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大冶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

更新时间:2022-04-02 浏览次数:109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8小题,共18分)
  • 1. (2020·昆明)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 2.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材料直接反映了唐玄宗统治前期(    )
    A . 重用贤能 B . 整顿吏治 C . 改革税制 D . 选拔人才
  • 3. (2019·重庆)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样参加骑马、打球、饮酒、舞蹈等活动。唐代的女服还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传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
    A . 经济的繁荣 B . 文学艺术的兴盛 C . 政治的清明 D . 社会风气的开放
  • 4. (2020·平谷模拟) 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公元907年

    公元923年

    公元938年

    公元947年

    公元951年

    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

    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

    刘知远建立后汉

    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A . 南北朝时期 B . 唐朝后期 C . 五代十国 D . 宋、金对峙
  • 5. 北宋与辽、西夏既发生对峙战争,又一直进行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在榷场,官府和商人交换各种商品,且数量很大。这种态势(    )
    A . 源于辽夏夺取宋朝土地人口 B . 使辽宋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 C . 表明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 D . 加深彼此了解,促进民族交融
  • 6. “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材料表述了王安石变法的(    )
    A . 背景 B . 措施 C . 目的 D . 结果
  • 7.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为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这一“国耻”是指(    )
    A . 金灭北宋 B . 辽灭北宋 C . 西夏灭北宋 D . 蒙古灭南宋
  • 8. (2020·黔南州) 下图呈现了西汉至南宋北方和南方人口户数的变化情况。这说明(    )

    A . 北方财富增长 B . 中央集权加强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城市生活繁荣
  • 9. 蒙古秘史》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结束这一局面的是(    )
    A . 成吉思汗 B . 忽必烈 C . 完颜阿骨打 D . 耶律阿保机
  • 10. 元朝时,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逐步融合,相互通婚,逐渐形成一个新民族,这个民族是(    )
    A . 维吾尔族 B . 白族 C . 苗族 D . 回族
  • 11. (2020·仙桃)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如图所示印章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管理机构所使用的(   )

    A . 新疆地区 B . 西藏地区 C . 台湾地区 D . 岭北地区
  • 12. 中国古代风俗图《瓦子内说书》配诗中写道:“闲听瓦内讲评书,粉怪传奇胜翻读。打诨烟花皆悦众,全凭利口誉京都。”诗中提到的“瓦子”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一“京都”内(    )
    A . 唐都长安 B . 北宋开封 C . 南宋临安 D . 元朝大都
  • 13. 从望远镜被发明开始,人类陆陆续续对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单元进行了命名。从1935年开始,国际月面地名命名委员会相继对这些地名进行了整理和确认。2010年,我国利用嫦娥工程影像数据首次申报“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月面上的三个撞击坑用我国著名科学家蔡伦、毕昇和张钰哲的名字来命名。毕昇入选的理由是(    )
    A . 主持修建都江堰 B . 改进造纸术 C . 推算圆周率数值 D . 发明活字印刷术
  • 14. (2020七下·西城期末) 年代尺有助于历史记忆。下列所示年代尺上的“?”处应填入(    )

    A . 朱元璋称帝 B . 蒙古灭金 C . 李自成起义 D . 签订《尼布楚条约》
  • 15. 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戚继光被称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 . 驱逐葡萄牙,收回其在澳门居住权 B . 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C . 抗击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D . 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边界
  • 16. (2020七下·东城期末) 2020年是故宫建成600周年。1420年明朝北京城基本建成,故宫成为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是北京城的核心。故宫的建造,主要体现了(    )
    A .  重视民生 B . 皇权至上 C . 中西合璧 D . 无为而治
  • 17.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这个王朝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由女真族建立的 B . 前身是阿骨打建立的金 C .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D . 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 18.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管理台湾的措施先后有(    )

    ①设置西域都护府    ②设置台湾府    ③设置澎湖巡检司    ④设台湾省

    A . ①②④ B . ③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②
二、材料题(共3小题,共22分)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云梦秦简《封诊式》中,讲述了里典“甲”向上级报告,发现本里人“丙”好像是患疠(即麻风病),于是展开了调查,询问患者本人。派医生前去检查,医生根据丙的各种特征进行观察,最后诊断他确实犯了麻风病。于是,患疠病的丙被送到疠迁所隔离,再进行医治。这说明早在秦代时期,对麻风病的诊断有着一套报告、鉴定、隔离的完整制度,并建立起了传染病的隔离医院。

    隋唐五代时,很多帝王能及时派出使者为疫区人民送医送药,治疗病人。贞观十年(636年),关内、河东疾疫,唐太宗李世民“遣医赉药疗之”,派出医生带了药品到疫区送医上门,进行治疗,见效明显。

    ——摘自《中国抗疫简史》

    材料四:《天工开物》全书三卷十八篇,所叙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的技术和经验,几乎包括了社会全部生产领域。《天工开物》的可贵之处,在于记述了工农业生产中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书中用技术数据给以定量的描述,显露出先进的科学思想和理论阐述,注重引入理论概念,而非单纯技术描述。在农业方面,《乃粒》指出水稻育秧后三十天即拔起分栽,一亩秧田可移栽二十五亩,即秧田与本田之比为1:25。又说旱稻食水三斗,晚稻食水五斗,失水即枯。这些技术数据对农业生产有指导作用,是育秧、插秧和灌溉的理论基础,在以前的农书中未曾提到过。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 (1) 将材料一中的文物填写到对应朝代的方框中(填序号)。

    2. (2) 有同学用如下方法整理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

      一大:贯通南北大运河

      二千:全长2700多千米

      三城:涿郡、A、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 B、淮河、长江、钱塘江

      请仔细读图后,帮他填写字母相应的历史信息。

      A.

      B.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在控制疫病方面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代的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名称。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原因。
  • 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舍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材料三:明朝再度恢复了通过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来选拔文官的制度,这套制度后来变成了一种僵死的形式,它一直保持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

    ——摘编自[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出创立科举制的朝代,并指出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朝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说出材料二体现了宋朝的什么国策?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对“儒家经典的竞争性考试”采用的答卷文体是什么?这种“僵死的形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中国历史上,唐朝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时代”。唐王朝不仅以博大的胸怀接纳来自西亚、中亚、印度等地的文化,也以积极的态度输出先进的文明给周边国家,如新罗、日本等,这既包括了物质文化的交流,也包括了精神文化的互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自卜宪群《中国通史》

    材料二:两宋期间,丝绸之路被金、西夏等所阻,对外贸易只好集中在东南沿海的海路进行。当时与宋朝通商的海外国家,共五十多国,总称为“海南诸国”。中国过去的海外贸易,主要为统治阶层带来珍贵的奢侈品,整体经济收益不大。然而,宋朝的海外贸易不仅在规模上远超过前朝,而且为政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宋朝因此增设机关负责管理和推广海外贸易。

    ——摘自杭侃《两宋:在繁华中沉没》

    材料三:它是在一个相对封闭体系中发展而来的盛世。纵向比较,康乾盛世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版图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但不幸的是,从横向比较,它却与当时世界最先进文明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帝制的最后一抹斜阳,最后一首挽歌,虽然辉煌,只是已经走到了尽头。

    ——摘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朝接纳印度文化、输出先进文明给日本的史实。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的海外贸易呈现出的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 (3) 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古代盛世的顶峰”;另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落日的余晖”。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至少说出两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