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黄石市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

更新时间:2022-01-21 浏览次数:9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8分)
  • 1.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政治分裂,结束这种局面并完成统一大业的人是(   )
    A . 隋炀帝 B . 隋文帝 C . 唐高祖 D . 唐玄宗
  • 2. 隋朝是延续时间比较短,仅传二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 . 隋炀帝的暴政 B . 权臣当道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隋末农民起义
  • 3.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下列与唐高祖有关的是(    )

    ①开通运河 ②起兵反隋 ③长安称帝 ④重用魏征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4. 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句话介绍的是文成公主入藏的(    )
    A . 原因 B . 过程 C . 意义 D . 背景
  • 5. 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歌手林志炫演唱经典《长相思》,广受欢迎。《长相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被誉为(    )
    A . “诗圣” B . “诗仙” C . “诗佛” D . “诗神”
  • 6. 下列内容对下图作品解释正确的是(   )


    《颜氏家庙碑》(局部)

    ①这是颜真卿的作品                   

    ②这是柳公权的代表作品

    ③柳公权的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④作品特点是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④
  • 7.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东罗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唐玄宗年间,一高僧深受“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语佛子,共结来缘”感动,在日本僧人的邀请下,虽双目失明却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播佛经。该高僧是(   )
    A . 张骞 B . 鉴真 C . 玄奘 D . 马可·波罗
  • 9. 示意图可以直观描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下列示意图中空白方框处的事件是(   )

    A . 大泽乡起义 B . 黄巢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五代十国更迭
  • 10. 著名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

    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始皇嬴政 B . 汉高祖刘邦 C . 唐太宗李世民 D . 宋太祖赵匡胤
  • 11. 宋初大将曹翰写的《退将诗》中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     )
    A . 北宋国泰民安一直无战事 B . 北宋实行了重文轻武政策 C . 北宋武将俸禄优渥无负担 D . 北宋经济发达国富又兵强
  • 12.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其根本目的是(    )
    A .   重武轻文 B . 摆脱危机,富国强兵 C . 加大教育投入 D . 减轻政府负担
  • 13. 以下政权与建立民族搭配正确的有(   )

    ①西夏—党项族    ②辽—女真族    ③金—契丹族    ④北宋—汉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4.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岳飞遇害 B . 澶渊之盟 C . 宋金双方达成和议 D . “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
  • 15. 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民族政权并立到大一统
  • 16. 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下列属于他的历史功绩的是(   )
    A . 建立北宋 B . 八股取士 C . 建立元朝 D . 统一蒙古
  • 17. 西藏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的标志是元朝设置(   )
    A . 宣政院 B . 行中书省 C . 中书省 D . 澎湖巡检司
  • 18. 元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因为(   )
    A . 它是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 C . 形成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第一次全面交融 D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 19. 根据图片和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创立。

    材料三 隋朝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以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1. (1) 某同学将隋朝大运河的历史知识整理如下:

      运河

      概况

      连三点:以  A   为中心,北抵   B   , 南至余杭(今杭州)

      修四段:  C   、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通五河:海河、黄河、淮河(淮水)、  D   、浙江(钱塘江)

      请仔细读图后,帮他完成表中字母相应的历史信息。

      A.  B.   C.   D.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科举制创立后与前朝选官制度相比,在官吏选拔上有什么变化?
    3. (3)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回答科举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 20.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选编自《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内容

    A

    武则天

    唐玄宗

    政治

    完善三省六部制;减省刑罚

    抑制旧士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

    减轻人民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措施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用人)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C考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重用贤能;重视官吏考考核

    形成局面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D

    材料二……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根据材料一表格和所学知识,把相关内容补充完整。

      A.  B.   C.   D.

    2. (2) 根据表格内容,归纳三位皇帝的治国之道有哪些相似之处?(从两个方面作答即可)
    3. (3) 根据材料三,归纳唐朝时期所展现的时代特征?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材料二

    材料三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丝麻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此,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1. (1) 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是先进还是落后?
    2. (2) 材料二中的图片分别反映了两宋时期经济领域哪一个方面的发展,请作出选择?

      经济领域:A.商业            B.军事        C.手工业        D.农业

      (将以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字母分别填入下列各空中,每空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图一:   图二:   图三:

    3. (3) 材料二说明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发生变化,结合材料说说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至少答两点)
    4. (4) “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这一时期的什么特征?该特征具体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