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内蒙古包头市初中语文升学调研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22 浏览次数:136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护(pì)      冽(lǐn)    归(xǐng)    山岳形(qián) B . 热(chì)     秀(qí)     石(yǔn)    忸作态(niē) C . 补(jiào)    幽(qiǎo)   瘦(xiāo)    人听闻(hài) D . 噪(guō)    红(yān)    冕(guān)   坦荡如(dǐ)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 仲裁          辐射          笔耕不辍          心有灵犀 B . 闲暇          瞳仁          惮精竭虑          和颜悦色 C . 帷幕          考订          语无伦次          人情事故 D . 分歧          屏嶂          雕梁画栋          与日俱增
  •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临床试验证明,一些中药制剂的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B . 受洪涝灾害的影响,湖北、安徽、浙江等多地的农田被大水淹没 C . 演员们每天都要下苦功背台词,并且要指手画脚地练习基本功。 D . 许多古诗词诞生在巍峨壮观的名山大川,或富丽堂皇的宫阙楼台。
  •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草原占据了约40%左右的国土空间,发挥着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 B . 历经近9个小时的奋力冲顶,登山队成功登顶珠峰,并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 C . 建议分餐制和使用公筷是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范“病从口入”的有效措施。 D . 尽管网络购书具有方便及时、便宜快捷,但满室书香的实体书店依然不可或缺。
  • 5. 下面有关文学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这则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B .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卖炭翁》是一首乐府诗,揭露了中唐时期“宫市”害民的社会现实。 C .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表现了诗人屈原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D .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安妮·勃朗特,这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小说。
二、语言表达
  • 6. 对联。

    初中生活即将结束,美好的校园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足迹和青春的记忆,为了表达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有同学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

    下联:不忘母校三年培育,用奋斗书写美丽青春。

三、情景默写
  • 7. 默写(请用正楷书写)。
    1. (1) 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
    2.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3)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 (4)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5. (5) 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以鸿雁“”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6. (6) 《北冥有鱼》中“”一句塑造了一个一飞冲天、志存高远的大鹏形象。
    7. (7) 《湖心亭看雪》中“”一句总写了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
    8. (8)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表达对友人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四、对比阅读
  • 8.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敦能无惑?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 , 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韩愈《师说》有改动)

    (乙)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张。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韩愈《进学解》有改动)

    【注释】①治具:法令。

    1.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是故圣益

      ②治具

    2.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②行成于思,毁于随。

    3. (3) 甲文中“其皆出于此乎”中的“此”指代什么?
    4. (4) 乙文与《送东阳马生序》都在“劝学”,两文的说理方法有何不同?
五、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一七七〇年十二月十六日生于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女仆。

    艰苦的童年,贝多芬不曾享受过家庭的温情。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把他当作神童一般炫耀,于是用暴力来迫使贝多芬学习。四岁时,他就被整天地绑在洋琴前面,或和一把提琴一起关在家里。他没有永远厌恶这艺术总算是万幸的了。他少年时代就得操心经济问题,盘算着如何挣出每日的面包。十一岁,他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他成为大风琴手。十七岁,因为父亲酗酒,不能主持门户,贝多芬不得不做了一家之主,担负着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这些可悲的事实在他心灵上留下了深刻的创伤。

    贝多芬的童年尽管悲惨,他对这个时代和这个地方,却永远保持着一种温柔而凄凉的回忆。他从没忘记莱茵河畔的故乡,那像父亲般庄严的河,它是那样的生动,像有人性似的,仿佛一个伟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与力量在其中流过;而且莱茵流域中也没有一个地方比波恩更美、更雄壮、更温柔,它的浓荫密布、鲜花满地的山坡,受着河流的冲击与抚爱。在此,贝多芬度过了他最初的二十年;在此,形成了他少年的梦境。他的心对于故乡是永远忠诚的,直到生命的终了,他总想再到故园而不能如愿。

    一七九二年十一月,正当战事蔓延到波恩时,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搬到了德意志的音乐之都维也纳。

    然而痛苦已在叩门,它一朝附在他身上之后永远不再退隐。贫穷的苦难几乎笼罩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一七九六年至一八OO年,耳聋已开始它的酷刑。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噢,神!给我一天真正的欢乐罢,就是一天也好!”

    他的坚强的天性使他不会遇到磨难就屈服。“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心灵是那样的需要欢乐,当它实在没有欢乐时就自己来创造欢乐。有许多乐曲,如欢快的《七重奏》,清澈如水的《第一交响曲》,天才产物的《第七交响曲》……乐曲中洋溢的欢乐宛如一条泛滥的河。在这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讴歌着欢乐。他一生歌唱欢乐,于是,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一八二七年三月二十六日,贝多芬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贝多芬的一生完如一个雷雨天。先是一个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兆,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掠过,悲壮的雷鸣,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沉静,一阵又一阵的狂风。黄昏将至,雷雨也随着到来。随后是沉重的云,包合着闪电,把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开了一条缝,黑夜被赶走,由于意志的力量,白日的清明重新来临。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铸成欢乐,正如他那句豪言壮语所说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

    “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选自《名人传》,作者(法国)罗曼·罗兰有改动]

    1. (1) 请简述贝多芬一生遭遇的磨难。
    2. (2)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是贝多芬的名言,请赏析这句话。
    3. (3) 文章引用贝多芬的话作为结尾有何好处?
    4. (4) 传记作品强调真实性和生动性,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两点的?
  • 10.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酒精消毒ABC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消毒成为疫情防控中的重要环节,对很多人来说,每天拿酒精到处擦几遍才安心。和酒精的“朝夕相处”让我们对它多了不少了解,但关于酒精消毒,我们还有很多“想当然”的做法。

