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28 浏览次数:94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 1. 下列句子中,书写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掇起来,说可以座了这航船和我一起去 。 B .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liào)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C .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消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zǎi)途的寒冬。 D .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pà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 2.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达州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   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     ,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     , 令人惊叹。

    A . 巧夺天工  具体而微  引人入胜 B . 美不胜收  精雕细刻  引人入胜 C . 巧夺天工  精雕细刻  惟妙惟肖 D . 美不胜收  具体而微  惟妙惟肖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 . 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 . 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 . 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 4. 下列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种病毒能够使人生病,通常是轻微(或中度)上呼吸道疾病,类似于普通感冒。

    ②冠状毒是一大类常见于动物的病毒,它在可以人类与动物的接触中传播。

    ③冠状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呢?

    ④这种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触摸过的东西,然后触摸你的嘴、鼻子或眼睛来传播。

    ⑤当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病毒传播时,通常发生在有人接触到感染者的分泌物时。

    ⑥根据病毒的毒力,咳嗽打喷嚏或握手都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A . ②①③⑤⑥④ B . ④②③①⑤⑥ C . ②①⑤⑥③④ D . ②①③⑤④⑥
  • 5. 综合性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础,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八年级(1)班准备开展一次“我爱中华诗词”的语文活动。现在请你和他们一起漫步古诗苑,完成下面的题目。

    1. (1) 仿照示例,写出诗中的成语。

      示例: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村。

      成语:柳暗花明

      诗句: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成语:①

    2. (2) 为配合这次主题活动,你们班打算办一期手抄报,仿照手抄报设置的一个示例板块,请你再拟两个板块名称。例:诗人逸事

       ②

  • 6. 古诗文默写
    1. (1)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作答,如果全答,依次按前三句计分)

      ,道阻且长。

      ②窈窕淑女,

       ,风烟望五津。

      ④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 (2) 请在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李白的《送友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二、阅读与感悟(57分)
  • 7. 名著阅读
    1. (1) 编辑部想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一张封面画。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从下边A、B两图中选择一幅,并简述理由。

    2. (2) 小宇和小丽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助小丽将应答补充完整,有理有据地说服小宇。

      小宇:我感觉小时候的保尔·柯察金是个坏孩子,非常顽皮,非常坏,结果被瓦西里神父开除了。

      小丽:我觉得不是这样,。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说是一个坏孩子呢?

  • 8. 古诗词鉴赏

    [甲]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 (1) 对[甲][乙]两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诗没有“望”字,却句句围绕“望"字着笔,远望、近望、凝望,描写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情怀。 B . [甲]诗颔联中“钟”字,把大自然人格化,它慷慨地把所有的神奇和秀美都集中在泰山身上;而“割"字则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形象。 C . [乙]诗中,诗人由自身处境联系到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D . [乙]诗的作者遭受夜雨的痛苦,期盼广厦与民,将苦难加以升华,情绪含蓄压抑。
    2. (2) 有诗评,读《望岳》可见“杜子心胸气魄”。请你结合对《望岳》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解,解读杜甫的“心胸气魄"。
  • 9.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文后各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溪行    无无故    不解之   木求鱼 B . 其林    无无尽    理屈词    日暮途 C . 答之   初规模   干城之    条时弊 D . 余人各复至其家    年益寿    迁过时    绵不绝
    2. (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欲穷林    人视端容寂 B . 不足外人道也    全石以 C . 桑竹属    心乐 D . 不知有汉    当立者公子扶苏
    3. (3) 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构思精巧,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叙述了一个曲折有致的故事。 B . 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此寄托他的美好理想,又表现他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C . “不足为外人道也”短短几个字,却能表现桃花源人淳朴谦逊、不喜张扬的品质。 D . 本文以“忘路之远近”开篇,到“遂迷,不复得路"结尾,渲染了桃花源的神秘虚幻。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 (5) 文中描绘了陶渊明心中理想的生活图景,春秋时期的老子也有类似的描述,试结合[链接材料],指出它们的相似点。

