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2021年物理第一次中考联合模拟考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1-05-26 浏览次数:213 类型:中考模拟
一、多选题
  • 1. 网络线上学习中有许多与声现象有关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学生们在线上课堂上听到的所有声音一定是乐音 B . 同学们听到老师的声音不是老师声带振动发声的 C . 上课时关闭其余发声的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 老师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是哪位学生在回答问题
二、单选题
  • 2. 车载GPS 导航仪是通过与导航卫星互相传递信息,确定汽车的准确位置,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出来(如图),为汽车驾驶员导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导航仪与导航卫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 B . 导航仪上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流传递信息 C .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 . 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比光的传播速度慢
  • 3. 近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新冠病毒的新闻,新冠病毒的直径非常小,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通常在60微米以上,是新冠状病毒直径的600倍,则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  )
    A . 1×10-6cm B . 1×10-7cm C . 1×10-7m D . 1×10-9m
  • 4. (2020八上·宣城期末)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试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B .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变大 C . 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能成正立的像 D . 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 5. 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请估算下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 . 50 m3 B . 50 dm3 C . 50 cm3 D . 50 mm3
  • 6. 如图,潜水员在水下呼吸时,吐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会逐渐变大,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所受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 .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 .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D . 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 7. 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的示意图形象反映该物质对应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刻该物质分子排列如图丙 B . t4时刻该物质分子排列如图甲 C . 固态的该物质是晶体 D . t2、t3时刻该物质内能相等
三、填空题
  • 8. 5G芯片的重要材料是硅,属于材料,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相当于(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在散热方面,华为采用了石墨烯膜进行散热,这是因为石墨烯膜属于热的(选填:“良导体”或“不良导体”),容易将芯片传导到后壳的热量均摊给整个背壳以达到整机快速散热的目的。
  • 9. 如甲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功次;图乙属于冲程。

  • 10. 在地球上以探索清洁能源为目的的“中国环流器二号M”被称为“人造太阳”,它主要是让含有质子和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下发生(选填“裂变”或“聚变”),从而获得巨大核能的研究装置。这与(选填“原子弹”或“氢弹”)获得能量的方式相同.
  • 11. 如题图所示,将两根电热丝R1和R2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电,若R1>R2 , 则(选填“甲”或“乙”)火柴先被点燃,通过观察该实验现象能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的关系。倘若在额定电压下,通过的电流为2A,R1的电阻是3Ω,R2的电阻是2Ω,则每分钟R1和R2产生的热量差为

  • 12. 我国在黄海海域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取“一箭九星”方式将“吉林一号”高分03-1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使用的燃料必须具有的特点,此时燃料燃烧时的化学能转化为。它将发射和接收波,为我国国土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灾害监测等。
  • 13. (2019·东莞模拟) 放在水平地面上重5000N的木箱,受到水平向右100N推力时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摩擦力100N(填“大于”“小于”“等于”);用120N的推力时,木箱恰好作匀速直线运动,则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在木箱下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匀速水平向右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4. 用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粘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向室内空气慢慢。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越高,越剧烈。
四、作图题
  • 15.            
    1. (1) 如图所示,有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物体A上,A由于惯性仍保持沿着粗糙的水平地面向右滑行且经过MN段,请在图方框内以点代替A,画出物体A滑行经过E点时所受重力G和摩擦力f的示意图;


    2. (2) 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3. (3) 小明连接了如图的实验电路,请你在图方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五、实验题
  • 16.        
    1. (1) 如题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木块的长度为cm。题图乙中秒表的读数为s;


    2. (2) 如图所示,当量程为0~3V时,此时电压表示数为V,当量程为0~15V时,电压表的读数为V。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题图丁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g。

  • 17. 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焦距为10.0cm。

    1. (1) 为使像完整呈现在光屏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
      A . 同一直线 B . 同一高度 C . 同一平面
    2. (2) 小明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A′、B′、C′分别是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实验前调节仪器时,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像,这个像与图乙中(选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把蜡烛移到D点时,光屏上找不到像,原因是此时烛焰(选填“成实像”、“成虚像”或“不成像”)。
    3. (3) 分析图乙得出:凸透镜所成的实像都是(选填“正”或“倒”)立的;烛焰靠近凸透镜时,实像(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因此用相机拍完远景再拍近景时,应将镜头向(选填“靠近”或“远离”)景物的方向调一些。
    4. (4)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镜头都由一组(两个)凸透镜组成,显微镜将微小物体两次放大成像;望远镜将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小明将凸透镜、蜡烛移回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具座60cm刻度线处又放置一个相同的凸透镜,并取走光屏,眼睛在右侧透过两个凸透镜也可观察到烛焰的像,他模拟的是(选填“显微镜”或“望远镜”)的成像原理。
  • 18.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恒定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约为10Ω,则实验时应选择规格为(选填“20Ω,0.5A”或“1000Ω,0.1A”)的滑动变阻器;
    2. (2) 将实验器材连成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A . 小灯泡不亮,电流表示数接近零 B . 小灯泡变暗,电压表示数变小 C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 .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3. (3)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该导线上打上“×”号,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
    4. (4) 改正电路后,移动滑片,记录多组电流I和电压U的数据,并在坐标纸上作出I-U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时,其实际功率为W;
    5. (5) 小明重新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也测出了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R0为阻值等于10Ω的定值电阻。测量过程如下:

