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2021年普通高校1月招生选考历史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1-06-09 浏览次数:444 类型:高考真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 1.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
    A . 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 . 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 . 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 D . 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 2.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
    A . “齐物”;“逍遥” B . “天行有常”;“仁政” C .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 .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3. 某博物馆收藏了一批古代铜镜,上有铭文:“郡举孝廉州博士,少不努力老大悔”“孝言之始孝为右”“居必忠必信”等。从这些铭文中无法确切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 . 郡县制 B . 察举制 C . 铜镜制造于西汉 D . 宣扬儒家伦理思想
  • 4. 汴京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占定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材料反映了北宋(    )
    A . 已有定时一聚的庙会集市 B . 商业活动脱离了官吏监管 C . “草市”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D . 商人地位远比一般平民优越
  • 5.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
    A . 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 B . 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 .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D .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 6. 我国古代一部著作有《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部分,书末附有《活字印书法》,系统记录木活字印刷的新成就。后人盛赞此书:“文章尔雅,绘画亦皆工致。”此书作者是(    )
    A . 王祯 B . 沈括 C . 毕昇 D . 葛洪
  • 7. 据《汪氏宗谱》记载:“是自元而明,渐成村墟,今则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其间南湖、月沼、雷岗、西溪胜景凡八,堪供行吟,致足乐也。”有关此“都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山傍水,布局方正,中轴对称 B . “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 C . “宛自天成”的古典园林建筑博物馆 D . 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
  • 8. 有学者认为,以大历史观审视,明至清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与文化无疑具有阶段性的总汇性质;也必须注意到,这一时期为传统中国迈入近代社会培植了活性因子,准备了运作机制。下列项中,能体现“活性因子”的有(    )

    ①市民阶层的壮大    ②君主专制政体的强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    ④近代民权意识的勃兴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9. 有史家言:“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有要边防。凡此教学,魏氏或倡导之,或光大之,文中的 “魏氏” (    )

    ①首倡经世之学    ②推崇民主革命

    ③主张“师夷长技”    ④关注世界史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下图为光绪三十四年《日新画报》刊登的画作,画中有“大姑娘拿着风筝来回奔跑,实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点规矩,绝不能让姑娘在满街上疯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学堂不甚发达,而于警务亦有妨害(其害乃电线电灯等类),岂不是无形的危险吗”等字样。此画反映(    )

    A . 近代男子传统服饰的变革 B . 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会 C . 西方文明成果已经传入中国 D . 新文化运动批判旧礼教和旧道德
  • 11. 1905年7月,孙中山与华兴会领导人商讨时指出:“现今大势及革命方法,大概不外联络人才一义。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旨在(    )
    A . 批判旧式农民起义的落后性 B . 强调联合革命力量的必要性 C . 说明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性 D . 阐述反抗列强瓜分的紧迫性
  • 12.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成立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 13. 一次国际会议的公报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七部分。公报声明:“确认人民遭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是对基本人权的否定,是对联合国宪章的违反,是对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一种障碍。”这次会议是(    )
    A . 万隆会议 B . 巴黎和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14. 新中国成立时,科技人员不足五万人,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外,其他学科的科研几乎一片空白。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这得益于(    )

    ①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确立

    ②中央与地方各种专业性研究机构设立

    ③“863计划”“火炬计划”等重大科技规划实施

    ④一批身居海外的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15. 下图所示为某次重要会议的出席证。这次会议提出(    )

    A . 废除人民公社体制 B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启动国有企业改革
  • 16. 学习历史要重视人类文明史上的关键时期。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社会发展到巅峰期,遂被称为古典时代。这一时代的希腊(    )

    ①哲学家的研究重点从自然转向人

    ②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石奠定

    ③第一届奥林匹亚竞技会举办

    ④帕特农神庙建成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7. 一位启蒙思想家论证了人民的革命权,提出了“多数原则”,认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同意即可被视为全体人民的同意,政府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意见管理国家一正是这些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基础。这位思想家(    )
    A . 创立了自然神论 B . 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 . 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D . 影响了英国等国家反对封建专制暴政的斗争
  • 18. 18世纪后半期,韦奇伍德的陶瓷不仅迅速占据了英国市场,而且不到20年就将中国瓷器逐渐挤出欧洲,其出口率达到总销量的8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通用部件标准化生产 B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 C . 制陶业工厂制的建立 D . 自由贸易成为英国国策
  • 19. 史载,拿破仑曾向政府力陈一项计划,“不但可夺英国人在地中海中之商权,而且可断其东通印度之孔道”,实则拿破仑存心“仿古代亚历山大之东征”,若政府陷于“无以自存之域,然后彼可树救国之帜幡然返国矣”。此计划是(    )
    A . 远征意大利 B . 对英国实施“大陆封锁” C . 远征埃及 D . 与英国争夺戈雷岛
  • 20. 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