      [链接材料]

      至治之极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八十章》)

      [注释]①至治之极:国家治理得好极了。②甘:美味,以为……甜美。

  • 10. 实用类文本阅读

    长在树上的“宝石”

    毛恪成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覆盆子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

    ②覆盆子学名山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因其果实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故而也叫树莓。每年二三月份,树莓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③四至六月,树莓结果。它的果实由很多小核果组成,接近球形或卵球形。依据果实不同的颜色,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树莓果实可以鲜食,其口味独特,酸甜适中。这种鲜甜的味道,主要来源于淀粉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逐渐水解,转化成的可溶性糖。

    ④树莓的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例如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氨基酸的含量是苹果的10倍多、 梨和柑橘的近30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它是“第三代黄金水果”,欧洲人更将其称为“水果之王”。

    ⑤树莓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我国很早就将树莓当作中药使用,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一书中提到,覆盆子味甘、酸、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功效。国外也有研究表明,树莓是一种效果相当不错的减肥食品。在许多国家,树莓也都被视为药食同源的神秘果实。据说 , 英国皇室将树莓作为御用果品已有500年的历史。树莓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此外,树莓中钾的含量是钠的48.6倍,体现了高钾低钠的特点,对于预防和治疗肾病、高血压等也有很大益处。

    ⑥总体来看,树莓极具开发价值,犹如长在树上的“宝石”。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 (1)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 . 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 . 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 . 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2. (2) 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用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B . 使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树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维生素和氨基酸。 C .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D . 使用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苹果、梨和柑橘营养丰富。
    3. (3)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文字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文中加点词“主要”“据说”,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 . 第⑥段,作者把树莓比作长在树上的“宝石”,生动形象地说明树莓极具开发价值。 D .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为读者普及了科学知识。
  • 11. 阅读文学类文本,完成文后各小题。

    炸豆①

    阿慧

    ①天上是金黄的太阳,地上是金黄的豆田。数千亩黄豆在豫东平原成熟,没有遮拦的那种黄,每一片豆叶都似纯金的。

    ②露水一夜间打落金片似的豆叶,豆叶就在豆棵④下打了卷、褪了色。那叶面的金色被太阳光收了,凝固在豆英里,黄豆就黄得耀眼了。

    ③农人们在豆地南头儿占好自己的田垄,就像运动员占好自己的跑道,人和镰刀都酝酿着黏稠的梦。掉光了叶子的豆棵、豆荚如紧密的鞭炮,从头坠到根,蓄意沉甸甸地爆裂。镰刀反射太阳的光芒,豆棵在农人的脚边齐齐倒下。

    ④割掉豆棵的田地,灰秃秃一片平坦。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

    ⑤姐妹俩一进豆地就低头寻找,找到一粒黄豆就放进搪瓷茶缸,叮当响了一声,叮当又响一声,姐妹俩在豆的音乐里喜悦。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姐妹俩爱惜地把它们捡起,粒粒裹带女娃的牵挂。奶奶患了严重的眼疾,眼睛红肿成一条细缝。夜夜枕边有炸豆的声响,奶奶似闻到黄豆的醇香。奶奶说:“有碗豆芽汤喝,该多好啊!”可是,豆还没有脱粒归仓。小姐俩就端起茶缸来到豆地,眼见各自茶缸里的豆粒,像太阳一样越升越高。

    ⑥突然,小妹锐利地一声尖叫,茶缸咚地掉在地上,豆粒惊恐地蹦跳,纷纷逃入草叶。一条蛇盘成腐败豆叶的颜色,小妹懵懂地扒醒它幽暗的梦。那蛇迅速伸展阴冷的身子,曲曲弯弯去追红衣小妹。小妹惊梦般逃向地头,那里有棵高大的苦楝树。小姐姐扭头发现小妹的危险,她大叫着追蛇。蛇昂起尖脑袋,麻花着软身子,追逐妹妹,小妹惊叫得不成样子,田野的空气忍不住战栗。小姐姐举起茶缸砸向蛇头,蛇疼得一抽,辨不清方向,冲向路边水沟。

