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

更新时间:2021-07-22 浏览次数:82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 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 ①建立隋朝    ②灭亡陈朝    ③开通运河 B . ①灭亡陈朝    ②建立隋朝    ③开通运河 C . ①开通运河    ②建立隋朝    ③灭亡陈朝 D . ①建立隋朝    ②开通运河    ③灭亡陈朝
  • 2. 观察下面时间轴,最符合①所代表的历史时期是(   )

    A . 三国时期 B . 魏晋时期 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 . 隋唐时期
  • 3.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 4.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    (      )
    A . 南方人口超过了北方 B . 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C . 南方是粮食主要产 D . 经济重心南移,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
  • 5. 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清政府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 维护统治 B . 压制文人 C . 打击汉人 D . 钳制思想
  • 6. 它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外国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是指(      )
    A . 《农政全书》 B . 《齐民要术》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 7. 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泛指人口)日繁,人物殷富”。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B . 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C . 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D . 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 8. 民族融合是时代的主流,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 文成公主入藏 C . 元朝设置宣政院 D . 清朝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 9. 新西兰和日本都是经济发达的岛国。读下图,完成问题。

    1. (1) 新西兰和日本共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①位于北温带   ②地壳活动活跃   ③位于东半球   ④河流短小急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2. (2) 新西兰适宜发展畜牧业,日本适宜发展种植业,造成两国农业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 海陆位置 B . 地形 C . 气候 D . 劳动力
    3. (3) 日本捐赠中国的防疫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雲(云)雨,明月何曾是两鄕(乡)”,出自唐王昌龄《送柴侍御》,体现了日本兼收并蓄的文化。日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还有(    )
      A . 文字 B . 动漫 C . 戏剧 D . 和服
二、 非选择题
  • 10.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列表比较是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有效方法。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民族

      所属大洲

      地形区

      相同的生产部门

      食物来源

      穿着

      印第安人

      南美洲

      畜牧业

      牲畜的奶、肉

      马赛人

      东非高原

      红色的披风

    2. (2) 两个民族的生活区域虽同属带(填纬度带),但在农业生产上却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3. (3) 印第安人和马赛人如今依旧传承着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从他们的生产生活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 11.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开元)十三年(725 年)封泰山……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今湖北荆州、襄樊)……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选自杜佑《通典》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盛世的景象?请你再列举这一历史时期的一个盛世和两项中国的农业科技发明。
    2. (2) 材料二中的“一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请你尝试描述这一现象的发展过程。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唐宋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