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小升初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宁波市2021年小升初语文预测卷(十)

更新时间:2021-06-15 浏览次数:191 类型:小升初模拟
一、选择题
  • 1. 关于作文《难忘的小学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事例可以写一件,也可以写几件。 B . 这篇习作可以写学校难忘的活动,也可以写与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难忘的事。 C . 这篇习作可以写校园里美丽的景物、可爱的动物,表达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 2. 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怎么会这样妈妈生气地说我明明带钱包了()怎么不见了呢()

    A . “?,,” B . “?”,“,?” C . “?”:“,?” D . “?”:“,”?
  • 3. 下面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
    A . 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B . 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C . 小丽长得好像她妈妈。 D . 春天到了,百花园里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 4. 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是寒冷,是风欺雪压,花开得精神。(     )

    A . (病)好 B . 较好 C . 叠用,跟“越…越…”相同
  • 5. 下列对《塞下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歌前两句是写敌人在月黑风高、寂静无声的夜里溃退。 B . 诗歌后两句写我军将士追击敌人时的情形,气氛紧张激烈。 C . “大雪满弓刀”,将士们的弓刀上瞬间落满大雪,将当时的气氛有力地烘托出来。 D . 诗歌风格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 6.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丽(guī)        基(chū)       间(shùn)      人(liè) B . (shuài)      化(róng)     叶(jìng)      车(tuī) C . 们(zǎn)        布(xuān)     祖(zōng)      偶(ěr) D . (sòng)       水(wā)       子(xuē)       叭(lǎ)
  • 7. 给下列词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     )

    A . 幽静 B . C . 深广
  • 8.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引用、拟人) B .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比喻) C . 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拟人) D . 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拟人)
  • 9. 下列古诗句中,不是描写儿童生活的一项是(    )
    A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B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C .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 .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10.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是(    )
    A . 袄(jiá) B . 窗(chú) C . 纸(bó) D . 畜(shēng)
  • 11. “主人一声吩咐‘酒宴摆下——’,仆人立刻把酒壶酒杯端上舞台。”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 表示解释说明 B . 表示声音的延长 C . 表示语意转折 D . 表示停顿
  • 12. (2020六下·滨州期末)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一个好的开头,可以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B . 一个好的结尾,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C .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言行,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 D . 在写文章时,我们不需要把自己的心里话直接写出来,这样太直白了。
二、判断题
  • 13.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1. (1) 《观潮》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2. (2)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著名科学家路甬祥写的。
    3. (3) 《精卫填海》选自于《山海经·北山经》。
    4. (4)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三句话表明“我”特别盼望父亲能快点回来看到“我”写的诗。
    5. (5) 不迁怒,不贰过。——《孟子》
  • 14.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1)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2. (2) 《水浒传》描写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他们个性鲜明,有及时雨宋江、智多星林冲、黑旋风李逵等。
    3. (3) 《西游记》是一部体现中华民族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说。
    4. (4) 《两茎灯草》中,“一声不倒一声”的意思是“一声连不上一声”。
    5. (5) 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6. (6)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宋朝的苏轼写的,他以简练的笔触勾画了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描绘了农家的生活画面,借此表现乡村生活之美。
    7. (7) 颜真卿的楷书恢宏雄壮,大气磅礴。《颜勤礼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8. (8) 孔君平和杨氏之子的对话,利用姓氏特点做文章,一个问得巧,一个答得妙。
三、填空题
  • 15. 我能看音节写词语。

    tiān    wén

    dà     mén

    kāi    huǒ

    rì    zi

    tiān  shànɡ

    jiǔ    ɡè

    kǒu    zhānɡ

    tú    shànɡ

  • 16.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1) 孩子如果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家。
    2. (2)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在江河里,在海洋里跳舞、
    3. (3) 当我看到在寒风中盛开的梅花的时候,我会想到诗句:墙角,凌寒。遥
  • 17. 古诗填空。
    1. (1) 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 (2) 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如旁人清楚,就像宋代诗人苏轼所写的诗句“。”
  • 18. 看拼音写词语。

    sǎo zi()   shèng fàn()   pū chuáng()   qĪn mì(

    pú shàn()   jiā chǎn()   hǎo dǎi()   duì dài(

    xĪ han()   liáng shi()   wēi ruò()   shā yĪ(

    qĪ zǐ()   wǎn xiá()   yún xiá()   yóu yǒng(

四、信息匹配
  • 19. 我会选(将课日与传统食品放在一起)

