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2021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9 浏览次数:1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二氧化碳溶于水 B . 探究铁钉生锈 C . 用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D . 探究分子运动实验
  • 2. (2019九上·龙湖期中) 下列图示中的“不符合题意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液体喷出 B . 污染试剂 C . 酒精溅出 D . 读数偏大
  • 3.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到 2035 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下列做法不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是(   )
    A . 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B . 在空旷的地方焚烧塑料等固体垃圾 C . 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D . 新型化学电池取代干电池
  • 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孔雀石是冶炼金属铜的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 B . 地面附近的臭氧是一种空气污染物,臭氧分子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可表示为:O3 C . 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可用于食品干燥剂 D . 硝酸铵是一种常用的化肥,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或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 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B . 除去KCl固体中少量的MnO2 , 可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 只用一种试剂即可鉴别K2CO3、NaOH、 、NaCl四种白色固体 D . 为制备 ,可将 溶液和适量的 溶液混合,过滤
  • 6.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氧气、水、金属和碳单质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氧气

    B.水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需过量

    ①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

    ②电解水时,在正极得到的气体在点燃前必验纯

    C.碳单质

    D.金属

    ①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了碳单质的性质不同

    ②焦炭、木炭是冶金和生活的常用燃料

    ①等质量的酸分别与足量的铝、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

    先停止通一氧化碳,再停止加热

    A . A   B . B   C . C   D . D
  • 7.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C . 甲一定属于单质 D . 该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3∶17
  • 8.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   )
    A . 原子结构模型 B . 二氧化碳分子模型 C . 石墨结构模型 D . 空气组成模型
  • 9. 下面是检验气体的一些实验方法:

    ①只用燃着的木条检验;②只用澄清的石灰水;③只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④只用NaCl检验;⑤只用 溶液检验;⑥ 只用稀盐酸检验。其中能够区别O2 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   )

    A . ①②③⑤ B . ①②③⑥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 10. 如图A和图B是学习盐酸化学性质时产生的图像。图A是将稀盐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保温仪器中,用温度计测出其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体积增加而发生变化关系图。图B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产生的气体的体积图像,该图像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发生的反应是 ;第二步发生的反应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图A中M点的意义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 . 图A中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mL后,温度下降的原因是盐酸过量 C . 图B中,当所加盐酸的体积小于v1 mL时,溶液的pH>7 D . 图B中,当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 mL时,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
二、填空题
  • 11.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再次强调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指明了方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几年我国在航天领域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 (1) 长征五号火箭是中国研发的第一款重型运载火箭,它采用2台液氢发动机和8台煤油发动机。液氢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能,生产煤油的原料是,对比两种发动机燃料,液氢的优势是
    2. (2) 2020年11月6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 NewSat9-18 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提供动力的化学反应为: ,判断X的化学式为

      人造地球卫星材料大多采用铝合金,是利用了其的性质(写一条)。

    3. (3) 我国发射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计划于 2021 年 5 月到 6 月择机着陆火星,火星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与地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相同,这种元素是

      在网络上,流传着一些谣言,只要我们用科学知识分析、验证,谣言不攻自破。例如塑料做成“大米”。大米富含的营养素是,而塑料是一种 (填“合成”或“天然”)材料。将大米和“塑料大米”分别在蒸发皿中加 热,大米变黄、变焦、有米香味,而“塑料大米”加热后变成粘稠的液体。

  • 12.                 
    1. (1) 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①60℃时,NaCl的溶解度是

      ②20 ℃时,将36.0gNaCl加入到 100 g 水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填“>”“<”或“=”)36.0%。

      ③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过程中所得的 A、B、C、D、E五种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2. (2) 图为某压强下 CaCl2和 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超临界水中,NaCl 的溶解度大于 CaCl2的溶解度

      B在超临界水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450℃时,NaCl 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为0.04 

      D450℃时,可得到 0.04%的 CaCl2的超临界水溶液

      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

  • 13. (2016·包头)

    固体M(由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组成)加足量水溶解得到有色溶液甲.进行图中实验.(X、乙、丙均为无色溶液且X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均恰好完全反应)试推断:


    1. (1) 沉淀C的化学式为

    2. (2) X溶液中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 (3) 甲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4. (4) 固体M最多由种物质组成.

  • 14. 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

    1. (1) 制取气体的过程包括:a.选择制取装置;b.验证所得气体;c.明确反应原理。据此,该小组总结出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为(填字母)。
    2. (2) 某学习小组将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相关知识归纳如下:

      气体

      方法(或原理)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O2

      方法 1:加热氯酸钾

      化学方程式为

      均可选择 A 装置(可根据需要添加棉花)

      均可选择

      (填标号)装置

      方法 2:加热

      方法 3: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均可选择 B 装置

      CO2

      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

    3. (3) 图是小组同学组装的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为了解装置具有该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段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

      B bc段石灰石与稀盐酸脱离接触

      C c点的对应操作是打开弹簧夹的原因,

      他们在装置中连接压强传感器,从而测定实验中试管内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

  • 15. 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 (1) (提出问题)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碳酸钠属于(选填“酸”、“碱”、“盐”);那么碳酸钠溶液中 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2. (2) (进行实验)小刘同学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实验Ⅰ”探究水分子能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没必要做 。 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3. (3) 实验Ⅱ的目的是
    4. (4) 实验Ⅲ滴入碳酸钠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过量的氯化钙, 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5) (得出结论)溶液中的(写粒子符号)使酚酞试液变红。
    6. (6) (交流反思)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后告诉大家:“碳酸钠溶液使酚酞变红也由于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你认为碳酸钠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的原因可能是
三、计算题
  • 16. (2019·兖州模拟)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 (1) 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填“增大”或“减小”)。
    2. (2) 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
    3. (3) 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