导电材料组成的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线框abc,其每条边的电阻为R,竖直放在磁场中,a、c接上电源,b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已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线框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开关闭合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差值为(  )

    A . B . C . D .
  • 8. 如图所示,一足够长、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放在木板的右端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取g=10m/s2。若对铁块施加一个大小从零开始连续增加的水平向左的力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铁块与木板之间摩擦力的最大值为4N B . 木板与地面之间摩擦力的最大值为4N C . 当F>2N时,M、m一定相对滑动 D . 当F>6N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2N
二、多选题
  • 9. 2021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4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如图所示,a是地球赤道上还未发射的卫星,b是2020年5月我国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发射的“北斗三号工程”组网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相同时间内北斗卫星b和地球同步卫星c转过的弧长相等 B . 北斗卫星b的运行周期小于24小时 C . 地球同步卫星c在6h内转动的圆心角是 D . 地球同步卫星c的向心加速度大于a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
  • 10. 如图甲是交流发电机模型示意图在匀强磁场中,有一矩形线圈可绕线圈平面内垂直于磁感线的OO′轴逆时针匀速转动,产生一正弦交流电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r=1Ω,外接灯泡的电阻R=9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则(  )

    A .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B . 电流表的示数为2A C . 电压表的示数为18V D . 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为72W
  • 11. 在平直公路上有甲、乙两辆自行车同时从同一位置沿着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 . 甲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B . 甲、乙两车相遇前,在5s时相距最远 C . 甲、乙两车相遇前,两车的最远距离为60m D . 甲、乙两车相遇时,甲车的位移大小为80m
  • 12. 如图所示,两个正对的平行金属板间存在竖直向下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板间距为d,板长L=d,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界的中点沿图中虚线水平通过该区域,如果撤去电场,则粒子垂直打到上极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粒子一定带负电 B . 若换一个与题中电性相反的粒子一定可以沿虚线从右向左做直线运动 C . 如果撒去磁场该粒子会打到下级板且距离下极板左端 L处 D . 如果撤去磁场,电场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时,该粒子恰好从极板的边缘射出
  • 13. 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吸收热量100J时,内能减少了10J,则气体一定对外做了110J的功 B . 布朗运动是由于分子无规则运动直接形成的,而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间接反映 C .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已知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可以求出该常数 D . 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但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E . 水面上的单分子油膜,在测量油膜分子直径时可把它们当作球形处理
  • 14. 有关波的干涉和行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磁波可以发生行射现象和偏振现象 B . 无论什么波,只要振幅足够大就可以产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C . 只要两列波叠加都能产生稳定的干涉 D . 只要是波都能发生衍射,在狭缝宽度与波长相差不多或比波长更小的情况下,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 . 干涉是一切波动具有的特征,干涉和衍射不改变波的频率和波长
三、实验题
  • 15. 如图甲所示为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将小球由倾斜轨道的不同位置静止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小球由水平轨道的右侧离开,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点记为C,小球每次在倾斜轨道上运动时,已知合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2W、3W、4W…,重力加速度为g。

    1. (1) 如果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为h,则为了完成实验的验证,则还需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
      A . 每次小球在倾斜轨道上初末位置间的距离L B . 每次小球的落地点到轨道末端的水平间距x C . 小球与倾斜轨道之间的摩擦力f D . 小球的质量m
    2. (2) 动能的表达式应为Ek=;(用以上已知量和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3. (3) 用以上得到的实验数据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为了使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则图像的横坐标应为(填“ ”“x”或“x2”)如果小球的质量为m=0.1kg、h=0.96m,图线斜率的数值为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m/s2
  • 16. 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测定某一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A.电源(电动势 ,内阻为0.5Ω)

    B.电流表A(量程0~0.6A,内阻为10Ω)

    C.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为5

    D.滑动变阻器 (0~50Ω)

    E.滑动变阻器 (0~2000Ω)

    F.待测电阻

    G.单刀单掷开关两个,导线若干

    1. (1)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量电阻R的阻值,表盘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读数是Ω。
    2. (2) 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应采用如图所示的(填“乙”或“丙”)电路图。
    3. (3) 最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 ”或“ ”)。
    4. (4) 若用(2)中所选的正确的电路图测量,某次电压表示数为4.5V,电流表示数为0.2A,则该待测电阻的阻值 Ω。
四、解答题
  • 17. 如图所示,固定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长直光滑金属导轨的间距d=0.5m,其底端接有阻值R=4Ω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方向垂直斜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B=5T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m=2kg的导体杆ab(质量分布均匀)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现ab在沿斜面向上、垂直于ab的恒力F=15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上运动,当导体棒的位移达到L=8m时,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ab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ab接入电路的电阻r=1Ω,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此过程中;

    1. (1) ab的速度最大值;
    2. (2) 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
  • 18. 质量为M=20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轻质弹簧处于原长且与长木板不栓接。质量为m=9.95kg的木块静止在长木板M上表面,M上表面水平,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0.5,如图所示,一颗质量为m0=0.05kg的子弹以v0=1000m/s的水平速度瞬间射入木块且未穿出。当弹簧被压缩x0=1m时木块和长木板刚好共速,此后一直相对静止,木块从开始运动到与长木板共速所用时间为t0=0.8s,g取10m/s2 , 求∶

    1. (1) 木块和长木板刚好共速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 (2) 木块和长木板能获得的最大速度(可带根号)。
  • 19.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且长为L=50cm的汽缸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汽缸只有最右侧的面导热,其他面绝热,汽缸内封闭有温度为t0=27℃、压强为 的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静止状态的绝热活塞距汽缸左侧L1=20cm。活塞右侧有一个质量是m的空心小球,小球的体积相对于右半部分气体体积可以忽略,开始时小球对活塞底部的压力为 mg,现用电热丝对左侧气体加热,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已知大气压强为p0

    1. (1) 试计算当温度升高到t1=377℃时,活塞左侧封闭气体的压强力p1
    2. (2) 左侧气体温度为多少时,小球对汽缸底部的压力为零。
  • 20. 如图所示,ABCD为一长方体鱼塘切面图,鱼塘边AB正上方有一定向光源P,沿PC方向发出固定光束PB=3m,鱼塘底宽度BC=4m现保持光束方向不变,用抽水泵将鱼塘的水缓慢抽出当鱼塘水深度为2m时,塘底光斑到C点距离为

    1. (1) 当鱼塘水深度由2m变为1.5m时,塘底光斑向C点移动了多少米?
    2. (2) 若鱼塘中水面匀速下降且速率为3cm/s,塘底北斑每秒移动多少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