    ⑦小姐妹俩背靠苦楝树,小脸儿如苦楝果般白白黄黄。镰刀割去粗硬的豆棵,留下钉子似的斜尖儿。斜尖穿透小姐妹单薄的布鞋底,扎破她们白嫩的脚板。麻麻扎扎的细小伤口渗着丝丝鲜红的血。小姐姐把树下的尘土,拢起一个温软的小丘,姐妹俩的伤脚埋进面粉似的细土。带着太阳温度的细土暖洋洋地抚慰了伤痛,小妹的泪水,在柔嫩的小脸上,渐渐干成两道白印。

    ⑧小姐姐蹒跚地找到搪瓷茶缸,沿着蛇追赶的布满豆茬的路,她把散落的黄豆重新拾进茶缸。姐妹俩回家的脚步歪歪扭扭。

    ⑨拾来的豆粒,被小姐妹俩放进黑瓦盆,倒上清水,蒙上毛巾,她们像大人一样端坐,等待豆的长大。夜晚,姐俩坐在眼疾奶奶的床边,更像两个大人了,她们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

    ⑩瓦盆里的豆发了芽,一根根白嫩嫩的豆芽,顶着黄澄澄的大脑袋,咧嘴朝小姐俩憨笑。那天,奶奶喝了三碗乳白、滚烫的豆芽汤,舒坦坦地睡了一天又一夜。醒来时, 奶奶红肿的双眼消了不少肿,模糊的血丝消退了。眼清目明的奶奶,掀开盖着白毛巾的瓦盆,豆芽又长胖长高了。只是有些奇怪,有些豆芽,头上顶着透明的小白帽,有些呢,却戴着油亮亮的小绿帽。

    ⑪小妹在黄豆芽瓦盆里,悄悄撒了一小把绿豆,那豆芽就黄黄綠绿的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注释]①炸豆:指豆类作物成熟时,豆英自行爆裂。②豆棵:指豆类作物的秸秆。

    1. (1) 说说小姐妹拾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2. (2) 按要求赏析下面的语句。

      ①两个女娃从村子走进田地,黄衣的是姐姐,红衣的是妹妹,慵懒的土地就有了色彩和灵动。(理解加点词的含义)

      ②黄豆吸饱了晨露和潮湿的地气,胖胖地躺在那里,乖得如睡着的小娃娃。(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3. (3) 小姐妹“在黄豆成熟的季节里长大”,联系全文,说说她们的“长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4. (4) 本文为什么以“炸豆”为标题?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12. 阅读演讲稿,完成文后各小题。

    祝你吃一点苦头

    (美)约翰·罗伯茨

    ①每次的毕业典礼上,都会有演讲者来到众多踌躇满志的学子面前。他们几乎都会说着同样的一些话:“今天是个开始,不是结束,你们应当向前看。”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不过我觉得如果你们正在思考以后要走的方向,最好先知道自已此时的位置,并且要学会向后看,也就是回顾过去。如果回顾一下第一天来上学时的情景,你会想起,当时的你有一种孤独感。也许你还会想起自己有一点害怕和焦虑。可是你看现在,你的身边都是朋友,你对即将进入的新学校也充满了信心。

    ②想想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想到自己的变化,你也许会感谢在体育场上、在宿舍里鼓励你的朋友们。你的自信不是因为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能成功,而是因为有了朋友的帮助,你不再惧怕失败。真的失败了,你会爬起来再次尝试。如果你再次失败,也许就需要转而进行其它尝试。但是你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不只是因为你的成功,而是因为你不怕失败。

