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西省孝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1-06-11 浏览次数:82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
  • 1. 和平年代的英雄,世界上最帅的“逆行者”消防员(如图),一身装备重量相当于一名10岁儿童的体重,据此可知消防员一身装备的重力约为(  )

    A . 3N B . 30N C . 300N D . 3000N
  • 2. 如图是小梦同学打乒乓球时的情景,乒乓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  )

    A . 不受力的作用 B . 运动状态不断的发生改变 C . 受到球拍的作用力 D . 若外力全部消失,它一定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 3. 小红在厨房里劳动时,发现了许多与物理知识有关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瓷砖表面的吸盘式挂钩,是利用大气压将吸盘紧压在瓷砖表面 B . 切菜的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 C . 抽油烟机能将油烟吸走,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 D . 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连通器
  • 4. 小明在家温习功课时,看到书桌上叠放着一摞书本(图甲),他想若将杯中的水(图乙)看做一摞书,再将其中一本书当作自己,则会感受到:越在下层挤压越厉害。根据这种感受,可猜想液体压强具有什么特点(  )

    A . 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 . 液体压强随液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C . 液体压强随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D . 液体压强与容器的形状有关
  • 5.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吸管“吸”饮料。下列事例中与人们用吸管“吸”饮料物理原理不相同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4 注射器注射药液 B . 图片_x0020_100005 活塞式抽水机 C . 图片_x0020_100006 拔火罐 D . 图片_x0020_100007 盆景自动供水装置
  • 6. 家里的浴室中,为了防止地面沾水使人打滑跌倒,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 浴室铺上带有凹凸花纹的地砖 B . 人沐浴时穿的拖鞋鞋底带有花纹 C . 地上铺上防滑垫 D . 沐浴时赤脚进出浴室
  • 7. 如图所示,取两个玻璃杯,将乒乓球放入左边杯子中。将两个玻璃杯口对口地放在同一水平面上,杯口之间距离大约为1cm。双手扶稳杯子,对准两个杯口中间用力吹气,则乒乓球(  )

    A . 向左杯的杯口处运动 B . 向左杯的杯底处运动 C . 静止不动 D . 向上跳起
  • 8. 如图所示,是公交车上用于紧急情况下破窗逃生的安全锤,遇到危险时我们应用安全锤圆锥形的尖端敲打玻璃上方边缘最中间的地方,安全锤的一端设计为圆锥形尖端可以在敲玻璃时(  )

    A . 减小对玻璃的压强 B . 增大对玻璃的压强 C . 减小对玻璃的压力 D . 增大对玻璃的压力
  • 9. 如图所示,小明给爸爸水平书桌上放了一盆仙人球美化环境,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花盆对桌子的压力与桌子对花盆的支持力 B . 桌子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 花盆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花盆的支持力 D .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地面的压力
  • 10. 如图所示,核潜艇是捍卫我国主权的战略利器。根据不同任务的要求,核潜艇需要在水面漂浮或在不同深度处悬浮(假设海水密度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下潜时受到的压强不变 B . 下潜时受到的浮力减小 C . 露出水面上升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减小 D . 漂浮时受到的浮力大于排开海水的重力
二、实验题
  • 11. 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英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

    1. (1) 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块沿水平方向做运动,目的是使滑动摩擦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 (2) 比较1、2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有关;比较2、3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 (3) 下列现象中,利用了上述步骤(2)中结论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 . 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 . 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 C . 刹车时用力捏自行车的手闸| D . 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4. (4) 小芳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N。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5. (5) 如图丙所示,另一小组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小木板从桌面上a位置匀速运动到b位置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可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无关。

  • 12.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华同学利用木条、橡皮泥、包装带和钩码进行探究活动。

    (设计并进行实验)

    1. (1) 如图甲所示,将橡皮泥做成长方体平放于木条上方,把包装带撕成不同宽度的两段,各自首尾相接,并在连接处挂上相同数量的钩码,分别将包装带套在橡皮泥的不同位置,小华同学通过观察橡皮泥的不同,初步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 (2) 小华想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将橡皮泥恢复原状,把包装带撕成宽度的两段,两包装带下方挂数量的钩码,观察橡皮泥的变化;(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3. (3) (评估)小欣同学认为小华的实验还不足以支撑实验结论,于是她用铅笔作为实验器材进行了探究活动,如图乙所示,发现压笔尖端的手指较痛,同样得出上述步骤(1)的结论。继续增大压铅笔的力,手指感觉更痛,从而得出在相同时, ,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 13.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做了如下实验: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物体甲所受重力为N,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N。
    2. (2)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可得到结论: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浮力的大小还与有关。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得到结论:
    3. (3) 某同学根据生活经验“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同样铁块做成轮船却能漂浮在水中”提出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4. (4) 小丽选用了与物体甲密度不同的物体乙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她将物体乙逐渐浸入水中,容器中的水面上升至图示O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0,如图取出物体乙,小丽又将物体甲缓慢浸入水中,她在水面上升到(选填“O点之上”、“O点”或“O点之下”)位置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相同。

