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期末学业质量...

更新时间:2021-08-13 浏览次数:8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运动 B . 液体表面层的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没有斥力只有引力 C . 常见的金属是多晶体,呈各向同性,没有固定的熔点 D . 的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都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规律
  • 2. 关于正在做简谐运动的水平弹簧振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振子的位移方向和加速度方向总是相同 B . 振子的位移方向和回复力方向总是相同 C . 振子的位移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 . 振子的位移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 3.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居里夫人最早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 B . 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结合能不一定越大,但其原子核越稳定 C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D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 4. 用单色光照射位于竖直平面内的肥皂液薄膜,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为(    )
    A . B . C . D .
  • 5.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电路研究a、b两种单色光的光电效应现象,通过实验得到光电流I与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   )

    A .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B . 两种光的频率 C . 两种光照射金属K时的逸出功不一样 D . 若b光可以让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则a光一定也可以
  • 6. 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波的波速为4m/s B . 图乙表示质点S的振动图像 C . 质点R在t=6s时的位移为13cm D . 一观察者沿x轴向波源运动时,他观测到的该波频率为0.25Hz
  • 7. 某同学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时,下列操作使实验结果偏小的是(   )
    A . 直接使用了纯油酸 B . 撒的痱子粉过多,导致油酸未能完全散开 C . 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 . 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计了10滴
  • 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a三个过程回到原状态,其V-T图象如图所示,pa 、pc分别表示状态a、b、c的压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状态a、b、c的压强大小满足 B . a到b过程中气体内能减小 C . b到c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 D . c到a过程中每一个分子的速率都不变
  • 9.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两个滑块A和B(B的左侧连接轻弹簧),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kg和2kg。滑块A现以2m/s的速度向右运动,滑块B以3m/s的速度向左运动,若以水平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滑块A的速度减为零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 B . 当滑块A的速度为-6m/s时,滑块B的速度为1m/s C . 当两滑块相距最近时,弹簧弹性势能为 D . 从开始到两滑块相距最近的过程中滑块A受到的冲量为
  • 10. 全球新冠疫情反弹蔓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如图所示是某公司运送抗疫产品的装置,水平传送带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端上方有一弹性挡板.在t=0时刻有一超规格产品从传送带的左端滑上(速度可视为0),当其运动到弹性挡板所在的位置时与挡板发生碰撞,由于工人没有及时取下产品与挡板发生第二次碰撞,若碰撞时间不计,则从产品开始运动到与挡板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
  • 11.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 (1) 实验的五个步骤如下:
      A . 将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并安装打点计时器; B . 将纸带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C .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小桶相连,把木板的一侧垫高,让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以补偿阻力; D . 拉动纸带的自由端让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打出纸带,测出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利用纸带测量的数据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E . 更换纸带,改变小桶内沙的质量,重复几次操作。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步是:________(用步骤前的字母表示)

    2. (2) 纠正错误后,实验中打出的某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测得数据如图乙所示,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m/s2
    3. (3) 用不同的几条纸带测得的加速度a和所对应的拉力F(F=mg,m为小桶和沙的总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可得到小车质量M一定时,a-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由图可见F较大时图线发生明显弯曲,实验时若不断增加小桶和沙的总质量,那么a将趋向于(用题中给出的物理量表示)。

    4. (4) 小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系着沙桶的细线一端通过动滑轮与固定于长木板的力传感器相连,如图丁所示(滑轮的摩擦和质量不计),实验时小华没有补偿阻力,他以力传感器的示数F为横坐标,以加速度a为纵坐标,画出a-F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_____图。
      A . B . C . D .
    5. (5) 小华由a-F图象求得直线部分的斜率为k,则他实验所用小车的质量为(用k表示)。
三、解答题
  • 12. 已知氘核 的质量为m1 , 中子 的质量为m2 的质量为m3 , 真空中的光速为c。
    1. (1) 写出两个氘核 聚变为一个 的核反应方程,并计算释放的能量;
    2. (2) 质量为M的氘核 完全聚变为 ,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煤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已知煤的燃烧值为q(题中所用物理量的单位均为国际单位)。
  • 13. 电子产品中常用到发光二极管,其中一种是由半径为R的半球体透明介质和发光管芯组成,管芯发光部分是一个圆心与半球体介质的球心O重合的圆面,PQ为发光圆面的直径,圆弧ABC在半球体介质过球心O的纵截面上,B、D分别为圆弧ABC、BDC的中点,如图所示。由PQ上的M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D点折射出后与OB平行,已知θ=75°。求:

    1. (1) 半球体介质的折射率及光从该介质射入空气中的临界角;
    2. (2) 为使从发光圆面射向半球面上的所有光线都能直接射出,管芯发光圆面的最大面积。
  • 14. 如图所示,圆形管道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K处有一阀门,A处是一固定绝热活塞,C处是质量为2kg、横截面积为1.0×10-3m2的可自由移动的绝热活塞,此时两活塞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管内气体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温度都为300K,其中上部气体的压强为1.0×105Pa , 现保持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只对上部分气体加热,使C处的活塞缓慢移动到最低点B(不计活塞厚度与摩擦),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求:

    1. (1) 可移动活塞在C处时由于自重对下部分气体产生的压强;
    2. (2) 可移动活塞到达B处时上部分气体的温度;
    3. (3) 保持上、下部分气体温度不变,打开阀门K,向外释放气体,使可移动活塞缓慢回到C处,则释放气体质量与上部分剩余气体质量之比。
  • 15.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质量M为0.4kg且足够长的木板,木板上再叠放一质量m为0.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1为0.6,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µ2为0.4,开始时滑块与木板均静止.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给长木板施加一个水平向右持续作用的外力F。

    1. (1) 若F=4N,试求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 (2) 若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F=0.5t,试通过计算在图乙中画出从t=0时刻开始后滑块与长木板间摩擦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要求图线对应的时间超过12s);
    3. (3) 若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为F=0.5t,当滑块相对于木板刚要滑动时撤去外力F,求此时滑块运动的速率,以及当两者都停止运动时滑块相对木板滑动的距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