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任务一 学习鉴赏 /3 我爱这土地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我爱这土地》同步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3 浏览次数:7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20九上·朝阳期中) 下面对《我爱这土地》的诵读指导,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感情基调深沉,要求朗诵时以稍慢、低沉的声音为主,部分诗句稍轻柔、上扬。 B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作为“诗歌”的宾语出现,是排比句,朗读时应慷慨激昂,语速稍快,一气呵成。 C . “温柔”“黎明”“深沉”重音轻读的方法,造成低沉轻柔、回味无穷的效果。 D . 最后两句诗的节奏划分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2. 下列对《我爱这土地》一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采用象征手法表情达意,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了诗人对处于苦难之中的祖国深沉的爱及为祖国美好明天献身的强烈愿望。 B . 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河流”“风”象征人民革命斗争的胜利,“黎明”象征人民的悲愤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C . 就诗的感情发展而言,第一节蓄势,第二节是感情的升华。诗歌第二节的一问一答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腔。 D . 诗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鸟”虚拟,歌唱者是“鸟”,同时也是“诗人”,这种寓情于形象的写法,不仅有助于感情的抒发,也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感。
  • 3. 下列词语中,每对划线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哑/毁     青/自怨自 B . 咙/物     林/亲密无 C . 明/淋     障/气凝神 D . /跃     声/流言
  • 4. 下面句子中,朗读重音和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 B .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C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D . 因为/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它________在春节缤纷的花炮中,________在京剧斑斓的脸谱中,________在书法醇美的墨香中,________在二胡悠扬的弓弦上,传扬在诗词浪漫的意境里。

    A . 绽放  闪烁  跳动  飘散 B . 飘散  绽放  跳动  闪烁 C . 闪烁  跳动  绽放  飘散 D . 绽放  闪烁  飘散  跳动
  • 6. 下列对《我爱这土地》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诗人假设自己是一只鸟,一只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为了借鸟歌唱的内容更好地抒情。 B . 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 7. 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B .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C .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D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语言表达
  • 8. 《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出诗人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深情。请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话,表达心中的情感。(200字左右)

    【写法分析】这首诗的意象内涵丰富(运用象征手法)。诗中的每一个事物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鸟”是诗人的虚拟,嘶哑着喉咙歌唱的既是“鸟”,也是“我”(作者自己),接着,诗中接连出现了所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等,它们都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象征手法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抓住象征体和象征本体之间的相似点;②注意围绕相似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 9. 品读下面诗歌,你会得到得多启发。请你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也来创作一首小诗。

    供选题目:微风  惊雷  浪花  落英

    细雨

    朱自清

    东风里,

    掠过我脸边,

    星呀星的细雨,

    是春天的绒毛呢。

三、现代文阅读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好沉的一抔土

    石英

        ①在这里,旧的皇历是更不灵了。

        ②原本我以为,黄河口的土是粗糙的、贫瘠的。因为在我幼小时,大人们就告诉我:那是个盐碱沙荒、十年九不收的地方。

        ③但当我实地来到这黄河入海处,亲眼领略了它的豪迈气势和不凡的资质后,我便意外地发现:这里不仅地阔,而且土肥,土攥在手里,酥细得像润了油,却又匀和而不腻;凑近鼻沟下一闻,别有一种清香。以我年轻时在老家从事农桑的经验,这样的土质,不管种蔬菜还是种庄稼都是很理想的。

        ④果然,在后首那块干松的地段,有好一片秋禾!风过时,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对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那千枝万条谷穗的金笔,在漫野里尽情描绘秋熟的图景。

        ⑤再往前,更接近河口的一片土地,许是刚冲积成不久,还没有好好利用。如此潮润的沃土,瞅着都会口舌生津,谅也不会长时间被闲置的。

        ⑥我是个庄户底儿,颇有些“爱土成性”,走着走着,禁不住又珍惜地捧起一抔土来,觉得好沉重,真的——比一般的土要有分量。“你的手感不一样吧?”我们的老向导、治黄四十年的专家王总工程师看出来了,接着他以充满诗意的幽默口吻向我解释,“这土确实有点特殊:黄河口虽说在山东,这里的泥沙却不全姓鲁,它们有的姓甘,有的姓秦,有的姓晋,有的姓豫,大都是外来户。你手里攥着九个省区呢,怎能不重?”

        ⑦我始而以为他是在开玩笑,再一琢磨,或许还真有道理。但究竟是科学上的依据,还是哲理上的深远含义?科学上的道理,土质的某种特殊性,还有待请教;引我深思的倒是他所说的“攥着九个省区”这句话,确实是够有分量的,其中不但有地理上的广阔,更有历史的重负,大河不舍昼夜滔滔奔流,融雪纳雨,诸种情味,掺和着千年万载艰辛的汗珠。经过漫长历史淘滤,轻浮的、劣质的分子被冲出河口,混杂于海水中;能够落下来的便执着地痴恋于河口,不肯随波逐流。这些分子多是精华,它们当然最凝重。

        ⑧这土,攥在手里是无声的,我却觉得它储留、凝结着我们这个民族苦难和奋起的回声。太遥远的且不说,近的就有黄泛区百姓流离失所啼饥号寒的哭泣,更有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的雄浑声浪……

        ⑨我更深深感悟到我手里攥着的不是一抔普通的土。一时竞舍不得扔弃它——它值得我珍惜并作为一种精神的动力。这时我不仅觉得它的分量沉重,而且攥得好苦!

        ⑩但不论是何种滋味,过去的毕竟已成为过去。现在,我闻到的是风赠秋熟的醇香;眼前,是驰向海口的两栖机动勘测船。王总工程师兴致勃勃地向我透露:三年以内就将结束这里“有水无航,有油无厂,有口无港”的局面。“到那时,你再来看!”

