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2021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检测联考(二轮)试卷

更新时间:2021-07-12 浏览次数:257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根据考古发掘和研究,人类社会进人新石器时代后,先民们大多不再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
    A . 原始农业兴起 B . 人工取火普及 C . 狩猎技术进步 D . 灌溉技术成熟
  • 2. 西周青铜礼器“遂公盈”上铸有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意思是天命禹治水,开山疏导河流。这说明大禹治水传说(    )
    A . 始于西周 B . 真实可信 C . 源于想象 D . 有迹可循
  • 3. 题图所示是西周实行的一项制度,下列材料与之相符的是(    )

    A .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 . 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上,上臣皂 C .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D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4. 养秋时期,周边的蛮、夷、戍、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诸侯政权常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这有利于(    )
    A . 铁器牛耕推广 B . 各民族交融 C . 学术蓬勃兴起 D . 奴隶制崩溃
  • 5. 剪伯赞说:“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他”是(    )
    A . 泰孝公 B . 秦始皇 C . 汉高祖 D . 汉武帝
  • 6. 汉文帝即位之初颁布《振贷诏》(振贷:娠济之意):“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白姓螺寡孤独穷图之人,或阽(diàn,临近)於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这反映汉文帝(    )
    A . 以德化民 B . 以法治国 C . 躬修节俭 D . 独尊儒术
  • 7. “此前的中国历史不论如何变化万端,其舞台不超出亚洲东部的地理分野;而此后的历史发展却打破了天然屏障,使中国成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变化得益于(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长城 D . 丝绸之路
  • 8. 翻译《齐民要术》的日本学者表示:“关于农业生产的切实指导,可以和老农的宝贵经验媲美的只有这部书。所以我特翻译成日文,并加上注解,刊成新书行世。”这说明《齐民要术》(    )
    A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B . 善于总结农民的生产实践 C . 提高了日本农业的生产水平 D . 记载了机械制造重大成就
  • 9. 由题图可知隋朝大运河主要作用是(    )

    A . 加强南北交流 B . 沟通东西文化 C . 直通海外市场 D . 促进民族交融
  • 10. 宋朝时社会上出现“榜下捉婿”的婚姻现象,《萍洲可谈》记载:“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向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这说明宋朝(    )
    A . 市民阶层兴起 B . 科举受到重视 C . 贵族垄断选官 D . 门第观念强化
  • 11. 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形成71个草市,明代达316个,清代则增至479个。这说明(    )
    A . 政府放宽外贸限制产 B . 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C . 抑商政策完全废除 D . 农业发展实现突破
  • 12. 明术清初,许多文人士大夫将日光投向杜市诗歌,形成了一个注解杜诗的高潮时期,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风气趋于开放 B .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 C . 杜甫诗歌成就最高 D . 时局影响文人取含
  • 13. 1840年,直隶总督琦善应英国远征军司令之邀前往英军军舰谈判。当他石到军容整齐的英国海军学院实习生在列队时,摇头叹息道:“这样的年轻才俊,为什么不读书做官,而是来当兵呢?”该材料可用于说明(    )
    A . 中英舰员数量的差距 B . 清朝的官员索质优势 C . 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 D . 琦善看到科举制弊端
  • 14. 19世纪末,严复首次系统地把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他认为,进化论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整个世界好比是一个庞大的竞争场所,善变者才能强盛,存在于世。严复意在(    )
    A . 坚持革命真理 B . 普及科学知识 C . 宣扬维新变法 D . 传播民主共和
  • 15. 《中外日报》刊文指出:“前数年,论时务谋政策者,不曰转弱为强,即曰易危为安;今则无暇为此门面语,直当日:救死而已矣,救亡而已矣。”该文表明(    )
    A . 洋务运动取得成效 B . 维新变法缓解危机 C . 革命得到广泛响应 D . 清朝统治面临崩溃
  • 16. 1934 年9月,《红色中华》发表社论《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指出:“为了保卫苏区……我们有时在敌人优势兵力的压迫之下,不能不暂时的放弃某些苏区与城市,缩短战线,集结力量。”该社论有利于进行(    )
    A . 北伐 B . 南昌起义 C . 长征 D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17. 1944年,美国外交官谢伟思在访问延安后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经济纲领具有照顾大多数人利益的民主性。谢伟思评论的相关土地政策是(    )
    A . 农民减租减息,地主交租交息 B .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C . 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D . 打土豪,分田地
  • 18. 题图漫画《洗刷尽净》描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19世纪40年代 B . 19世纪90年代 C . 20世纪40年代 D . 20世纪90年代
  • 19. 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单干户好比牛车,互助组好比汽车,农业生产合作社好比火车。”据此判断,该报道(    )
    A . 营造了社会主义改造氛围 B . 表达了粮食大丰收的喜悦 C . 歌颂了“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D . 揭示了手工业改造的途径.
  • 20. 题图是1949-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数量统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取得突破 B . “文革”中我国外交事业陷入停滞 C . 70年代建交国来源于社会主义阵营 D . 加人世贸组织我国建交国数量大增
  • 21. 题表反映(    )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 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B .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就明显 C . 农业生产合作社得到了发展 D .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 22. 邓小平说:“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该观点(    )
    A . 强调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B . 利于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C . 推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D . 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23.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写道:“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其中的多数人……很容易被巧舌如簧的人操纵,从而做出集体自私自利的决定。”这表明雅典民主(    )
    A . 民主范围不虚泛 B . 属于全民民主 C . 会导致权力滥用 D . 有利正确决策
  • 24. 中世纪城市作为一种共同体,代表的是本城市及市民利益,并非上级政治权力的代表,对下(市民)负责而不对上(领主)负贵。有利于强化“共同体”共识的举措是(    )
    A . 争取自治权 B . 发展手工业 C . 实行“什一税” D . 传播基督教
  • 25.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初期,尽管议会有充分的权力可以制定法律,但国王却可以不加理会而行使国王的特权,一旦国王的政府和议会意见相左,国事就立即陷入混乱。这表明(    )
    A . 国家的权力完全掌握在议会手中 B . 《权利法案》未能得到真正实施 C . “光荣革命”标志君主立宪形成 D . 议会限制王权是渐进的发展过程
  • 26. 题图为彼得一世在荷兰学习造船。彼得一世此举是因为(    )

