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7 浏览次数:145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下列远古人类有助于我们研究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 2. 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是(    )
    A . 炎黄部落结盟 B . 禹建立夏朝 C . 商汤灭夏 D . 武王伐纣
  • 3.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资料“推恩令”、“五铢钱”、“盐铁专卖”,他们研究的是下列那个历史人物(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汉景帝 D . 汉文帝
  • 4. 下列史事中,可以通过阅读《史记》了解到的有(    )

    ①焚书坑儒    ②大泽乡起义    ③光武中兴    ①西晋统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5. 下列战役发生在东晋与前秦之间的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 6.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反映了唐太宗(    )
    A . 重视科举考试 B . 臧轻农民负担 C . 能够虚心纳谏 D . 民族政策开明
  • 7. 下边这首杜甫的诗《历历)描述的内容应该是(    )

    A . 八王之乱 B . 安史之乱 C . 藩镇割据 D . 靖难之役
  • 8. 宋朝用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要职,而武将则受到多方面的牵制,这体现了宋朝的(    )
    A . 休养生息政策 B . 重武轻文政策 C . 重文轻武政策 D . 文化专制政策
  • 9. 下图是《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示意图》。可用于研究(    )

    A . 古代都市生活 B . 古代政治制度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资本主义萌芽
  • 10. 我国古代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曾创立各种制度,这些制度出现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一行省制一郡县制 B . 行省制一郡县制一分封制 C . 郡县制一行省制一分封制 D . 分封制一郡县制一行省制
  • 11. (2016·连云港) 曾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成功平息东南沿海倭患的民族英雄是(  )

    A . 岳飞 B . 郑成功 C . 文天祥 D . 戚继光
  • 12. 清朝前期,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
    A . 宣政院 B . 西域都护 C . 驻藏大臣 D . 伊犁将军
  • 13. (2020八上·惠城期末) 这场运动是正义的,却不是正确的;它试图将外国人全部驱走,却导致了更大规模的入侵;它试图扶助大清,却遭到清政府的绞杀;它试图挽救民族危亡,却使中国面临空前危机。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4. 下列近代报刊以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主旨的是(    )
    A . 《申报》 B . 《民报》 C . 《时务报》 D . 《新青年》
  • 15.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的延续阴谋,恢复了共和制。”材料评价的是(    )
    A . 广西起义 B . 二次革命 C . 护国战争 D . 黄花岗起义
  • 16.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    )
    A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一战结束后
  • 17.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在农村得到广泛推行。这一生产组织形式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农村(    )
    A .   土地所有权变化 B . 经济体制的变革 C . 乡镇企业的出现 D . 农民积极性提高
  • 18. 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    )
    A . 两岸互补互利 B . 坚持一个中国 C . 争取和平统一 D . 两岸共同繁荣
  • 19. “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的是(    )
    A . 克洛维 B . 查理曼 C . 屋大维 D . 亚历山大
  • 20. 被认为是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指(   )
    A . 庄园 B . 城市 C . 大学 D . 教会
  • 21.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传播宗教;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这个“独特民族”是(    )
    A . 大和民族 B . 美利坚民族 C . 阿拉伯民族 D . 日耳曼民族
  • 22. 17世纪的荷兰人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德意志。西班牙和爱尔兰是他们的羊圈;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说明荷兰(    )
    A .   经营“三角贸易” B . 是“日不落帝国” C . 成为“世界工厂” D . 成为“海上马车夫”
  • 23.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是任性的,革命后国王是认命的。”让国王“认命”的是(    )
    A . 《大宪章》 B . 《权利法案》 C . 1787年宪法 D . 《人权宣言》
  • 24. 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    )

    A . 国际联盟 B . 反法西斯联盟 C . 联合国 D . 世界贸易组织
  • 25. “它是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会议的成就表明亚非国家已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次会议是(    )
    A . 万隆会议 B . 波茨坦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日内瓦会议
二、综合题
  • 26. 100年前,为改变民族命运,一群先进的中国人从上海开始踏上革命征程,28年后他们成就了改天换地的大事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篇大文章一建设了一个真正为 实现中国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共产党要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去冲决反动腐朽势力的强大壁垒,再造中国,首先要形成强有力的政治核心,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反映这个历史需求的政党。先进的中国人选择来选择去,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组建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第二篇大文章一创建了一 支紧紧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无军无权”,中国人民要说了算必须拥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他最早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并坚定地走上了创建革命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材料三  第三篇大文章一建立了一个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毛泽东早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明确宣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前途是社会主义。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和迅速恢复经济的基础上,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工业化同时并举,平稳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材料四 第四篇大文章--真正确立起了中国在世界的大国地位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很快就让世界刮目相看。抗美援朝一战,让根本没把中国人放在眼里的美国人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中国树立起了令世界敬畏的战略威信。赫鲁晓夫用撕毁所有协议、停止全部援助来压迫中国低头,但中国没有后退半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把卫星送上了天,让全世界认识到了中国所拥有的巨大潜力,树立起了大国形象。当尼克松飞跃宽广的太平洋走进毛泽东的书屋时,全世界都看清楚了中国已成为当代世界力量格局中的重要部分,在国际局势演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1) 依据材料,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哪一理论?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先进的中国人接受这个理论是缘于哪位伟人领导的哪一成功实践?
    2. (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统治中国的“反动腐朽势力”是哪个政府?
    3. (3) 材料中“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举出“大革命”中的一场革命战争。“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是毛泽东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 (4) 哪一军事行动是党“创建革命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5. (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哪-重大历史事件?
    6. (6)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我国进入什么时期?“国家工业化”起步于哪一事件?该事件对我国有何重要影响?
    7. (7) 依据材料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举出在“爆炸了原子弹,把卫星送上了天”伟大成就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两位功勋科学家。
    8. (8) “尼克松~飞跃宽广的太平洋走进毛泽东的书屋"对两国关系有何影响?
    9. (9) 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也在书写一篇大文章,请你为这篇大文章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三、论述题
  • 27. 结合下列图示信息,回顾中外历史上这些锐意进取的改革,撰写历史短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中需包含图示中的任意六次改革的名称及其影响。并指出哪次改革的结果与其他不同,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史实准确,表述成文,字数260字左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