      ①闭合开关S和S1 , 断开S2 ,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8A时,小灯泡正常发光;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S1断开,S和S2闭合,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19. 下表列出的是同学们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请你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填在表中对应的空格里

    实验类别

    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1)

    探究声音和音叉振动的关系,敲了下音叉,音叉的振动观察不清楚。

    (2)

    探究小球从斜坡滚下的速度,从坡顶到坡底时间太短,难以测量。

    (3)

    探究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按亮激光小手电,但不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

六、计算题
  • 20. 2020年以来,我国进行多次军事实战演习。一名伞兵从高空竖直向下跳伞,人(包括装备)的质量为80kg,只考虑人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由于开伞过程的时间短和速度变化较快,若忽略速度变化的过程,跳伞下落过程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g=10N/kg)

    1. (1) 开伞前,人匀速下落的高度是多少?这段时间人所受重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 (2) 人在第20s时和第40s时所受空气阻力分别是多少?
  • 21. 2021年的春节,全国人民都响应党的号召,留当地过年。小明对闲置的面包机产生了兴趣,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好吃的面包.如图是面包机的简化电路图。面包机工作时主要分为和面和烘焙。该面包机铭牌技术参数如表格所示。试求:

    产品类型:面包机

    额定电压:220V--50Hz

    产品净重:5.4kg

    加热功率:500W

    内部容量:1.5磅

    电机功率:80W

    面包重量:500g-750g

    1. (1) 和面时,流经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少?
    2. (2) 加热电阻的阻值为多少?
    3. (3) 做一次面包,需要经历35分钟和面和40分钟的烘焙,此过程需要消耗多少电能?
七、综合题
  • 22.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他的作品中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海明威认为我们看到露出水面的只是冰山一角,冰山的大部分在水面以下。小明为了检验海明威“冰山只有八分之一浮出水面”这一说法,设计并做如下操作。

    1. (1) 他让正方体冰块漂浮在平静海面上,忽略冰块在海水中的熔化。正方体冰块的质量为10kg、密度为0.925×103 ,海水的密度为1.025×103 ,g取10N/kg。请问:

      ①正方体冰块受到浮力大小等于N。

      ②冰块浮出水面的体积与冰块总体积之比等于

      ③冰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与冰块总高度之比等于

    2. (2) 通过计算,小明发现不管是冰块的高度还是体积,都与海明威的“八分之一”说法不符。小明认为海明威的说法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于是,小明通过网络查询到部分冰山形状如图所示。请根据冰山形状图找出能支持海明威“冰山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这一说法的理由有:。(答出一项即可)
  • 2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发生在虎门大桥的涡激共振

    小明看到一则新闻:2020年5月,虎门大桥发生明显振动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桥梁专家分析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桥发生涡激共振引起,大桥所在地区在春、夏季的主导风向是东南风向,刚好与虎门大桥(如题图)接近于垂直,这样的风向容易诱发涡激振动。

    什么是“涡激振动”呢?小明带着疑问,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一定条件下,如图题图所示,流体流过阻碍物时,会在阻碍物上下两侧先后交替产生有规则的反向旋涡①、②、③、④……,这一现象叫卡门涡街现象。产生旋涡的一侧流速快,另一侧流速慢,交替形成大小不同的压力,使阻碍物产生有规律的振动,即涡激振动。涡振频率f与阻碍物的特征宽度d和流体流速v有关,其关系 (k为常数)。桥体异常振动是由于桥面上安装了1.4m高的临时护栏,在特定风环境条件下产生了涡激振动。当涡振的频率与大桥本身的固有频率相近时,大桥就会出现涡激共振,发生较为剧烈的振动。

    人们利用涡激振动创造发明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涡街流量计,该装置内有与电子设备相接的阻碍物,当流体通过阻碍物时发生涡振,输出与涡振频率相同的电压信号,利用涡振频率与流速相关的特性,间接获得管道内输出流体的流量,流量为单位时间内流体通过管道横截面的体积。

    1. (1) 如题图所示桥与风向的关系,其中容易发生涡激振动的是______;
      A . B . C . D .
    2. (2) 自然界中产生卡门涡街现象的情况很多,比如空气穿过方形桥墩,云层飘过山峰等,请你再举一个相关例子
    3. (3) 风沿着江面吹向大桥,当桥体上侧产生涡旋时,桥体侧(选填“上”或“下”)受到压力大。
    4. (4) 安装临时护栏后,増大了桥体的,使得相同风速下桥体的涡振频率(选填“増大”或“减小”),当涡振频率接近大桥固有频率时,大桥即发生涡激共振;
    5. (5) 某水管的横截面积为S0 , 阻碍物的特征宽度为d0。水流通过阻碍物时输出的电压信号频率为f0。如不考虑阻碍物对流速的影响,则管道中水的流量Q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