    ③一般来讲,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者还会祝愿你好运,还有其它美好祝福。我不想那样说,并且会告诉你原因。在今后的一些岁月里,我祝你会受到不公平的对待,那样你就能知道公正的价值。我祝你会受到别人的背叛,那样你就能懂得忠诚的重要。抱歉我这样对你说。但是,我祝你会时常有寂寞的时候,那样你就不会把友谊视为理所当然。再者,我祝你时常遇到坏运气,那样你就能意识到“机遇”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并且会理解,其实你的成功不完全是应得的,别人的失败也不完全是应得的。你失败的时候,我希望你的对手时常对你的失败幸灾乐祸,这是你理解体育精神的重要性的一种方式。我祝你有被别人忽视的时候,这样你就能知道倾听他人声音的重要,我祝你能遭受一点痛苦,那样你能从中学到同情心。不论我是否祝愿你,这些都是你将来一定会有的经历。你是否能从中取得收获,要看你从不幸中发现启迪的能力。

    ④你可能还希望演讲者能给出一些建议。演讲者能给出伟大的建议,能提出一些切实有用的金点子。他们给你提出的最多建议,是让你活出自我。众口一词可能让你觉得有些老生常谈,但是你就是应该活出自我。不过你应该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你不应永远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除非你是个完人。在某些时候,你不应成为你自己,你应该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人们对你说“活出自我”,是他们不希望你按照别人给你定下的标准生活。但是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就无法活出自我,而且只有进行思考,你才能知道自己是谁。

    ⑤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没有意义。”在做某些事情的时候,“只管放手一搏”或许是一句有用的箴言,但是考量如何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时,它就不是一句很好的箴言了。要想过上舒服的日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图舒服。我建议,无论你取得什么成就,不要有居高临下之感。去了新学校,见到有人扫树叶、铲雪或者倒垃圾,你可以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帮一下忙。记住他们的名字,以后在学校见面时,称呼他们的名字。另外,你在走路时遇到一个人,没有认出对方,你可以微笑着看着对方,说一声“你好”。

    ⑥我给你的最后一条建议很简单,但是我觉得能对你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每个星期,你应当给一个人写一封信,比如写给你以前的老师,感谢他曾经给你的帮助和鼓励。不是电子邮件,而是手写邮件,大约需要十分钟。写完后贴上邮票,寄给对方。一年下来,会有几十个人因为你的亲笔信而感觉到你是如此与众不同。

    ⑦大约五十年前,美国哲学家、音乐家鲍勃·迪伦作巡回演出期间,很是想念他的四岁儿子杰西,于是写了一首诗送给杰西。这首诗充满了父母对于儿女的希望,诗中表达的愿望是美好的,是永恒的。下面,我就以这首诗作为演讲的结束:

    愿上帝的庇护与你同在,愿你的美梦都能成真。

    愿你与人为善,也获人相助,

    愿你造一把通往繁星的云梯,你可以攀登到每颗星星之上,愿你永远年轻。

    愿你长大后正直无私,愿你懂事后真诚善良,

    愿你永远知晓真理,所到之处都有光明照亮方向。

    愿你勇敢无畏,百折不挠,意志坚强。

    愿你总是忙碌充实,愿你脚步永远轻盈敏捷。

    愿你有一个坚强信念,暴风雨来临时,你的心中总是洋溢着快乐,

    愿你的歌曲永远为人传唱,愿你永远年轻。

    1. (1) 本文的标题拟得好不好?为什么?
    2. (2) 本文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 (3) 文章引用鲍勃·迪伦写给四岁儿子杰西的诗作为结尾,目的是什么?
    4. (4) 约翰·罗伯茨这篇“冷血”、“恶毒”的演讲稿,被十几万人点赞、转发。其实我国古代早就有许多“祝你吃一点苦头”的名句,试着写出两句。
    5. (5) 仿照第③段加下划线的句子,再续写两句“我祝你……那样你就能……”不得抄袭原文内容)
三、表达与交流(40分)
  • 13. 阅读下面的提示,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大课间活动、经典诵读研学旅行,等等。这些物或事一定 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请以《  ▲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书写工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