      图片_x0020_100016

  • 14. 小明和同学打乒乓球时,注意到乒乓球不小心滚到台下后,落地点时远时近。小明思考:若运动着的小球从桌上滚落后,小球的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可能与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桌子的高度H有关。

    小明选取了钢球及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表中h为小球从斜面开始下落时距离桌面的高度)。

    序号

    小球高度h/m

    桌面的高度H/m

    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s/m

    1

    0.1

    0.8

    0.42

    2

    0.1

    1

    0.54

    3

    0.1

    1.2

    0.65

    4

    0.2

    1.2

    0.96

    5

    0.3

    1.2

    1.16

    1. (1) 为验证猜想一,小明应如何操作才能做到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不同?
    2. (2) 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取序号的实验进行比较,分析数据可得到的具体结论是:
    3. (3) 若小球在离开水平桌面的同时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会
  • 15. 五一期间,小梦全家坐动车去西安游玩。候车时,工作人员不断提醒旅客要站在黄线外,妹妹想知道为什么?于是小梦用他和妹妹手里的饮料、吸管演示了其中的道理。

    操作方法:

    现象:

    原理:

三、填空题
  • 16. 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户外休闲活动,如图蹦极者从平台起跳到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橡皮绳发生(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在下落过程中,蹦极者所受重力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的。

  • 17. 如图所示的是一种爬杆机器人,机器人质量2kg,当它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过程中,机器人所受摩擦力为N,方向;当机器人以较快的速度匀速上爬时,所受的摩擦力。(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如图所示,小明妈妈购买了一种连体花瓶,小明发现只要在任何一只花瓶中倒入水,三个花瓶中的水位都会相平,这种花瓶应用了原理;日常生活中那些东西还应用了这一知识,请你列举一例:

  • 19. 正常人体舒张压(俗称低压)应低于85mm水银柱高产生的压强、收缩压(俗称高压)应低于130mm水银柱高。小佳同学经常玩电子游戏,体检时测得收缩压为1.904×104Pa,它相当于mm水银柱高产生的压强,他的血压超过正常人体的收缩压(填“已”或“没有”)。(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 g=10N/kg)
  • 20. 在《月球漫游记》这部科幻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宇航员开着月球车行驶在月球上,观察到有气球浮在空中。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上述描写中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是,判断依据是
四、综合题
  • 21.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嫦五奔月

    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举世瞩目。

    火箭发射时,自身携带燃料剂与氧化剂燃烧产生的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使火箭拔地而起,加速飞行段由此开始了。经一段时间后,火箭达到一定高度,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第二级接着点火,继续加速飞行,这时火箭已飞出稠密大气层。在火箭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至此加速飞行段结束。随后靠已获得的能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开始惯性飞行段,直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为止。此时第三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开始了最后加速段飞行。当加速到预定速度时第三级发动机关机,火箭的运载使命就完成了。12月1日22时57分,嫦娥五号着陆器距离月面约15千米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逐步将探测器相对月球速度从约1.7千米/秒降为零。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1. (1) 火箭起飞所需力的施力物体是,火箭在升空过程中受到(“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2. (2) 火箭达到预定高度和速度时,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关机分离,火箭利用自身的飞行到与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
    3. (3) 嫦娥5号探测器降落月球表面的过程中,运动状态。(选填“改变”或“不变”)
五、作图题
六、简答题
  • 23. 周末,小丽去超市用自己的零花钱给奶奶买了个西瓜,她用塑料袋提着,走了没多远,就感到手被塑料袋勒得很痛,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七、计算题
  • 24. 如图是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水平月球表面时的情景,已知探测器的质量为135kg,在月球上的重力只有在地球上的 ,探测器车轮与月面间总的受力面积为200cm2 , 探测器在水平月球表面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重力的0.2倍,求:

    1. (1) 探测器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g=10N/kg)
    2. (2) 探测器对月球表面的压强,
    3. (3) 探测器在水平月球表面匀速行驶时的牵引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