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福建省初中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3我国人口

更新时间:2021-07-25 浏览次数:91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南平)     2018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94%,人口死亡率为0.713%,自然增长率比2017年下降了0.151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1) 201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 . -0.151% B . 0.381% C . 0.562% D . 1.807%
    2. (2) 2018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比2017年下降了0.151个百分点,说明我国人口(    )
      A . 增长变慢 B . 数量减少 C . 老龄化 D . 负增长
  • 2. (2016·安溪)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有助于缓解的人口问题是(  )

    A . 人口分布不均 B . 人口素质低 C . 人口基数大 D . 人口老龄化
  • 3. (2021·福建)     下图示意我国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图中2010年、2020年数据分别为第六次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0~14岁少儿比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 教育水平提高 B . 医疗设备改进 C . 传统习俗延续 D . 生育政策调整
    2. (2) 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可能会导致(   )
      A . 就业压力增大 B . 用工成本增加 C . 养老负担减轻 D . 生态环境恶化
    3. (3) 综合图中三个年龄段人口比重变化的情况,缓解其产生的社会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 . 延迟退休年龄 B . 扩大经济规模 C . 限制人口迁移 D . 缩小城乡差距
  • 4. (2019·福建) 下图示意“2028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 预测2028年我国人口比重最大的年龄段是(   )
      A . 5-9岁 B . 25-29岁 C . 45-49岁 D . 55-59岁
    2. (2) 应对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产生的社会问题,需要(   )
      A . 增加就业机会 B . 增建养老设施 C . 扩大城市规模 D . 完善产业结构
  • 5. (2019·龙岩) 读下图“我国劳动人口(16~59岁)增长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 (1) 关于我国劳动人口增长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2010年劳动人口总量最多 B . 2012年劳动人口总量最少 C . 2014年劳动人口出现负增长 D . 2010~2012年劳动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2. (2) 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胎政策,主要是为了(    )
      A . 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B . 解决人口负增长问题 C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D .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 6. (2017·福建)

    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时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的调整。图2示意1987~2015年我国人口总数及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1) 下列关于1987~2015年我国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口数量迅速增长 B . 人口数量缓慢下降 C .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D . 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2. (2) 2011年以来,我国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口的是(    )

      A . 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B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C . 大幅度增加人口数量 D . 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
  • 7. (2012·福州) 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口分布相对均匀 B . 人口密度最大的省区是西藏自治区 C . 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D . 黑河—腾冲一线是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
  • 8. (2012·漳州) 读以下两则材料,回答下题。

    材料一:尽管我国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平均每年仍净增人口1200万左右。

    材料二:我国部分省区人口密度比较表

    省级行政区

    江  苏

    山  东

    新  疆

    西  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740

    600

    12

    2

    1. (1) 材料一说明我国人口现状是(  )

      A . 人口基数大 B . 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C . 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 D .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
    2. (2) 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人口东西分布的巨大差异。说明了(  )

      A . 东部应向西部大规模移民 B . 西部计划生育落实较好 C . 西部向东部迁移了大量人口 D . 西部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 9. (2011·厦门) 2005年我国总人口为13.1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2%。2000~2005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0.63%)比1995~2000年的平均增长率(0.91%)低0.28个百分点。据此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是(  )

    A .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加快 B .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减缓 C . 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加快 D . 人口基数小,增长速度减缓
  • 10. (2011·三明)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表明,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统计,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13.4亿,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而1990年到2000年的十年之间,中国人口净增长1.3亿,后一个十年比前一个十年人口净增长减少了5600多万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 . 人口保持快速增长 B .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C . 人口总量保持不变 D . 人口总量持续下降
  • 11. (2011·泉州) 据2010年人国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人口处于低增长率阶段,但人口总数仍比2000年增长7000余万,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基数大 B . 生活水平高 C . 出生率高 D . 死亡率低
  • 12. (2011·南平)

    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图中 2000年到2007年平均每年人口增长情况,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估计人口将达到(  )

    A . 12.95亿 B . 13.21亿 C . 13.32亿 D . 14.55亿
  • 13. (2011·晋江) 目前,我国的人口政策是(  )

    A . 保持人口数量稳定 B . 合理人口分布 C . 实行计划生育 D . 减少人口数量
  • 14. (2011·福州)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28日发布。读右面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数图,回答下题。

    1. (1) 第六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数约为(  )

      A . 14亿 B . 13.4亿 C . 12.8亿 D . 12亿
    2. (2) 从199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增幅是(  )

      A . 快速上升 B . 逐渐上升 C . 逐渐下降 D . 基本持平
  • 15. (2014·泉州)

    读图,以下行政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 西藏 B . 江苏 C . 上海 D . 宁夏
  • 16. (2014·莆田) 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是(  )

    A . 秦岭—淮河线 B . 800mm年降水量线 C . 季风区与非季风界线 D . 黑河—腾冲线
  • 17. (2014·龙岩) 2013年11月中央决定放开“单独二胎”,即一方独生子女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这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人口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其目的是(  )

    A . 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 . 解决城市人口过多问题 C . 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D . 解决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 18. (2014·福州)

    读图,回答问题。

    1. (1)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是(  )

      A . 6.02亿 B . 10.32亿 C . 12.95亿 D . 13.40亿
    2. (2) 下列对我国人口现状叙述正确的是(  )

      A . 老年人口比重增加 B . 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提高 C . 青壮年劳动力不足 D . 人口总量减少
  • 19. (2016·三明) 我国生育政策三年内从“单独二胎”到“全面放开二孩”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老龄化 B . 人口负增长 C . 育龄妇女人数少 D . 生育观念的改变
  • 20. (2016·厦门)

    读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示期间福建省城镇人口数量(  )

      A . 持续增长 B . 持续减少 C . 始终比农村多 D . 始终比农村少
    2. (2) 造成福建省城乡人口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城镇居民到乡村养老 B . 城镇青年到乡村创业 C . 农村老年人进城养老 D . 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