    水饺 元宵 粽子 月饼 

    A.重阳  B.春  C.元宵  D.端午节  E.中秋

  • 20. 在恰当的词语下面画横线。
    1. (1) 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严肃  严峻)态度,没有向他们讲任何道理。
    2. (2) 没想到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炮火(猛烈   激烈)的阻击。
    3. (3) 周总理的工作很(沉重  繁重),每天休息的时间很少。
    4. (4) 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命运十分(凄凉  凄惨),令人潸然泪下。
  • 21. 选词填空。

    爱惜    爱护    爱抚    爱戴

    1. (1) 鲁迅先生是深受众人()的著名作家。
    2. (2) 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大家都应养成()花草树木的习惯。
    3. (3) 小侄儿在家里得到了好多长辈的()。
    4. (4) 真正的读书人大都()各种书籍,不会损坏它们。
  • 22. 选择习俗寓意

    A.长久长寿    B.年年有余    C.富贵吉祥    D.阖家团圆

    ①过年的时候吃鱼

    ②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③重阳节看望老人

    ④建筑上雕刻蝙蝠

五、现代文阅读
  • 23. 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包括“数字文物库”在内的数款数字产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挖掘数字文物新价值。这几款数字产品分别是:

    网站:“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数字文物库”“全景故宫”

    app:“紫禁城600”

    微信小程序:“故宫口袋宫匠”“玩转故宫”

    此外,官网全新改版上线的“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开放区域。打开网页,壮美紫禁城尽收眼底;未来,“全景故宫”还将通过记录不同季节、天气、时间的故宫,为古建筑打上“时间的烙印”。

    1. (1) 从材料一的微博中,我知道了这一消息,它是在日正式上线的。
    2. (2) 我们想足不出户地游览故宫,除了网站查询之外,还可以下载,搜索微信小程序“”“”。
    3. (3)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

      ①在“数字文物库”中,可以看到故宫最全的藏品信息,其中涵盖了26大类文物信息。

      ②材料二中“数字文物库”的页面上显示了17种藏品分类。

      ③“全景故宫”已涵盖故宫所有区域,打开网页,就能看到壮美的紫禁城。

      ④“全景故宫”可以通过记录不同季节、天气、时间的故宫,为古建筑打上“时间的烙印”。

    4. (4) 如上图,这是的作品《》。玲玲想从“数字文物库”中检索这幅作品来欣赏。
    5. (5) ①她可以在“高级搜索”页面进行操作:在“关键字”一栏输入,在“选择分类”选择,在“选择朝代”一栏选择,点击“搜索”即可。

      ②玲玲按照步骤操作,搜索出来的结果是“暂无影像信息”,这表明

  • 24.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_____________

        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虽然已有好多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猎枪是因为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手没有像往日那样立即把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出给他跪拜的藏羚羊。他感到有蹊跷,他不明白藏羚羊为什么要给他下跪?这是他几十年来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他久久难于入眠,双手颤抖……

        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这    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1. (1)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接济()  善良()  清楚()   圣洁(

    2. (2) 仔细读3—6小节,理出事情的发展顺序。

      发现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藏羚羊

    3. (3) 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此时的老猎人会想些什么?
    4. (4)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呢?
    5. (5) 文中哪句话给你印象最深?请说出理由。
    6. (6) 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①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穿长统藏靴的老猎人……(

      ②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

      ③)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7. (7) 展开合理想像,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尾,交代老猎人的去向。(90字左右)
    8. (8) 写两句关于母爱的诗句。
  • 25. 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蜘蛛在母性方面的表露甚至比猎取食物时所显示的天才更令人叹服。它的巢是个丝织的袋,它的卿就产在这个袋里。它这个巢的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气球,大小和鸽子蛋差不多,底部宽大,顶部狭小且是削平的,围着一扇蛤形的边。整个看来,就是一个用几根丝支持着的蛋形的物体。

        ②巢的顶部是凹形的,上面像盖着一个丝盖碗。巢的其他部分都包着一层又厚又细嫩的白缎子,上面点缀着一些丝带和一些褐色或黑色的花纹。我们立刻可以猜到这一层白缎子的作用,它是防水的,雨水或露水都不能浸透它。

        ③为了防止里面的卵被冻坏,必须有一些专门的保暖设备。让我们用剪刀把包在外面的这层防水锻子剪开来看看。在这下面我们发现了一层红色的丝。这层丝不是像通常那样的纤维状,而是很蓬松的一束。这种物质,比天鹅绒还要软,比冬天的火炉还要暖和,它是未来的小蜘蛛们的安乐床。

