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教...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7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在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件多枚铜链,……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三  《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这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

    1. (1) 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人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 (2) 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归纳出当时有关青铜器的历史信息。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春秋时期耕作方式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作用。
    4. (4) 综合上述材料,思考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二  他采纳丞相的建议,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高。他还打着“尊天子,攘四夷”的旗号,号令诸侯,成为春秋的第一个霸主。

    材料三  《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材料四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

    材料五  列宁曾这样评价战争:“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了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

    1. (1) 结合材料一,分析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2. (2) 材料二的“他”是谁?这位“丞相”叫什么名字?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春秋争霸的影响。
    4. (4) 根据材料四中的“春秋无义战”,说说春秋时期战争的性质。
    5. (5) 从材料五中列宁评价战争的角度出发,说说春秋时期的战争对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 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秦之固】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之衰】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秦之亡】

    材料四  秦王足以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过秦论》

    1. (1) 材料一中李白所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说说该统一国家建立的时间。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出秦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的措施。
    3. (3) 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4. (4)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你得到了那些启示?
  • 29. 活动与探究:创新是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灵魂,请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思想创新】

    主要学派: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

    【技术创新】

    图一                                图二

    【政策创新】

    材料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匹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思想上的何种局面?
    2. (2) 通过图一和图二可以看出那时的农业耕作方式是什么?这种耕作方式对当时的经济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3. (3) 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反映该历史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 (4) 请你谈谈对创新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