    A . 封建制度由盛转衰 B . 严重落后于中西欧 C . 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D . 准备解放庄园农奴
  • 27.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学者指出“须写一部从1870年甚至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的欧洲外交史才能看清根源”。该观点认为战争爆发(    )
    A . 具有错综复杂的历史原因 B . 法国负战争主要责任 C . 因为法西斯集团对外扩张 D . 削弱欧洲的霸权力量
  • 28. 1933年5月,美国政府设立了第一个负责住房建设的行政部门——住房部,开始公有住房建设。该政策的背景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经济危机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美苏争霸
  • 29. 1957年10月4日,苏联驻美国大使馆举行招待会,得意洋洋地向在场的美国人宣布: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美国人深受刺激,将这一天称为“‘斯普特尼克1号’之夜”。可见(    )
    A . 美苏在太空良性竞争 B . 苏联的科技超越美国 C . 冷战延伸到科技领域 D . 美苏正经历军事冲突
  • 30. 统计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使许多将要发生的战争得以避免。联合国中承担这一职责的主要机构是(    )
    A . 安全理事会 B . 教科文组织 C . 联合国大会, D . 国际法庭
二、综合题(本大题3小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 31. 货币在记载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同时,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的统治者就铸币权是否应由中央政府独占争论了一百多年。汉文帝曾取消盗铸钱令,使自由铸造合法。吴王刘濞借此大肆滥铸四铢钱,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汉景帝时又收回铸币权。汉武帝时期铸币权也是先下放后又收回,直到元鼎四年(前113年)命令上林三官铸造标准的五铢钱,废除以前各种钱币。从此,历代王朝都把铸币权集中于中央。

    ——摘编自陈阳《中国古代货币发展若干问题初探》

    材料二:唐王朝建立之后, 于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开始铸行“开元通宝”钱,标志着自汉武帝以后六七百年间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五铢钱”退出了流通领域。“开元通宝”钱的“开元”一词,具有“开国”“开辟新纪元”的吉祥含义,改变了过去以纪重钱文(注释:纪重钱文是指钱币上的文字用于表明钱币的重量)为主的特点。

    ——摘编自曾维华《中国古史与名物》

    材料三:纸币最早出现在我国宋朝的四川成都, 绝非偶然。因为当时宋朝的经济发展居于世界最先进地位,四川成都又是宋朝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成都生产质地精良的麻纸和先进的雕版印刷技术,为用相同的纸张印造图案精美、复染、別人难于仿造的纸币提供了技术条件。

    ——摘编自黄育玲《纸币的产生与印刷术》,

    材料四: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开元通宝”中的“开元”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秦朝带纪重钱文的货币名称。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归纳四川成都地区出现纸币的条件。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朝时期我国货币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 32. 广交会全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春、秋两季举办。广交会见证新中国外贸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晴雨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 大量建设物资如橡胶、化肥、钢材、机械甚至沥青,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进口需要外汇。当时,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坚持实行敌视新中国的“封锁、禁运"政策。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20多个,中国对外贸易处在初始阶段。1956年9月,国务院批准以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名义主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这便是广交会的前身。从此,开启了广州长达数十年的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

    ——摘编自田磊《广交会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整理自刘松萍《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

    材料三:2020年10月15日,第128届广交会拉开帷幕,继续上届(2020 年春季广交会)首次“云端”举办后,此次继上“云”。主办方表示,本届广交会将以更全面的服务,帮助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更成熟的“中国方案”。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在特殊形势下,中国政府决定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充分体现了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负责态度,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运转、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有利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进经济全球化。

    ——摘编自付晓《第128届广交会“云”上开幕,为国际贸易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1. (1) 根据材料- ,指出国务院批准举行“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的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广州取得“独一无二的外贸地位”的条件。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78年后广交会成交额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20年广交会的特点,归纳2020年广交会所承担的使命。
  • 33.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士义的诞生。该文章是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影响最大的一篇,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 争得民主,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同时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1 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

    5 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

    7 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不管最近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所以这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三: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棕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

    ——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共产党宣言》在政治上的首要目标,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经济主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最近25年来”发生的“变化”,分析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