        ④在巢的中央有一个锤子一样的袋子,袋子的底部是圆的,顶部是方的,有一个柔嫩的盖子盖在上面。这个袋子是用非常细软的缎子做成的,里面就藏着蜘蛛的卵。这些是蜘蛛的宝贝,母蜘蛛必须保护它们不受冷空气的侵袭。

        材料二

        ①蜘蛛妈妈的负担真不轻啊!它每天要同时照应三只卵袋。

        ②蜘蛛的巢非常别致,远看像一个核桃,上小下大,又像倒置的小气球悬挂在墙上。蜘蛛的丝虽然也是白色的,卵袋却一点儿也不像蚕茧那样由一层层白色的丝缠绕而成,而是像羊皮质地,还布满细小的看起来非常结实。蜘蛛的巢是防水的,即使遭遇风雨也无大碍。内壁蓬松柔软,如天鹅绒一般,能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③有一只卵袋里的小蜘妹已经迫不及待来到外面的世界了。蜘蛛妈妈忙起来了,它先在破了的卵袋周围织了一层保护网,既可以避免小蜘蛛乱跑,还能把入侵者阻挡在外。蜘蛛妈妈又到卵袋的上方,在墙角吐了一些乱丝。我正纳闷着,一片枫杨树的叶子飘落了下来,正好被凌乱的蛛丝挡住,并和墙面呈直角,于是这片叶子在卵袋上方自然就变成了一个“遮阳棚”。

        ④这样,刚出卵壳的小蜘蛛不但可以在遮阳棚下乘凉,还能避免被雨水淋湿了身体。

    1.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蜘蛛的巢能够防水是因为包着一层红色的丝。

      ②蜘蛛巢中一层红色的丝是小蜘蛛们的安乐床。

      ③蜘蛛妈妈在卵袋周围吐丝织网,是为了给蜘蛛宝宝搭“遮阳棚”。

      ④蜘蛛的巢不仅能防寒,还能保暖。

    2. (2) 阅读材料一,完成表格。

      巢的整体形状

      蛋形,鸽子蛋大小

      巢的顶部

      巢的其他部位

      巢的里层

      巢的中央

    3. (3) 对材料一中画“”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蜘蛛的巢很大 B . 运用了列数字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蜘蛛的巢的形状、大小 C . 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蜘蛛的巢很小 D . 运用了打比方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写出了蜘蛛的巢的形状、大小
    4. (4) 材料二第( )段的内容与材料一的内容相对应。
      A . B . C . D .
    5. (5) 材料二第③段中加点词“遮阳棚”指的是什么?你觉得这样写好吗?写出理由。
    6. (6) 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 26. 美文欣赏,相信读过下面文章之后,它一定会带给你深深的思考。

    童年的馒头

    那时候,妈妈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妈妈起早摸黑地耕地,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妈妈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妈妈一个,妹妹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妈妈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有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的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的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没有品出味来,馒头已不见。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怎么办?干脆,把妈妈的那个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①妈妈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稀粥吗?她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呆呆地看着手中的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妈妈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妈妈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嘛——”妈妈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的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妈妈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

        ②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 (1) 有时候,对我们不太熟悉的事物可以凭自己的感觉去猜一猜。

      “平娃”——

      空笼花——

      羹羹——

    2. (2) 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我”家当时的生活很清贫?
    3. (3) 对故事中的下面这些细节你是怎么理解的?

      从①句中我们既可以看出“娘”,也可以看出“我”

      在②句这里,童年的“结束”不是指,而是指

    4. (4) 有人对“娘”的做法不认同,觉得她是在撒谎,而且会给孩子们造成不好的影响。你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六、文言文阅读
  • 27.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 (1) 那个卖盾与矛的人说的自相矛盾的话是哪些?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 (2) “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A .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 .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D . 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
    3. (3) 对于那个人不能回答的表情,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
    4. (4) 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
      A .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 . 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C . 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 D . 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
  • 28. 阅读小古文并按要求完成习题。

    刮骨去毒

        羽尝为流所中,贯其右臂,后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ú)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注释)矢镞——箭头

    1. (1) 选择下列字在文中的意思。(填写序号)

      尝:①经历 ②曾经 ③辨别滋味    (

      贯:①连贯 ②事例 ③贯通        (

    2. (2) 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原文回答。
    3. (3) 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中的,他是一个的人,从原文中“”看出。
七、书面表达
  • 29. 题目:可爱的大熊猫

    要求:写出大熊猫的外貌特点及生活习性。写作时应按一定的顺序把大熊猫的特征写清楚,同时可以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字数:300字左右。

  • 30. 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习作。(请写自己想要说的话,不要背写范文。)

    ⑴这儿真美  ⑵那次玩得真开心  ⑶我有一个想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