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8-27 浏览次数:115 类型:期末考试
一、积累运用(共22分)
  • 1. 下面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闻一多向古代典(   )钻探,有如向地(    )寻求宝藏。仰之(   )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钻得越(   )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来。

    A . 籍  ké  mí  契 B . 藉  qiào  mí 锲 C . 籍  qiào  mí 锲 D . 藉 ké  mí 契
  • 2. 下面依序填入横线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星空,你吟出举杯邀明月,低头思故乡 , 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A . ①冒号             ②书名号           ③逗号               ④句号 B . ①问号              ②双引号             ③分号                ④句号 C . ①句号              ②双引号             ③分号              ④句号 D . ①问号              ②双引号             ③分号               ④逗号
  • 3. 下面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窗外的一切被浓雾笼罩着,朦朦胧胧,扑朔迷离 , 小城好像沉浸在一个梦幻世界里。 B . 百年党史绘就恢宏画卷,妇孺皆知的伟人、默默无闻的党员,皆是画卷中的主人公。 C . 杨洁篪在中美战略对话中强调美国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耀武扬威 , 中国人不吃这一套。 D . 为了在这次知识竞赛中夺冠,她目不窥园 , 废寝忘食,关在房间里与唐诗宋词相伴。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校品德教育的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 . 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深受群众喜欢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用流行传唱经典造成的。 C . 中国严格落实新冠疫情防控措施,积极推动2022年北京冬奥会各项筹办工作稳步向前。 D . 钦州警方打击在禁渔期内使用禁用工具进行非法捕捞的行为,使非法捕捞活动减少了一倍。
  • 5. 下面语境中,应对交流最得体的一项是(   )

    小明和同学看到有几个小学生在立有“禁止游泳”警示标语牌的河里游泳,很担心这些小学生会发生溺水事故。小明生气地说:“你们快点上来,难道你们眼瞎了?没看到这里有“禁止游泳”的标语吗?”小王摇摇头说:“唉,真是无知无畏呀!”小李对着河里的小朋友叫道:“小同学,快点上来,这里是危险水域,要注意防溺水。”小陈急得跺脚:“你们快上来,否则我就报警啦。”河里的小学生听到小明他们的劝说纷纷跑上了岸。

    A . 小明 B . 小王 C . 小李 D . 小陈
  • 6. 以下片段选自名著《海底两万里》,对遇险的地点和人物F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我直愣愣地看着这场人鲨大战。不一会儿,形势突变,鲨鱼张着它那好似巨剪的血盆大口,又向船长扑来,把他掀翻在地,生命危在旦夕。说时迟,那时快,F手持捕鲸叉,如闪电般冲向鲨鱼,那锋利的捕鲸叉,一叉刺中鲨鱼要害。船长得救了。

    A . 太平洋 尼德﹒兰 B . 印度洋    康赛尔 C . 太平洋 康赛尔 D . 印度洋    尼德﹒兰 
  • 7. 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完成默写。
    1. (1) 诗以传情,诗以言志。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抒发自己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杜甫在《望岳》中用“。”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爱莲说》中的“,”是周敦颐借莲出于污浊之中却傲然挺立的形象,表达自己“举世皆浊,唯我独清”的人生志趣。
    2. (2) 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一天的洛阳城已平静,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立刻触发客居洛城的李白的故园情。请将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完整地默写出来。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 8. 诗歌阅读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前两句抒情议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B . “浩荡”一词将无形的离愁有形化、动态化,广阔无边的离愁,将画面无限放大,表现出诗人豪放洒脱的气概。 C . 后两句展开联想,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移情于物,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 D . 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诗人虽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 9. 文言文阅读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楚有养由基①者,善射者也;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②。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③善息,少④焉气力倦,弓拨⑤矢钩⑥,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选自《战国策·西周策》)

    【注释】①养由基:人名。②支左屈右:伸直左臂拉弓,弯曲右臂引弓持箭,是一种正确的射箭方法。③已:已通“以”,因。④少:过了不久⑤拨:不正。⑥钩:弯曲。

    1.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陈康肃公射          左右皆曰 B . 睨之久而不             柳叶者百步而射之 C . 手熟尔              吾德馨 D . 康肃笑而遣               水陆草木
    2. (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陈康/肃公/善射 B . 徐/以杓/酌油沥之 C . 子/乃曰/可教射 D . 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
    3. (3) 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叙述疏密相间,详略得当,略写陈尧咨的射技,详写卖油翁酌油的过程,突出“惟手熟尔”的道理。 B . 乙文中 “左右皆曰善”从侧面突出养由基射技高超,“子何不代我射之也”这句话则写出了养由基对“客”挑衅的态度。 C .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话、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D . 甲乙两文叙事简洁生动,甲文卖油翁是以 “酌油”绝活讽喻因善射而自负的陈尧咨,乙文“客”则以道理来劝说养由基。
    4. (4) 把选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②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