    时间

    生铁

    石油

    轻重工业比重

    1860年

    84万吨

    1.2万吨

    1820万吨

    50万桶

    2.4: 1

    1900年

    1401万吨

    1035万吨

    2.4亿吨

    6362万桶

    1.2: 1

    ①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②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③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④《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效果显著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21. 19世纪中叶,两位年轻德国思想家撰写了国际工人运动的第一个战斗纲领,文中写道:“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该纲领(    )

    ①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②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

    ③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2. 下图所示漫画《屠龙者》以战火中的伦敦城为背景,丘吉尔身披战甲,成功斩杀来犯的巨龙。配文为:“这条龙已被彻底地斩杀了,现在让我们来迎战下一条吧。”该画作(    )

    A . 充满了对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期待 B . 表达了英国不列颠之战后的必胜信念 C . 肯定了英国赢得阿拉曼战役的重大意义 D . 称赞了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的《大西洋宪章》
  • 23.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发出呼声的愿望日益强烈。在铁托等人的推动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关于不结盟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 . 倡导并建立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B . 发起国为南斯拉夫、印尼、埃及 C . 彻底瓦解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D . 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 24. 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东道主克林顿总统提出一项计划,推进实行“安全与经济、双边与多边并重”的战略合作。该会议将“一个松散的论坛或机构升格为首脑会议”,美国还企图在这一组织中担任领导地位。结合所学判断,该组织是(    )
    A . 世界贸易组织 B . 美洲自由贸易区 C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25. 关于马可·波罗是否到过中国,历来有争议。分析下表双方的辩论观点,选项中合理的是(    )

    否定方观点

    肯定方观点

    元代中文文献中没有对马可·波罗的记载

    来华外国人不可能都被记载,即使记载,也可能遗失

    《马可·波罗游记》存在错载史实以及漏载中国特有的长城、茶叶、汉字等事物

    书中关于中国的多数记载已得到印证,未记载特有事物,可以合理解释

    《马可·波罗游记》稿本众多且内容不一致

    稿本有差异但不影响主体内容

    马可·波罗没有到过中国,可能是依据某种波斯的导游手册,编造出游记

    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有这种导游手册

    A . 根据《马可·波罗游记》错载或漏载某些元代特有事物,可否定其真实性 B . 判断《马可·波罗游记》的真实性,应从总体上看其是否提供了得到印证的资料 C . 历史研究要勇于怀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以论带史 D . 学术观点须资料确证,如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000万余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964万元,工人25500-29500人;私人资本企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

    ——摘编自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材料二:“通州之设纱厂,为张謇投身实业之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中日事定,前部督张属苏、镇、通绅士,招商集股,设机厂,造土货,謇亦承之。”“状元办厂”是令人惊异的,但却决不是偶然的,它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1899年,该新型纱厂的诞生,也标志着张塞开始从传统的士人群体转向一个中国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群体-资产阶级。

    ——摘引自杨立强《张謇存稿》等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经济结构中出现的“新因素”,概述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新型纱厂”的名称,概括促成“状元办厂”的历史动因。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这个时期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都鲜明地表现出新的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初期“三杰”之一的彼特拉克就在作品中写道:“你就应该是你自己的主宰”“我只是凡人,我只希望得到人世间的幸福”。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初,文艺复兴开始在西班牙和英国等国盛行,特别是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中达到它的顶峰。人的伟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得到最崇高的颂扬:“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等

    材料二:从15世纪的最后几十年起,欧洲人开始拓展他们已知世界的前沿。向外拓展的理由是复杂的:寻找新的商业航线以及对冒险的追求……也是知性文化(它使文艺复兴显得非同寻常)变化的产物。阅读希腊文和学习古代科学及数学课本能力的恢复,激发了人们对宇宙和地球问题的新的大讨论。这些讨论使人意识到;不仅东方-中国、日本和盛产香料的岛国的财富可以通过西向航行而得到,而且其间的距离也可以被测算出来。最终,他们在大洋的另一边找到了无以计数的财富。

    -摘编自[美]玛格丽特·I.金《欧洲文艺复兴》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先驱,比较初期“三杰”与莎士比亚歌颂人性的不同表现形式。
    2.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15世纪欧洲最早“拓展他们已知世界”前沿的两个国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人”的价值观,请分析新“商业航线”的开辟对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28.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 29. 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

    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材料二: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

    -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弾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

    -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 (3) 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