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蔡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12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 1. (2021七下·北仑期中) 青春虽然有很多烦恼,但更多的是梦想、激情和幸福。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个人生命的意义,就必须(    )

    ①发展独立思维  ②培养批判精神  ③开发创造潜力   ④抛开书本,到社会上去锻炼工作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21七下·沭阳月考) 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在学习中培养批判的精神和勇气,我们需要(    )
    A . 独立思考,拒绝任何意见               B . 一味否定,挑战一切权威  C . 敢于表达,提出合理化建议           D . 大胆质疑,不必考虑他人感受
  • 3. (2021七下·北仑期中) 某校七年级两个班同去春游。在用餐分组时,A班的班主任让男生与男生、女生与女生分别坐在一起;B班的班主任则正好相反,让男女生混合坐在一起。用餐完毕,大家发现A班的餐桌上杯盘狼藉,“惨不忍睹”,而B班的餐桌上非常整洁。这说明与异性相处(    )
    A . 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 B . 有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情感方式 C . 有利于我们学习对方的优秀品质 D . 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和误解
  • 4. (2021七下·吴兴期中) 通过青春期异性交往课堂,小石深刻地认识到男女同学在交往时应把握好“度”。这个“度”应该是(    )

    ①只要彼此不把对方当异性即可     ②群体交往为佳,保持适当距离

    ③最好不要说话,保持较远距离      ④互相尊重、内心坦荡、言谈得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5. (2021七下·吴兴期中) 小石和家人一起收看《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他被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的事迹感动。张桂梅创办了全国唯一的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建校12年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了学业,摆脱了贫困,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张老师身上令人感动的地方有(    )

    ①帮助1000多名女孩掌握了知识,放飞了梦想

    ②让更多的女孩接受教育,剥夺了男生受教育的权利

    ③传递了勇敢尝试、不断进步、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④有利于改变偏远山区重男轻女的陋习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21七下·吴兴期中) 下列做法符合“行己有耻”要求的是(    )
    A . 小明总是以各种借口来为自己不完成作业开脱 B . 小静总是爱对周围的同学指指点点,评头论足 C . 小石为不受老师批评,每天早晨到学校抄作业 D . 小刚严格遵循“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过马路
  • 7. (2021七下·吴兴期中) 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是华为集团成功走向世界的名片,也是爸爸和小石聊天的话题。集团总裁任正非在“科技三会”作汇报发言时说:“一个人一辈子能做成一件事已经很不简单了……14亿人每个人做好一件事,拼起来我们就是伟大祖国。”这是一种“至善”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我们(    )

    ①关爱他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②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③善于寻找成绩好的同学,多向学霸学习

    ④养成自我省察的良好习惯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旅客虐我千百遍,我待旅客如初恋……”春运期间,12306客服中心在内部食堂设立了发泄墙。不少客服人员在午餐时间利用发泄墙排解自己紧张郁闷的情绪。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 . 注意转移法 B . 理智控制法 C . 合理发泄法 D . 自我暗示法
  • 9. (2021七下·长兴期中) 下边漫画中的“不让座者”缺失的情感是( )

    A . 安全感 B . 道德感 C . 敬畏感 D . 荣誉感
  • 10. 下图的注释是:“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

    A . 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B . 集体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个人 C . 只要学会合作就能在集体中获得成功 D . 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 11. (2021七下·椒江期末) 在集体生活中,“我”和“你”可能有着不同的诉求,有时难免产生矛盾或冲突。下列采取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
    A . 关爱他人,参与活动,集体利益为先 B . 换位思考,冷静处理,心中总有集体 C . 消除个性,失去自我,主动融入集体 D . 做好自己,遵守规则,构建和谐集体
  •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意思是“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不徇私护短,不结党营私;而小人则刚好相反”。据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 小团体的江湖义气,容易徇私护短,故应予以抛弃 B . 要承认和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成员间和谐交往 C . 组建小群体是小人之行,一定要尽力避免 D . 我们要明辨是非,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 13. 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曾说:“中国女排只有最好的团队,没有最好的个人。”这启示我们在集体中(    )
    A . 不能表现太突出 B . 应善于合作,避免个人英雄主义 C . 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D .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冲突的
  • 14. (2020七下·吴兴期末) “人在一起叫聚会,心在一起叫团队”启示我们在共建美好集体时,应该(   )
    A . 扬长避短 B . 团结一心 C . 敢于竞争 D . 各尽其能
  • 15. (2021·龙岗模拟) 近年来,由高空抛物引发的公共安全事件频发。高空抛物行为进入刑事程序数量很少,民事纠纷占绝大多数。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 1254 条第一款规定"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3月1日,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高空抛物罪"作为新罪名单独入刑。这标志着国家从法律上遏制高空抛物这一不文明行为的约束力愈加强硬。可见法治(    )
    A . 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彻底杜绝高空抛物问题 B . 完全可以实现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 C . 彰显法律权威,倡导人民群众遵守社会公德 D . 能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 16. (2021八下·吴兴期中)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它规定和保障了每个公民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事权利。由此可见,《民法典》(    )
    A . 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B . 保障国家权力的运行 C . 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D . 发挥惩治犯罪的作用
  • 17. 媒体为调查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对2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当问到“你父母的同事或你的邻居突然到学校来接你,怎么办”时,有12人回答“跟他走”。这说明未成年人( )

