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邓州市2021年中考历史二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3 浏览次数:14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 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考古发现与古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
    A . 二里头遗址与《资治通鉴》 B . 殷墟甲骨文与《史记》 C . 少林寺与《道德经》 D . 司母戊鼎与《天工开物》
  • 2. 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    )

       

    A . 巩固国家统一 B . 加强经济管理 C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D . 加强文化控制
  •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 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B . 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C . 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 . 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 4. 邓州市中小学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    )
    A . 贞观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康乾盛世 D . 开元盛世
  • 5. 某校举办宋代历史专题手抄报比赛,一位同学摘录了有关太湖流域水稻、棉花和茶叶的种植史资料,又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这些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浙江龙泉冰裂纹瓷器

    福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会子)

    A . 发达的农业生产 B . 精巧的手工技艺 C . 繁荣的南方经济 D . 独特的活字印刷
  • 6. 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是指(    )
    A . 中央集权制 B . 分封制 C . 行省制 D . 王位世袭制
  • 7. 科技文化发展水平是一个时期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各项成就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资治通鉴》编成        ②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③“麻沸散”的研制使用    ④《齐民要术》的问世

    A . ③①②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④②① D . ③②④①
  • 8. 1875年,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留学生出国时曾宣言:“此去西洋,应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洋人之科学。赴七万里长途,别祖国父母之邦,奋然无悔。”可见,他们当时出国留学的最终目的是(    )
    A .   救国图强 B . 兴办洋务 C . 学习科技 D . 游历西洋
  • 9.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并发展各种精神,在不同时代增添了新的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下列时代精神,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井冈山精神  ②红船精神  ③长征精神  ④延安精神  ⑤特区精神

    A . ①②⑤③④ B . ②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⑤④ D . ②③①④⑤
  • 10. 下图是徐悲鸿1940年前后创作的鸿篇巨作《愚公移山》(局部),作者采用西洋写实主义技法表现劳动者形象,气势磅礴。在当时的背景下,这幅作品旨在彰显(    )

    A . 远古传说的神秘气息 B . 民族团结的强大力量 C . 乡村社会的纯朴民风 D . 农耕时代的家庭生活
  • 11. 下面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示意图,其中a阶段呈上升趋势主要是由于(    )

    A . 洋务运动的推动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 . 甲午中战争的影响 D . 中华民国的建立
  • 12. 在我国改革开放筚路蓝缕的创业路上,有两座城市注定大名鼎鼎。一座作为“试验田”,在1980年率先拥抱世界;另一座虽为“旧窗口”,却在1990年焕发出了新活力。这两座城市分别是(    )
    A . 宁波、汕头 B . 深圳、上海 C . 深圳、海口 D . 厦门、珠海
  • 13. 自尼克松访华到1972年底,我国与英国等8个西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是(    )
    A . 万隆会议召开 B .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 中美关系改善 D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14.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原则。如表选项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形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五计划完成

    我国成为工业化强国

    ③中共八大召开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

    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A . B . C . D .
  • 15. 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荷马史诗》

    帕特农神庙

    《掷铁饼者》

    A . 古埃及文明 B . 古希腊文明 C . 古印度文明 D .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16. 古代罗马法律制度比较完备。《十二铜表法》与《查士丁尼法典》分别属于哪一时期的成就?(    )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②③ D . ④⑤
  • 17. 《共产党宣言》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材料评述的是(    )
    A . 欧洲手工工场的作用 B . 文艺复兴产生的背景 C . 欧洲垦殖运动的意义 D .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 18. 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对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 . 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B .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C . 都颁布了维护革命成果的文献 D . 都推翻了腐朽的封建专制统治
  • 19.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完成这一任务”。下列举措,体现了罗斯福政府“直接募工”意图的是(    )
    A .   调整农业政策 B . 整顿金融体系 C . 制定“公平竞争法规 D . 推行“以工代赈”
  • 20. 二战后,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出有误的一项(    )
    A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B .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环境恶化成为严重的问题 C . 今天,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妇女都没有选举权 D . 人口过快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压力,世界粮食问题日益凸显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汉代养生图谱  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

    材料二:在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墓葬壁画上,有反映当时养生活动的引导图,图中有44个体操动作,其中沐猴灌、鹤听、猿呼、熊络等,生动说明了当时养生活动中的仿生状况。……在以希腊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中,更多地体现出“人”的价值,即追求人的肉体所体现出的力量和与美感。

    ——摘编自蔡艺《神话视角下的古代中国与希腊体育文化差异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体育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2) 请再举出一例古代中国类似的体育活动,并分析它的主要作用。
  • 22.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寻求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材料二:“自由尽是新风尚”“……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辛亥革命以民国取代帝国……这无疑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一个质的飞跃。

    ——摘自左玉河《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马克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自《永远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重大事件有哪些相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的中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在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成果?
  •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同时期的郑州街道

    20世纪70年代的金水路与紫荆山路交叉口

    2021年的金水路与紫荆山路交叉口

    材料二:1978至2018年,郑州中心城市建成面积增长6倍多……1978年郑州生产总值为20.3亿元,到了2017年增加到9130.2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2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7位,经济增长速度领跑京沪广等九大国家中心城市……2020年中国GDP为14.73万亿美元,从单一国家看,已经是遥遥领先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郑州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的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在1978年至2018年间,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过较大影响的重要事件。
    3. (3) 结合现实生活举例,谈谈改革开放给你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纪念碑

    彼得大帝雕像

    材料二: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出当时的地价。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初,苏维埃政权通过关于交换的法令,宣布产品可以交换……而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则允许私人经营。

    材料四:“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在那时(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 (1) 华盛顿和彼得大帝都为本国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请分别举例说明。
    2. (2) 据材料二和材料四,概括俄国废除农奴制和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的共同条件。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
    3. (3) 据材料三,谈谈苏俄的政策法令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的表现。
    4. (4) 综上所述,谈谈俄、美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呈现出的智慧。
  • 25. 从下面的关键词中选择三个,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关键词反映内容的联系性)

    《慕尼黑协定》  《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  苏联解体  欧盟  科索沃战争  WTO亚太经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