    5. (5) 请分别从甲乙文中各提炼一个成语,你从陈康肃公与养由基射箭这件事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6. (6) 劝喻需要一定技巧才能让人信服,卖油翁以自身经验讽喻陈尧咨,“客”则以理服人。七年级下册的古文中还有谁善劝?请写出他的名字并简述他如何劝说。
  • 10. 现代文阅读

    为何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

        ①在旅游途中,我们免不了要拍照留念。可当我们兴高采烈地查看照片时,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明明“颜值在线”的自己,在照片中却看着特别别扭,甚至有点丑。

      ②那么,为什么我们眼中的自己和照片中会不一样?为什么我们平时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会比照片要好看很多?我们真实的颜值到底是怎样的?

      ③人最陌生的反而是自己的脸。

      ④首先,从成像原理来看,由于镜子遵循光反射原理,所以在清晰度上最接近人眼中的成像。此外,因为人习惯了照镜子,所以几乎能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与镜子间的角度和距离,从而使镜子中自己的影像达到最佳成像效果。与照镜子不同,通常拍照难以实现如此精细的调整,尤其是拍合影。摄影技术自不必说,高手与小白的技术有天壤之别。除此之外,镜头、对焦系统、感光器、分辨率,甚至拍摄时的角度、光线等,都会影响拍摄质量。一个普通的单反相机,像素通常在2000万上下,而人眼的像素却高达数亿,致使成像的清晰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这诸多因素加在一起,都使得照片更容易“失真”。

        ⑤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心理因素也易促使照片“失真”。

      ⑥在一项社会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拍摄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一组女学生的照片,而后把照片进行镜像处理。上述女生看到这些经过后期处理的照片和原版照片后,都表示更喜欢镜像版的照片。不过,这些女生的好朋友看到这组照片后,却觉得真实版的照片更好看。

      ⑦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⑧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早上刷牙时都会确认一遍自己的长相,“照镜子”是我们形成躯体自我认知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最习惯看到镜子中的自己。殊不知,基于平面镜的成像原理,镜子中的影像其实是左右颠倒的,所以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左右脸对调后的自己。而拍摄出来的照片,以及他人眼中的你,则是没有经过左右脸对调的。进一步说,因为我们在照片中看到的自我形象,与大脑内储存的、最习惯看到的自我形象,在图像上是左右颠倒的,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己的照片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脑中的自己与照片中的自己进行对比。这种差异会让我们内心产生一种失调感,这就是为何最初当我们看到自己照片时,多少会有点不舒服。而这种感觉身边人则不会有,因为照片中我们的影像与平时他们眼中是一致的。

    ⑨人们之所以会偏爱镜中的自己,主要原因是日久生情。社会心理学的大量研究都表明,反复接触新异刺激(无论是无意义的音节、汉字、音乐片段,还是人的面孔),能够提高人们对它们的喜欢程度,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经研究表明,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见过多次的面孔,而非不熟悉的面孔。这点不仅适用于陌生人的脸,也适用于我们自己的脸。

    ⑩不过,如果你经常拍照,经常看自己的照片,不断在大脑里对自己的照片进行“曝光”。那么,这种陌生感就会逐渐消失,你甚至会发现照片中自己的魅力所在。

    (选自2021年5月6日《科技日报》,有改动)

    1. (1) 下列对“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人习惯了照镜子,所以几乎能下意识地调整自己与镜子间的角度和距离,从而使镜子中自己的影像达到最佳成像效果。 B . 摄影技术、镜头、对焦系统、感光器、分辨率,相机的像素甚至拍摄时的角度、光线等诸多因素会使照片更容易“失真”。 C . 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是左右脸对调后的自己,而拍摄出来的照片左右脸没有经过对调,这种差异会让我们和身边人感到不舒服。 D . 人们之所以会偏爱镜中的自己,主要原因是日久生情。经研究表明,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见过多次的面孔,而非不熟悉的面孔。
    2. (2) 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标题运用疑问句,设置悬念,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也点明了说明的内容。 B . 本文主要介绍了人们“总觉得镜头下的自己没有镜子里的美”的客观和主观因素。 C . 第④段采用了作比较、列数据的说明方法详细介绍了照片更容易“失真”的原因。 D . 本文按逻辑顺序从原因到现象,层层深入进行说明,使文章内容清楚,条理清晰。
    3.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从成像原理来看,由于遵循光反射原理,镜子在清晰度上最接近人眼中的成像。 B . 因为普通的单反相机像素远低于人眼的像素,所以成像的清晰度不在一个量级上。 C . 我们在镜子中看到的永远是左右脸对调后的自己,看照片也是左右对调的自己。 D . 心理学上的曝光效应是指反复接触新异刺激能够提高人们对新异刺激的喜欢程度。
  • 11. 现代文阅读