    ①生活经验不足

    ②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③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④应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第18题8分,第19题8分,第20题8分,第21题12分,共36分)
  • 18. 李明听说妈妈在超市买的食品已经超过了保质期,火冒三丈,立即召集了几个哥们到超市讨要说法,一言不合,砸碎了超市柜台的玻璃。请你对李明的行为进行辨析。
  • 19. 依法治国“从娃娃抓起”,让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法治精神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一开始就植根于每个孩子的头脑深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组漫画]

    [一则新闻]

    针对校园欺凌现象,某校德育处进行了题为“遏制校园欺凌,共建和谐校园”的主题活动,以下是本次活动的部分内容。

    校园欺凌案件频发的原因

    ◆有些学生缺乏专项教育.只注重自己“责任免除”。

    ◆有些家长法律意识淡薄,甚至纵容孩子施暴,或认为孩子的事不算事,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施暴学生得不到应有惩罚,藐视法律,有恃无恐。

    ◆……

    1. (1) 图甲和图乙分别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一特殊保护? 
    2. (2) 防治校园欺凌,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说说如何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频繁发生。(至少三个角度)(4分) 
  • 20. (2021七下·萧山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名养路工人在当选为“公路卫士”时说了这么一段话:“大家都以为我是个快乐的人,其实,我活得很累,很多快乐是假装的。儿子落榜时,如果我不乐观,对他会产生极大的打击;妻子住院半年,我忙前忙后,每天都很累,但我还是将笑容挂在脸上,就是怕她失去信心;父亲去世,我的内心一度空荡荡的,但人死不能复生,我只能迅速调整心态,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去,积极面对工作和生活;当一个人时,我会大哭一场,哭完后,在家人、朋友面前,我又是一个快乐的我。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垮掉,也不敢垮掉。我假装快乐

    那也是一种快乐!笑是免费的,它伴随我渡过许多难关……”

    1. (1) 材料中的这位养路工人为什么“假装快乐”?
    2. (2) 结合材料,说说这名养路工人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3. (3) 养路工人朴实的语言对我们的情绪管理有什么启示?
  • 21. 最近,七年级(4)班的同学们在积极整理班级的事迹材料,准备代表学校申报市级优秀班集体。以下是该班同学整理出的优秀事迹,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让和声更美]班级成立伊始,在班主任张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就制定了夺取校优秀班集体的奋斗目标和课堂纪律、遵守校纪、学习态度等规则。全班同学分组讨论并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从此,维护班级荣誉成为同学们一言一行的标准。

    [集体的温暖]小梁是留守儿童,他与爷爷奶奶共同生活,性格也比较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也不尽人意。同学们得知他的情况后,主动和他交朋友,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从此,小梁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有了起色,在学校举办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集体的力量]在全市中小学弘扬十九大知识竞赛活动中,小林获得优异成绩。并发出这样的感慨:“一加十十加百,百加千千加万,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没有完美的个人,却有完美的团队。这次比赛,让我领略了团队合作的无限魅力”

    1. (1) 根据材料回答,七年级(4)班的同学是如何让和声更美的?
    2. (2) 以上三则材料中可以看出七年级(4)班具有哪些美好的特征?
    3. (3) 心中有对美好集体的情慨,脚下有建设美好集体的行动。向七年级(4)班的同学学习,我们应怎样为建设美好集体贡献力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