    多囤酒精以备不时之需?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酒精成了紧俏商品,很多人在家图了不少货。不过在家里储存的酒精极易挥发,挥发后的酒精,使用时效果会大打折扣。

    医用消毒一般都是由酒精(乙醇)和水构成,通常来说浓度在70%一75%的酒精都具有杀灭病毒、细菌的能力,但是乙醇的沸点是78摄氏度,在同样的温度下,乙醇比水更容易挥发。消毒酒精中的乙醇挥发后,酒精的浓度就会降低,当酒精浓度低于70%时,其消毒能力通常就会降低。

    影响酒精挥发速度的主要因素就是温度和容器的密闭性。温度越高,酒精挥发速度越快。此外,家庭存放酒精的普通瓶子,瓶盖很难达到密闭要求,只要打开包装或者放置时间久了,酒精都会挥发损失一些。

    ⑴_____________

    酒精之所以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细胞的蛋白质脱水变性凝固,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从原理上说,酒精浓度越高,细菌蛋白凝固得越快越好。但是我们为什么通常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消毒呢?这是因为如果酒精浓度太高,会使病毒蛋白脱水过于迅速,使其表面蛋白质首先变性凝固,形成一层坚固的包膜,酒精反而不能很好地渗入细菌细胞的内部,以致影响其消毒能力。这就像煎鸡蛋一样,如果油温过高,外面的蛋清蛋白瞬间就凝固了,但是蛋黄还没凝固。酒精消毒也是这个道理。75%的酒精与细胞的渗透压相近,可以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凝固前不断地向其内部渗入,使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酒精浓度低于30%时,杀菌能力就会变得很小。“只有火候刚刚好,才能把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全煎熟。”

    ⑵________________

    疫情期间,免洗洗手液成为公共场所的标配。出门在外,朋免洗洗手液消毒完,有人就迫不及待大快朵颐。

    国内比较常用的免洗洗手液大多数除了含有乙醇外,也含有少量的异丙醇、甘油及表面活性剂,加入这些成分,都是对医用酒精进行改性,兼顾去污、消毒和保护手部皮肤的功能。但也有文献报道 , 有些产品甚至还会含有少量的甲醇和游离甲醛。

    免洗洗手液大多含有不宜食用的成分。比如甲醇、甘油、表面活性剂等,食用会对人体有害。但甲醇的沸点非常低,只有64摄氏度,比乙醇还低,很快就会挥发。因此,用完免洗洗手液后,不要马上就拿食品直接入口吃,最好是等一段时间,让一些不易入口的成分挥发后,再去拿食物。

    1. (1) 仿照第一个小标题的问句形式,结合文章内容,分别在(1)(2)处补写小标题。
    2. (2) 请结合下文,解释画波浪线句的科学原理。
    3. (3) 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 (4) 文中加点处的“但也有文献报道”能否删去?为什么?
  • 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阅读状况调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相关机构在这一天会发布上年度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下面是依据2020年调查报告制作的表格:

    指标

    时间

    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成年国民不同媒介每天阅读时间(分钟)

    成年人

    未成年人

    纸质

    基于网络的电脑、手机

    其它

    2019年

    4.65

    10.36

    29.65

    166.46

    20.33

    2018年

    4.67

    8.91

    29.39

    149.93

    21.80

    中小学生中最流行的书籍是什么?教育专家苏立康在调查后排了个序,大致是言情小说、网络文学、卡通漫画、鬼故事、武侠小说。

    大学生每天花多长时间阅读?近日,一项针对全国864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近五成学生每天读书不足半小时,超四成学生每月读书不足一本,近六成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情况不满意。

    (材料二)

    名家谈读书

    一个孩子在20岁以前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的话,20岁以后就没有指望了。我们没有一本特别要推荐的书,我觉得要大量阅读。——王安忆

    读书不在乎多,在乎善思。孩提之时,多被教导说,要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近老之时才知,若非善思,这习惯实在也算不得太好。读而不思,自然省得出去惹事,但易养成夸夸其谈的毛病,说了一大片话而后不知所云。——史铁生

    这个时代,很多人无论白天的生活有多么光鲜、多么忙碌、多么热闹,很多时候晚上都要面对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孤独的内心世界。孤单伴随着忙碌的人生,这是很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同意读书这件事是好的,读书可以处理孤单,在书中能够与很多人相处,与很多新的世界相依,会有更多的发现。我很喜欢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一个观点,他认为读书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如何利用和品尝他的孤独。我把它理解为当今阅读对现代社会人生活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方面,阅读是有疗效的。——苏童

    (材料三)

    关于读书的名言诗词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1. (1) 你从材料一的3个调查中,能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 (2) 材料二中王安忆和史铁生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个?请说出理由。
    3. (3) 材料三中的哪一则名言诗词更适合用来证明材料二中苏童的观点?为什么?
    4. (4) 请你为今年学校的读书节拟写一个标语。(字数10-20字)
六、作文
  • 12. 请按要求完成写作。

    《水浒传》是课本中推荐阅读的中国古典名著。你最喜欢《水浒传》中的哪一个英雄人物?请选择其中的一位写一篇小传。

    要求:自拟题目,字数不少于150字。

  • 13.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家杰拉德斯·图夫特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是人类为什么能够取得各种各样成就的原因,所以没有必要也没有办法来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有些事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不能过于注重结果,你不要期望一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如果你真心投入到一个领域当中,你的生活将会是无比美好的。找到你的位置,这将会使你变得与众不同,真正使你不同的就是你能够获得快乐的地方。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那些不知道自己一辈子想做什么的人。”

    读了杰拉德斯·图夫特的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或思考?请写下自己的心声。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2)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