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模拟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26 浏览次数:69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战国《荀子·解蔽》记载:“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贾(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非精于物者也。’”这一记载折射出战国时期(   )
    A . 工商食官制度不利于经济发展 B . 处于农耕时代农业的地位高 C . 政府注重启用专业人员参与管理 D . 政府注重对农工商业的管理
  • 2. 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   )
    A . 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 B .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 C . 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 D . 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证
  • 3. (2020·滨州模拟) 《史记》纳“四夷传”(四夷,是古籍对中土以外,四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于“七十列传”之中,将蛮夷民族史作为内传,视作通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民族史撰写体例体现了(   )
    A . 史学撰写方式的创新 B . 家国同构的基本理念 C . 宗法分封制度的瓦解 D . 多元一体的心理认同
  • 4. 欧阳修在《论逐路取人札子》中写到:“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唯才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一做法(   )
    A . 杜绝了考试过程舞弊行为 B . 实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 C . 有利于防止考试舞弊行为 D . 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之人
  • 5. 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   )
    A . 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 . 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 C . 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 D . 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
  • 6. 下表为关于洋务运动的两种评价。据此可知(   )

    (洋务官员)他们购买武器,开办工厂,编练新军。宣称是谋自强,实质上是一个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反动的运动,加速了中国的殖民化进程。

    —《高中历史复习提纲》1960年出版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符合中国社会发展客观经济规律和作为客观经济规律的反映的变革思潮要求。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1996年出版

    A . 历史解释无法客观再现历史事实 B . 多方史料互证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C . 直接史料的价值高于间接史料 D . 时代背景会影响撰述者的认识
  • 7. 1930年1月5日,毛泽东在古田赖家坊的协成店驻地写了一封题名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的长篇信函,除对那些右倾悲观思想作了分析批评外,更多的是深刻阐发了他的关于中国革命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思想。该信函(   )
    A . 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 B . 肯定了农民的历史作用和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 C . 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D . 实际上否定了当时部分“左”倾领导人奉行的“城市中心论”
  • 8. 20世纪50年代,在冷战背景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倡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没有展示中国当时所流行的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导向”。之所以得出上述论断,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 开创了中印两国友好的局面 B . 成为规范国际交往的重要准则 C . 在产生时充满理想化的成分 D . 具有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立场
  • 9. 改革开放之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称之为“两权分离”。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士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再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这一变化(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当时适应了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 . 农民获得了对土地的所有权,极大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出现了根本性的变革 D . 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展现农村的活力
  • 10. 青藏铁路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958年后,中国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反复论证、勘测,克服高原冻土、高寒缺氧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态保护和生命安全等技术难题,终于在2006年全线开通了青藏铁路。从政治角度分析,克服万难建设青藏铁路的意义在于(   )
    A . 利于西藏地区脱贫攻坚共同富裕 B . 利于沿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 利于沿途地区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D .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主权统一
  • 11.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柏拉图说“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绝对平等往往使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雅典陷入公共空间低能化、主观化、情绪化的阴影。柏拉图意在说明(   )
    A . 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B . 雅典不存在公民平等 C . 雅典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D . 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 12. (2020高三上·承德月考) 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确立了文官制度奉行“政治中立”的原则,规定在任的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人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举措的实施(   )
    A . 体现了议会对政党的监督 B . 阻滞了政党政治的正常发展 C . 说明政党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D . 有利于国家政治的有序运行
  • 13.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以下是1875年法国宪法的规定,其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其影响)的是(   )
    A . 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B . 设立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 . 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D . 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 14.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期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垄断阶段过渡,但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美国、加拿大、英、法等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反托拉斯法”,这是因为垄断组织( )
    A . 不利于生产力发展 B . 不利于科技创新 C . 违背自由主义原则 D . 国家干预经济
  • 15. 二战后,美国逐渐改变重欧轻亚的援助计划,一方面加强对菲律宾经济援助,帮助亲美的菲律宾政府稳定政局,另一方面帮助菲律宾政府镇压共产党领导的胡克运动。这一政策转变(   )
    A . 使菲律宾丧失了国家独立 B . 标志着冷战开始扩展到亚洲 C . 体现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D . 确立了美菲平等伙伴关系
  • 16. (2020高三上·唐山期中) 美国和苏联于1963年签订《部分禁试条约》禁止在大气层进行核试验,1968年签署了《核不扩散条约》禁止向无核国家转移核武器,1973年召开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确认了在欧洲不诉诸武力和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原则。美苏双方的这些举措(   )
    A . 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 . 遏制了世界多极化格局 C . 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 D . 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潮流
二、非选择题: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商队走的陆路通道;另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

    ——摘编自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

    材料二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丝银之路”(如下表)。

    航线

    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

    备注

    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

    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

    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

    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

    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马尼拉—墨西哥

    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运到拉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它货品。

    中国—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丝和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贸易大循环——“丝银之路”。

    1.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当时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18. (2020高一上·宿松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孔于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揪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 19. (2019高三上·沙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满族贵族入关之后,使清代婚姻礼俗深层次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影响,在其全面继承明朝婚姻礼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清承明制,规定男十六岁,女十四岁为法定结婚年龄。封建包办婚姻依然是清朝婚姻的基本特征,尊亲长掌握卑幼的主婚权是清朝法律的规定,并且强调婚姻双方的门当户对。婚约、婚书与聘财是婚姻成立的条件,婚约一经成就,男女无论任何一方均不得反悔。由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清律允许男子婚后可娶多名妾室,却要求女子在丈夫死后,为丈夫守节一辈子,并且在夫妻关系离异问题上,男子始终占据主动权……。

    ——摘编自陈顾远.《中国婚姻史》

    材料二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变革剧烈,加之受欧风美雨的冲击,以上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的婚礼俗尚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男女缔姻逐渐摆脱传统婚介形式的束缚,允许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已带有现代婚姻色彩,甚至还有报刊广告征婚的创举。随着婚姻主权的转移,婚姻已不完全是两个家族的事,而是婚姻主体即当事人的事,因而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缔结更多考虑的是婚姻对象的才情、品性、相貌等个人素质。其次在结婚礼俗出现了新的风尚,更加简朴快捷,仪式西洋化,还具备了婚姻的法律化效应。由于近代女子教育的兴起,结婚年龄后延,女性在婚姻中有了一定自主权,既有自由结婚的权利,也有自由离婚的权利……。

    ——摘编自美国罗斯:《变化中的中国人》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婚姻礼俗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2.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初江南地区婚姻礼俗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 20. (2021·泰安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近现代以来的世界发展进程中,西方国家一直掌握着全球治理的主导权,包括联合国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等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战后世界金融体系,都是在西方国家主导下建立的。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中,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日趋增多,但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从某种意义上,合作可以被看作是进行全球治理的一种最基本方式,没有合作几乎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治理,一部全球治理发展史就是一部合作进化史。尤其是近现代社会中普遍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更是人类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一个巨大成就。

    ——摘编自颜旭《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合理》;于沛《从大历史观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