    风中跌倒不为风

    林清玄

    ①路过乡间一座三合院,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放声痛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

    ②妈妈一手慈爱地搂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对孩子说:“哎呀!都是这土脚不平,害我宝贝跌倒,妈妈替你拍土脚了。

    ③妈妈拍地的动作非常滑稽夸张,使那哭闹不停的孩子也忍不住破涕为笑了。我站在一边看着这一幕,心里感到十分温馨,想到从前我的妈妈也曾如此地安慰过我。

    a

    ④不只是我的妈妈,从前乡间的父母几乎都是这样安慰孩子。跑的时候被树枝绊倒了,就把树枝折断,说:“坏树枝!怎么可以绊倒我的好孩子。”走路不小心跌倒了,就打骂土地,说:“歹土地,怎么可以害我的乖儿子跌倒。”甚至完全没有原因跌倒,找不到什么东西可以责备,就骂风,说:“都是风吹得太凶,才让我的心肝仔跌倒。”

    ⑤我们小的时候都会信以为真,以为跌倒是因为风、土地或者是是树枝的缘故,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找借口来安慰自己,很少想到是自己走路不小心。

    b

    ⑥记得有一次,我在门口庭前跑步,不小心摔了一跤,头破血流,妈妈从灶间跑出来,左看右看,找不到可以打骂的东西,因为庭前土地非常平,既没有树枝,也没有小石子。妈妈怔了好长一段时间,我已经站起来了,她还怔在那里,手里拿着一支锅铲,样子有点滑稽。

    ⑦妈妈看着我望着她,以为我要哭出来,突然大声地骂天:“都是这可恶的风,吹得我家宝宝扑倒在地上!”

    ⑧我抚着自己头上的伤口,对妈妈说:“妈,不是因为风,是我自己不小心扑倒的。”

    ⑨那时,庭前确实只有灿烂的阳光,一丝风也没有。妈妈这时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过来检视我的伤口,欣慰地说:“乖儿子,你长大了!”

    ⑩妈妈的意思是我长大了,可以承担自己错误与失败。当我们发现,不论任何形式的跌倒,都是由于自己的不小心,而不是去找借口,那时我们就长大了。

    ⑪我们在情感与姻缘上跌倒的时候,也像孩子一样,即使土地不平、荆棘横路、风狂雨暴,都不应该是我们跌倒的借口。最应该检视的是我们的心,去承担错误与失败。

    ⑫孩子的跌倒顶多是皮肉受伤,姻缘的挫败也顶多是锥心刺骨,并不会伤到感情的本质。因此,一个人不应在爱中受伤,就失去爱的勇气,一个人也不应该因为爱的痛苦,就失去承担的心。

    c

    ⑬在风中跌倒,在爱中流泪,这都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旅程。如果我们在每一段旅程,都能学习到更广大的胸怀,都能不失去真爱的勇气、美好的追求,一切挫折不也都有深刻的意义吗?

    d

    ⑭我站着看那拍打土地安慰孩子的母亲的情景,一面忆起往事,一面想到我们的人生可能永无平静之日,但我们要使心安宁,只在当下的转念之间。            

    (有改动)

    1. (1) “要寻找生命最内心的本质,是不能有任何借口的。当我们还有借口,本质就不会显露出来。”这段话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    )
      A .   a处 B . b处 C . c处 D .   d处
    2. (2) 林清玄被誉为“当代散文八作家”之一,作品语言清新隽永幽默,请从第②或第⑨段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赏析。
    3. (3) 当妈妈听到“我”说是“我”自己不小心扑倒的,妈妈为什么会笑得像阳光一样灿烂?
    4. (4) 选文和《紫藤萝瀑布》都是散文,都运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请分别说说这两篇文章是如何体现“以小见大”的,并谈谈这两篇文章给你的共同启示。
三、综合题(共10分)
  • 12.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一百周年。这些辉煌成就和光辉历程激励着青年人奋发图强。为此,阳光学校策划了“颂百年辉煌,扬青春风采”主题活动。本次活动,有以下三项任务。
    1. (1) 任务一:拟写通知——请你以阳光学校的名义拟一个通知,通知全校师生在2021年7月15日上午8点在学校操场参加本次活动启动仪式。
    2. (2) 任务二:整理对联——请重新排列下列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并抄写到相应的横线上。

      扬胸中   铸神州   理想风帆    辉煌梦想

    3. (3) 任务三:畅谈感受——本次活动让同学们心中升腾起浓浓的爱国情,以国为傲,立志报国。请你围绕“让青春为国增辉”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写一段80字以内的感想。
四、作文(50分)
  • 13. 我们时常被周围的一切感动着。有时是一句话,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本书,有时是一种场景……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的感动。请以“   ▲   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