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

更新时间:2021-08-24 浏览次数:119 类型:期末考试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4分)
  • 1.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读完八(下)《语文》课本,我们掩卷而思,各种美妙的感觉涌上心头。走进这个语文世界,我们可以听到黄土高原上粗犷豪迈、令人震hàn ()的安塞腰鼓,可以看到各拉丹冬太阳之下熠()烁烁的冰雪世界,还可以漫步于佳作如林的古诗苑,含英咀华,一朵朵奇)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吸引我们去观赏,可以在各种昆虫都xiāo ()声匿迹的时候,与庄子雄biàn () ……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fù()其实的饕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名人跟人握手,叫作平易近人 , 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王选《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B . 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在》) C . 除了扑面二老的水汽,振聋发聩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梁衡《壶口瀑布》) D .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
  •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上课是否认真听讲,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 B . 通过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 . 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D . 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 4. 古诗文默写
    1. (1) 蒹葭苍苍,。(《诗经·蒹葭》) 
    2. (2)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 (3) 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用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老翁悲惨境遇的句子是 “” 。
    4. (4) 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来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5. (5) 日本舞鹤市向中国捐出的抗“疫”物资上印着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6. (6) 古人爱花,常把各种花写进诗文中,赋予它们人的品格与情感。请从下面的花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牡丹花  桃花  梨花  菊花  梅花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5. 走进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名著之一,它出版后对全世界的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读过这部小说的人,一定会喜欢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请回答: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在主人公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的精神、的意志和的高贵品质。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共10分)
  • 6. 某校为提高学生“低碳生活”的意识,开展了以“低碳生活,有你更美好”为主题的综性学习活动。

    材料: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1. (1)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50字以内)
    2. (2) 请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3. (3) 为了让“低碳生活”理念更深入人心,请你设计一个活动内容。
    4. (4) 参与本次学习活动后,大家都对“低碳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如果请你劝说吸烟者戒

        烟,你会怎么说?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6分)
  • 7. 阅读古诗文,回答各题

    【诗词赏析】

    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两句诗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活动,试加以分析。

  • 8. 【古文阅读】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 ,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乙】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 , 乱则穷①。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②之,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③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节选自荀子《礼论》)

    【注释】①穷:困境。②分:区分、辨别。③屈:竭尽。

    1.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盗窃乱贼而不

      故人不独其亲:

      争则 , 乱则穷:

      养人之欲: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②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   

    3. (3) 【甲】文首先对“大同”社会的纲领进行说明,接着具体阐述,最后指出大同社会的美好;而【乙】文则主要阐述
    4. (4) 根据【乙】文,说说荀子是从哪几个角度阐释礼制产生的原因的。
  • 9. 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文,回答各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试概括④段的分论点。

      中心论点:

      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

    2. (2) 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 (3) 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

    4. (4) 请结合选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10. 阅读《守门的小男孩》一文,回答各题。

    守门的小男孩

    ①中午时分,一个小男孩站在院子门口拦住下班回家的人,问:“张云龙叔叔是住在这儿吗?”这个小男孩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像个乡下人。

    ②有人告诉小男孩,张云龙住在3楼301房。小男孩就上到了3楼,找到301房。301房门关着,小男孩敲了几下门,门没开,他就站在门口。

    ③住在302房的是王先生和王太太,他们见301房门口站着个小男孩,又生疑又奇怪。

    ④小男孩在门口站了好长时间。王先生开门探出头看,见小男孩仍站在门口,王先生便说:“你不用等了,张云龙出差去了,明天才回来。”小男孩一听,下了楼走到院子门口,想了想,又返了回来,回到301门口,双手抱着腿坐下。

    ⑤下午上班时,王先生见小男孩还在门口,并且坐着,便把窗户关好,把晾在外面的衣服收回来,把门反锁好,边去上班边嘀咕道:“又不知道谁该倒霉了。”以前,这幢楼有好几家住户被人偷过,多半是那些十来岁不大不小的男孩干的。

    ⑥上下楼的人见301房门口坐着小男孩,也加多了一些防备,有老人在家的,叮咛老人多加小心,盯住这个小男孩,别让他偷自家的东西。

    ⑦到下午下班回家,这个小男孩仍坐在301房门口。王先生见了,有点生气,说道:“我都说过张云龙出差去了,要明天才回来。你干吗还不走?”小男孩说:“我不走,我要等张叔叔回来。”

    ⑧天渐渐黑了,王先生越想越感到奇怪,看来这个小男孩要在门口坐一夜了,小男孩在这里坐一夜,这幢楼就不得安宁一夜,如果是小偷,谁知道他会什么时候下手?王先生想报警,王太太拦住,说:“如果人家小男孩是真等人,你不是冤枉他了?再说人家在门口坐也没罪,他是小偷只是你们想出来的。”夜里,王太太心肠好,给了小男孩三个面包和两片蚊香。

    ⑨第二天早上上班的时候,小男孩还在门口,在301房门守了一夜。中午回来的时候,小男孩不见了,但张云龙在家。王先生好奇地问起那个小男孩,张云龙告诉王先生,三年前他下乡扶贫时,给了这小男孩200元钱读书,人家一家人还念着恩。他还说,村里有个人叫二狗子,他认识的,二狗子说要到城里来找他借点钱花,小男孩家里人怕他不知道二狗子现在是个骗子,大老远地让小男孩从乡下赶来,守了一天一夜,等他回来,告诉他二狗子是个骗子,叫他千万别借钱给他。

    ⑩整幢楼的人知道后,都感叹不已:做人做个好人,总会有人替你守门。小男孩就是个守门人,替张云龙守门挡住了骗子。

    1. (1) 小说记叙了一件什么事?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少年形象?
    2. (2) 小说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塑造了小男孩这个人物形象的
    3. (3) 小说在谋篇布局的突出特征是运用了悬念和伏笔的手法。请任选其一,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4. (4) 分析结尾段加点词语“替你守门”的含义。
四、写作(共50分)
  • 11.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原来幸福就在我身边”为题目写篇作文。

    文题二:阅读的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来自广东云浮的14岁男孩张家城,虽然只有一条手臂,但仍能在球场上与篮球一同起舞,他的技术甚至要比许多身体健全的正常人还要出众。这样坚强、乐观的精神也吸引到了球星库里,他在微博中为张家城送出鼓励。

    以上文字给你什么联想和感悟,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