        ⑪他的语气是那么坚定,那么充满信心;无须怀疑,他过去四十年间的治黄成绩就是金质“信用卡”。

        ⑫至此,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土,被攥成紧紧的一团,我随手把它揉碎,轻松地撒开去,土星儿均匀地铺在地面上,幻觉中,我的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新洲远景图……

    (略有删改)

    1. (1) 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2)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高粱擎起硕大的锣鼓槌相互撞击,没有敲出多大的声响,却惊起一对翠蓝色的珍鸟从深处腾出 , 在半空里飞旋两遭,没有树枝可依,又飘落在旁边的一片谷地,立在穗上颤颤悠悠,像一对新婚伉俪相对荡着秋千。

      ①赏析画线句子。

      ②赏析划线词语。

    3. (3) 第⑨段写“我”将土“攥得好苦”,第⑫段写“我可以愉快地松开手了”,“我”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4. (4) 作者为什么认为黄河口的土“好沉”?请简要分析。
  • 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感悟七贤庄

    陈朝慧

        ①今年6月,我应邀到甘肃省岷县参加中国文艺家走进岷州采风暨中国西部第三届散文节,回昆明途经西安时,在西安小住了几日,这便有了机会去瞻仰七贤庄。

        ②走进七贤庄,你会感到一种崇高和神圣,有一种庄严和肃穆。你不敢咳嗽、不敢高声喧哗,你深怕惊醒了什么,你只静静地看,默默地感悟那些曾经被白色恐怖围困了的人生。

        ③此时此地,我同样也有一种不同寻常的兴奋和感动。想像中我是一个当年的热血青年,为了革命,为了理想不远千里来到西安,如饥似渴地奔赴革命的怀抱。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在老交通的带领下,革命者一个又一个地从这里奔赴延安……

        ④七贤庄,夜行人的北斗。

        ⑤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桌一椅都让我感到十分的亲切,这里的所有情景都会让我感动。在周恩来坐过的桌椅跟前,我驻足了很久很久。想像对面还坐着那个思想深奥、指挥若定的圣者。我把那把他坐过的椅子审视了很久,可那把椅子却默默地立在我的面前,默默地一声不吭,好像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大运筹帷幄的往事。

        ⑥是啊,在那风风雨雨的战争年代,日本军队正对中国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中国革命正处于紧急关头。那里的七贤庄,是抗日战争的桥头堡,是一把插在敌人心脏里的尖刀。

        ⑦七贤庄,西安版图上一个小小的点,但这个点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装备给养有关;和老区延安的医药、布匹有关;和罢工、学潮有关;和转移革命青年到延安投身革命的活动有关。海伦是美国著名的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毛泽东称她为“伟大的女性”。1937年她到达西安后,就是通过七贤庄摆脱了监视她的密探,由地下党护送她到达延安的。

        ⑧七贤庄,占地只有13600平方米,与整个中国的版图相比,它很小很小。就是在西安的地图上,它也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但就是这个小小的圆点,它却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

        ⑨是的,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就是这个小小的点连接着延安和西安、连接着国统区和解放区、连接着共产党和老百姓。七贤庄,是国统区喷发革命热情的井口,是凝聚革命力量的大本营,是国统区向革命中枢传递信息最紧要端口。

        ⑩七贤庄小若芥粒细若游丝,但中国革命常常在此一发千钧。在延安的窑洞里,七贤庄是一个让毛泽东时刻牵挂着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毛泽东兴奋和苦恼的地方,是一个能让毛泽东时而拍案而起、时而又笑容可掬的地方。

        ⑪七贤庄,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组成的院落,从头到脚都是一身的灰色,土不溜秋的,咋看咋像一些穿灰布军装的军人。七贤庄,没明没夜地站在历史的暴风雨里,有被特务的目光盯咬过的疼痛,有被敌人的阴谋和暗自袭击过的内伤。走进七贤庄,我想像着那不屈不挠的艰苦卓绝,感悟着它的刚毅和艰苦的神圣。在这里,生命和历史有了一次舒心的邂逅,信念和精神有了一种宝贵的会悟,思想和力量有了一种无声的融入,人性有了一种新的迸发和张扬。在这里转悠久了,你就会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应该怎样去铸造自己的理想和人生。

        ⑫七贤庄,革命暴风雨年代的一座大棚,里面栽满了意志,蓬蓬勃勃地生长民族精神!

    (有删改)

    1. (1) ⑪段中画线句子中错别字是 , 它的正确写法是
    2. (2) 仔细阅读⑦⑧段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七贤庄“成了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一个支撑点,中国革命一个十分敏感的神经结”?
    3. (3) 赏析文中画直线的两个句子。

      ①那把椅子却默默地立在我的面前,默默地一声不吭,好像还在感受那种能让整个中国都温暖的体温,回忆那个伟大运筹帷幄的往事。

      ②七贤庄很小,小得就像一个奶嘴,但它哺育了战争,奶大了中国革命。

    4. (4) 结合全文,说说第?段的含意和作用。
    5. (5) 依照例句,以“校园”为开头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结构相似,修辞手法相同。

      例句:七贤庄,革命者的接待站,迷茫者在这里获得了思想,失望者在这里获得了希望,人生的理想在这里鼓满了风帆。

      仿句:

  • 12.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中国心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心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身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1. (1) 歌词中的“我”指谁?“中国心”指什么?
    2. (2) 理解歌词,说说划线词的表达作用。

      ①河山只在我梦萦

      ②早已把我的一切上中国印。

    3. (3) 歌词中为什么列举“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4. (4) 吟唱这首歌,说说你的情感体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